我國出口企業需防美元走強風險(新聞聚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2日 08:20 人民網-市場報 | ||||||||
姚志德 近日,由于擔心美國出現政府預算和經常賬戶的“雙赤字”,美元匯率降至1歐元兌1.2973美元,再次突破歷史最低點。美元對日元的比價則一度降至1美元兌換105.36日元,后來升至105.64日元,但這個數字再度接近上周創下的最低水平。美元對瑞士法郎的比價為1美元兌換1.1785瑞士法郎,沒有突破5日創下的8年來最低點。
美元持續走弱引起眾多經濟學家關注。專家認為,美元不可能長期走軟,中國出口受益但須防變數。 中國社科院美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肖煉認為,美元匯率連續走弱與美國經濟整體表現相背離,屬于人為炒作的“反常現象”。 肖煉表示,美國經濟早就走出低谷,今年經濟增長率預計超過4%以上,眼下美國消費和出口等持續暢旺,這樣的基本面本應當支持美元走強,眼下的局面與布什政府表面高呼“強勢美元”、實際實行不干預的“弱勢美元”政策有關,也是國際金融炒家玩的一場游戲。 “既然是炒作,最終美元匯率肯定會‘價值回歸’。”肖煉認為,現在國際炒家們將美國高額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孿生赤字”,作為繼續削弱美元走勢的借口,但眼下美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向好的趨勢,布什連任后,也很可能根據需要調整相關政策,減緩“雙赤字”帶來的負面沖擊,因此,美元結束弱勢重新走強是遲早的事。 肖煉表示,即使短期內美元仍繼續下探,但離底部不會很遠,繼續炒美元走弱者最后要吃虧。他建議國內從事國際金融和貿易的商家關注美元動向,眼下甚至可以采取反向操作手法,吃進美元。 與美元匯率掛鉤的人民幣,因美元持續走低,對非美元區貨幣“變相貶值”。商務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馬宇表示,匯率變化牽動外貿領域最敏感的神經,今年在原材料漲價、出口退稅政策改變等不利因素下,中國出口仍強勁增長,其中人民幣跟隨美元變相貶值是一個明顯的受益因素。今年秋交會,對歐盟成交額暴增近20%,占總成交額1/3,匯率變動在其中起了明顯的杠桿作用。 但美元持續走軟,短期內給人民幣帶來更大的升值壓力。對此馬宇希望國內出口商警惕因此產生的變數。肖煉則認為,美元繼續貶值不會長久,中國出口商應關注一旦美元走強帶來的負面影響。 美元創新低,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聲音又起,眼下在經濟學界依舊有各種意見。馬宇認為,與其簡單地升值,不如進一步調整出口結構,提高中國出口商品價格。他表示,中國出口商品的低價格是導致各國抨擊“人民幣價值低估”的主要原因,眼下廣東的加工貿易恰好面臨勞工成本上漲,將本來就不合理的勞動力報酬上漲到合理水平,雖然出口增速肯定沒有原來快,但這是“中國制造”真實競爭力的體現,這比簡單地提高匯率要實在得多。 此番美元連創新低,也引起了改革人民幣匯率機制的呼聲。有部分經濟學家認為,應該檢討人民幣緊跟美元匯率的政策,實行更加靈活的浮動機制,避免匯率過于頻繁地影響對外貿易。 《市場報》 (2004年11月12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