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江西: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思考與政策建議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1日 11:4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傳統工業包括機械、化學、建材、鋼鐵、紡織、造紙、食品制造與加工等工業部門,是我省工業的主體和重要支柱,其產值占全省工業經濟總量85%以上,接納工業部門90%以上的從業人員,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天技術等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向傳統產業的滲透,傳統產業正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已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我省要加快實現工業化,推進信息化和現代化,實現
在中部地區崛起的發展目標,采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

    1、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是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的必經之路。黨的十六大提出:“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國際化標準組織提出的以質量保證和環境保護為宗旨的兩個國際標準,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意識已滲透到各國技術標準體系當中,已成為各國廣泛認同的技術標準。科學技術發展歷史證明,每一次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而且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實現了經濟可持續發展。

    2、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是促進工業結構升級的重要途徑。以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廣泛推廣應用,有利于提高傳統產業的技術裝備水平,促進傳統產業的整體升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工業發展過程,就是一個高新技術不斷滲入傳統產業、改造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過程。歷史實踐表明,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主要有如下作用:首先,高新技術能夠提供高技術、高性能的產品和服務,改變傳統產業的工藝流程、裝備、材料等,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其次,高新技術具有較強的滲透性,能提高傳統產業的科技含量,增加其產品附加值。第三,高新技術能夠促進傳統產品的分化和替代,大大降低生產制造成本,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第四、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高技術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命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是實現高技術產業化的載體,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通過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和裝備水平,為發展高技術及實現產業化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基礎條件。有關專家指出,過去40年里,傳統產業的成長壯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知識和信息的帶動。美國經濟之所以能夠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滲透和帶動,信息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的貢獻率超過35%,成為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影響到綜合國力的各個領域。

    3、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技術是人類在適應自然、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長期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是關于知識、經驗、方法、技能和勞動手段的總和。而高新技術通常是指其基本原理及概念主要建立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的最新科學技術成就基礎上的現代技術。從根本上講,高新技術特質是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手段,即技術的發展可以使人們享受以較少成本生產出的更多、更好商品,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18世紀世紀首先發生在英國的產業革命,充分展示了技術對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影響,并從質和量方面給人類帶來劃時代的變化。實踐證明,在工業化進程的發展過程中,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求,提高社會生產力,每一次最新技術的應用,都引起了產業結構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生產部門,延伸了產業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和提高,從而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傳統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產業組織規模偏小,生產集中度較低,高新技術產業化比重偏低。2003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51家,其中銷售收入3億元以上、資產總額4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僅有25家,僅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量的0.82%。據《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01)》分析,我國機械工業的生產集中度明顯低于世界許多發達國家,例如,建筑機械行業的生產集中度中國為29%,日本為67%(挖掘機);印刷機械行業的生產集中度中國為14%,美國為37%,日本為65%;軸承行業的生產集中度中國為25%,日本為90%;電機行業的生產集中度中國為11%,美國為56%,日本為65%(交流電機)。產業組織規模偏小,影響了規模經濟效益的形成,而產業生產集中度過低,則會影響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經營效率的提高,導致高新技術產業化比重偏低。據統計,在全國55個高新技術開發區中,江西只有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2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3年南昌市高新技術實現工業總產值77.6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3.1億元,利潤總額6.2億元,分別只占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量的0.5%、0.8%、0.6%。2003年我省產值超過十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只有5家,沒有產值超過五十億的“航空母艦”,利潤超過千萬元的高新技術企業僅有10家。高新技術產業單位數只有福建省的五分之一,總產值也只有福建的四分之一。

    2企業技術裝備水平較低,工藝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產品檔次低、附加值低。以國家為例,在我國所有工業設備中,技術經濟性能比較先進的設備只占1/3,骨干企業主導產品達到90年代國際技術水平的僅占18%左右。這種狀況在江西表現為產品檔次低,附加值低,產品更新換代能力滯后,出現老產品多、新產品少,粗加工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及高附加值產品少的現象。據統計,我省有色金屬行業初級產品產值占總產值的90%以上,高科技、高附加值深加工產品不到10%。

    3、關鍵技術依賴進口。以我國家電工業為例,雖然家電工業具有一定規模,而且技術開發能力在不斷增強,但是關鍵部件和關鍵技術還依賴進口。如格蘭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微波爐生產商,但關鍵件磁控管仍然依賴跨國公司提供;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小家電定牌加工基地,但電水壺的核心部件――溫控器還需要從英國進口;我國正成為全球最大的空調器生產基地,但高性能壓縮機技術需要從美國進口,變頻空調技術則來自日本。我國信息產業專利權掌握在國外公司的81%,生物工程占87%,高清晰度彩電、西藥等達90%。

    4、能源消耗高、能源消費結構有待改善。據預測,200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不到世界的5%,但煤炭消耗約占世界的30%,電力消耗占13%左右,鋼材消耗量約達25%,水泥約占一半。單位產出能耗比美國高出2.3倍,比日本高出5.1倍,比新興國家高60%左右。從各國的能源消費結構看,我國固體能源消費比重高,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甚至比印度還高。固體能源消費主要是以原煤為主的污染型消費。例如,1998年,我國固體能源消費比重達76%,而印度為63.7%、日本19.6%、美國25%、德國26%。

    表1:1998年能源消費結構情況%)

    地區   固體   液體   氣體   電能
    中國   76.0   18.7    2.6    2.7
    印度   63.7   24.7    8.1    3.5
    日本   19.6   44.7   14.3   21.3
    美國   25.0   37.6   26.4   11.0
    德國   26.0   35.6   24.9   13.6

    資料來源:根據《國際統計年鑒》2002年資料整理

    5、更新改造資金不足,用于產品開發,提高產品質量的投入明顯不足。據統計,2002年江西制造業更新改造投資64.41億元,雖然比往年有所增加,但和全國相比,更新改造中用于開發產品品種,提高產品質量的資金比重不足(見表2、表3)。

    表2:更新改造投資中用于增加產品品種所占的比重(%)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全國    10.66     9.36     9.09     8.63    10.47    12.07
    江西    14.07     8.69     9.72    10.91     8.15     9.60

    資料來源:根據歷年《中國統計年鑒》和《江西統計年鑒》整理

    表3:更新改造投資中用于提高產品質量所占的比重(%)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全國     5.48     5.43     6.25     7.69     7.14     8.11
    江西     2.99     1.87     2.60     6.82     7.90     7.27

    資料來源:根據歷年《中國統計年鑒》和《江西統計年鑒》整理

    6、優秀人才資源缺乏。知識經濟歸根到底是人才經濟,人才是高技術企業最重要的資源。由于社會經濟水平欠發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省出現高級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以及熟練技術工普遍缺乏現象。據統計,我省科技活動人員占職工人數的比重比發達省份低5至10個百分點。

    三、我省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主要優勢

    1、求創新的政策優勢。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把結構調整作為“十五”時期經濟工作的主線,強調在發展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要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努力提高工業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江西省委提出以推進工業化為戰略核心,全面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積極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重點行業和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增強大中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繼續抓好有市場前景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同時,按照“創新、產業化”的方針,以企業為主體,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要基地,堅持體制創新與技術創新并重,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優先發展電子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的高新技術產業,使之成為江西經濟持續發展新的增長點。

    2、具有重要的技術資源和發展環境優勢。主要體現為高新技術的發展為改造傳統產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資源和發展環境。據省科技廳有關資料,2003年,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標均在全國排第17位,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52億元,比2002年增長13%;此外,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已形成了以南昌國家高新區為重點的“一區多園”的發展格局,南昌高新區技術創新增長速度在全國51個國家高新區中排第12位,江西聯創等5家單位成為“十五”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南昌大學科技院進入國家級行列。南昌、九江、鷹潭、萍鄉的半導體照明工程、有機硅、銅、陶瓷等全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已被科技部列入國家特色產業基地。高新技術企業群體初具雛形,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279家,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4個領域集中形成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群體。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實施效果明顯,圍繞全省六大支柱產業,從我省資源優勢出發,以稀土、有機硅、銅精深加工、半導體照明工程、數字化電視和中藥現代化為重點,組織實施了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化試點示范工程”。迅猛發展的高新技術,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3、區位優勢。我省地處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東南三角區輻射之地,具備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天然地緣優勢。加上我省大開放主戰略的實施和招商引資工作的大力推進,東部及南部沿海地區一些知名企業將注意力轉移到他們的近鄰――江西,紛紛來我省投資建廠,如格林柯爾、奧克斯、娃哈哈、統一等企業。這些來自制造業密集地區的企業以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直接推動和提升我省工業的技術進步。從長遠看,天然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經濟技術合作關系必將促進我省傳統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

    4、后發優勢。勞動密集性的傳統產業,在面臨著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的挑戰過程中,其根本的出路就在于用高新技術提高其專業化程度。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迅速崛起的捷徑就是采取“拿來主義”的辦法,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江西作為欠發達地區,要充分發揮其后發優勢,在技術方面可以跨越一些發展階段,以現代化的裝備嫁接改造傳統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創新,促進傳統產業的優化和升級,盡快縮小并趕上發達地區的先進水平。

    四、政策建議

    1、深化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企業是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主體。要通過深化改革,企業建立起不斷追求技術進步的創新機制,進而成為科技投入、科研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大中型企業都要建立技術中心或研究開發中心,抓住對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核心技術,在關鍵技術和前瞻性技術方面,集中力量開展應用研究和創新研究,推進產業發展。中小企業也要建立自己的技術依托,尤其是要通過與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聯合合作,加強對先進適用技術的吸收和運用。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體制改革,著重構建面向市場、面向企業進行研究開發的機制,積極探索科研院所社會化服務、市場化運作的路子。

    2、緊緊抓住技術裝備更新、工藝創新、產品創新等關鍵環節,盡快改變傳統工業以中低檔加工為主的現狀,推進傳統產業的信息化進程。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是加快高技術提升傳統產業的主要途徑。而軟件產業是信息化的核心和靈魂,是維持和增強產業競爭力的基礎。用軟件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從整體上促進我省產業向質量型、效益型方向發展。用電子信息技術提升裝備工業,以數控機床、重要基礎件為重點,增強重大裝備的開發能力,推進機電一體化。通過開發和應用新工藝、新流程,可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重化工業的集約生產,提高資源使用率和技術水平。同時,將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先進制造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相結合,應用于企業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等各個環節,全程實現產品設計數字化、企業生產自動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現代化,從而整體推進傳統產業的信息化進程。

    3、堅持政府扶持,不斷推進技術創新。通過規范和明確政府部門在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市場導向和服務方面的職能,推動技術創新成果的轉化、推廣和應用,淘汰落后技術和工藝,完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在資金上,通過貼息、補助等方式扶持企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進行技術創新。在機制上,加強組織、扶植和協調,制定一整套技術扶持政策,推動企業加快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升級。一是逐步建立市場主導機制。二是建立企業科技開發投入機制。三是建立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政策機制。繼續增加科技三項費用支出,增加對制約工農業產品質量的關鍵技術開發、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重大專利項目實施、重點實驗建設等投入。四是重獎技改先進企業。五是在鼓勵技術引進同時,重視對引進技術的消化、改造和提高。六是開展各種形式的技術咨詢服務,幫助中小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4、加快人才培養和引進步伐,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一要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國內外高科技人才和企業家來我省創業,帶動一方產業。二要培育高素質人才,加強與大專院校的合作,對科研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三要留住現有人才,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用。四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增強技術人員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良好的用人環境。五要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強化技術培訓,提高技工的業務能力,造就一批高素質的技工隊伍。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江西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迷你小熊
強烈推薦火線下載
動畫梁祝
中國神話愛情故事
孫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見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