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湖南:大力發展社會事業 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1日 11:4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人大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必須加快中部地區的發展;最近,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也提出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這將是中部六省加快崛起的大好機遇。通過對湖南各項社會事業與全國及其他五省的對比分析,我們認為,要加速湖南在中部地區崛起,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

    一、湖南及中部六省社會事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人口總量控制較好,人口文化素質有待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人口發展由過去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轉變成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人口數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質量得到提高。雖然受1980年代末人口出生高峰的影響,199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達到14.4‰,比1980年的11.9‰上升了2.5個千分點,但此后人口自然增長率呈逐年下降之勢,1995年為10.55‰,2000年為7.58‰,2003年為6.01‰,中部六省也和全國一樣。2003年,湖南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95‰,比1990年的16.7‰下降了11.75個千分點,自2000年以來,人口自然增長率只高于湖北,低于全國和其他四省。目前中部六省中人口在6000萬以上的有4個,最多的河南省達到9667萬人,最少的山西省也有3314萬人,六省人口合計3.63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8.1%,比1980年下降0.2個百分點。湖南省人口為6663萬人,排河南之后,位居第2,占全國人口的5.2%,占六省的18.3%,比1980年分別下降0.2個百分點和0.6個百分點。

    從人口的文化素質來看,湖南與全國尚有差距。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表明,6歲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所占比重,湖南為小學及以下占47.09%,初中占37.95%,高中占11.84%,大專及以上占3.12%。雖然與1990年人口普查相比,受教育程度有了明顯提高,但高中和大專及以上文化的比例分別比全國低了0.12和0.76個百分點,比湖北和山西也要低。文盲率為5.95%,高于山西(4.18%)、江西(5.16%)和河南(5.87%),低于湖北(7.15%)和安徽(10.06%)。每十萬人擁有的大學生人數為2927人,比全國的3611人、湖北的3898人、山西的3423人分別少了684人、971人和496人。

    (二)人口就業水平低于全國,高于六省平均水平

    近幾年來,我省就業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每年新增就業均有較大幅度增長。2003年,湖南就業人口為3695萬人,占全國的5%,占六省的18.6%,中部六省就業人口為19889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口的26.7%。就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全國為57.6%,六省為54.8%,湖南為55.5%,低于湖北(57.9%)、河南(57.3%),高于安徽(55.3%)、江西(51%)和山西(44.3%)。從城鎮就業情況看,六省為4629萬人,占全國的18.1%,湖南為858.4萬人,排湖北之后,占全國的3.3%,占六省的18.5%,說明湖南人口的就業水平略低于全國而高于六省平均水平。

    (三)醫療保險較好,失業保險差距大

    社會保障是社會的穩定器和安全網,保障水平越高,社會的安全系數越大。從2003年養老、失業、醫療三項保險的參保情況看,中部六省參保人數占全國的比重分別為21.3%、22.2%和25.5%,明顯低于總人口28.1%的比例。湖南參保人數分別為468.7萬人、347.5萬人和423.5萬人,分別占全國的4%、3.4%和5.3%,占中部六省的18.9%、15.4%和20.8%,說明醫療保險高于全國和六省平均水平,失業保險低于全國和六省水平,養老保險高于六省低于全國水平。

    (四)科技發展處于中等水平

    1999年以來,總體上中部六省科技發展水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處在中等偏下水平。湖南省處于全國的中等水平在中部六省處于上等水平。

    從橫向來看湖北科技發展狀況在中部六省中最好,在全國也基本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基本排在全國的第10至13名之間,江西和山西在中部六省中偏后,除山西2003年排在全國的第17名外,基本排在第22至26名之間。湖南的科技發展狀況處在中部六省的中上水平,基本排在中部六省的第2至第3名,在全國也處于中等略微偏上。從縱向來看,湖北、湖南、江西基本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但湖南在2003年出現下滑趨勢,由2002年全國排名13位下降為2003年第16位,山西在2003年出現加速發展,排名由2002年第25位上升為第17位,安徽1999至2001年逐年下降,但2001年后基本保持平穩發展,河南2003年出現較大滑坡,由2002年第17位下降為2003年第26位。

    從科技人力投入情況來看,中部六省從總體上處于下等水平,其中只有湖北處在全國的中等偏上水平,2000年以來一直排在全國的9至11位之間,在中部六省穩居第1,2003年每萬人R&D科學家和工程師達7.58人。湖南在中部六省處在下等水平。1999至2003年除2002年排在全國第14位外,其余年份基本排在20至25名之間。2003年湖南每萬人中只有3.52個R&D科學家和工程師,不到湖北的一半。江西和安徽1999年以來在全國基本處在21位以后,江西在2003年還排在全國的第31位,這兩個省基本處在中部六省的5、6位。

    從R&D占GDP的比重情況來看,中部六省總體上處于全國的中等偏下水平,其中湖北排在全國的8至10位,安徽和山西基本處在全國的中等水平,湖南、河南、江西處在全國的下等水平。湖南在中部六省基本處在第4位。但湖南地方政府科技撥款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相比較而言一直比較高,在全國處在前10名,在中部六省一直排在第1名。

    從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情況看,湖北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處在全國的中等水平,在中部六省排名第1,湖南、安徽、江西處在全國的中等略偏下水平,其中江西近兩年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有所提高,已居中部六省第2,河南、山西處在全國的下等水平,排名中部六省的第5、6位。湖南近兩年高新技術產業化水平有所波動,基本排名中部六省第3位。

    從科研物質條件情況看,湖北在中部六省基本排在第1、2位,在全國也處在上等水平,2003年排在全國第3位。安徽的科研物質條件在近兩年有了較大改善2002、2003年位居中部六省第1,排在全國的第6和第2名。湖南的科研物質條件在中部六省中處于較低水平基本排在中部六省的第5位,全國的第13至20位之間。

    (五)教育、衛生處于略微領先地位

    中部六省的中等教育能力高于全國水平,湖南中等教育能力在中部處于上等位置。2003年,湖南每萬人口中中等學校在校生學為819.1人,比1990年增加347.55人,列中部六省前列。湖南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也處上等水平,2003年有高等院校73所,居中部六省第2,在校學生53.72萬人僅次于湖北、河南。

    湖南的醫療衛生條件在中部六省處于中等偏上水平。2003年湖南擁有衛生機構數(包括縣區診所和醫療服務站)14539個,在中部六省排名第2;醫療機構床位總數為143631張,排在中部六省第2位,醫院、衛生院133772個,排全國第8、中部六省第2,每千人口醫院衛生院床位數2.03張,排全國25位、中部六省第3;擁有衛生人員254697人排中部六省第3,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37人、注冊護士0.88人分別排全國的第21和第20位,在中部六省均排第3位。

    二、我省與全國及中部其他省份比較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人口城市化水平低

    城鎮人口及城市化率城市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密集區,城市化程度的高低能夠反映出一個地區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2003年,中部六省城鎮人口占全國的23.3%,比總人口所占比重低了4.8個百分點,湖南占六省的18.3%,與總人口所占比重一致,但占全國的比重只有4.3%,低了0.9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全國為40.5%,六省平均為33.7%,湖南只有33.5%,比全國低了7個百分點,低于湖北的42.9%、山西的38.8%和江西的34%,高于安徽的32.1%和河南的27.2%。

    (二)就業結構欠合理

    2003年,全國勞動力就業結構為第一產業占49.1%,第二產業占21.6%,第三產業占29.3%,湖南則分別為53.1%、21.4%和25.5%,第一產業高了4個百分點,第二、三產業分別低了0.2和3.8個百分點。在中部六省中,第一產業所占比重只比河南低,第二產業低于江西和山西,第三產業只高于河南。說明湖南的就業結構還有待優化,第一產業所占比重大,第二、三產業所占比重低,趕超的潛力也相當大。

    (三)社會保障水平不高

    隨著人口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我省城鎮就業人口將會以年均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速度快速增加,對社會保障的壓力迅速加大。2003年,參加三項保險的人數占城鎮就業人數的比重雖然達到54.6%、40.5%和49.3%,但比2002年的59.2%、42.2%和51.4%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考慮到企業改革實際繳費人數的流失,實際比例下降得還要多。

    (四)科技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湖南科技發展水平在總體上雖然處在中部六省的前列,但與全國及其他發達省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現在四個方面:

    1、科技人力資源投入不夠。2003年湖南每萬人中只有196.11個專業技術人員,而北京每萬人專業技術人員數達到1015.46人,同處中部六省的山西也達276.51人。

    2、R&D經費投入不足。R&D活動是科技活動的核心,是知識儲備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經濟運行質量和品位的有效途徑。R&D經費是R&D活動開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湖南在地方財政科技撥款占地方財政的比重比較高,居中部六省之首,在全國也位居前列,但R&D經費的投入還不夠,在中部六省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湖南基本處在第四位,2003年廣東達到1.33,中部六省之一的湖北達到0.96,而湖南只有0.6。

    3、科研物質條件相對較差。1999年以來湖南的科研物質條件除2001年排在中部六省的第三位以外,基本排在第五位。2003年湖南每名R&D活動人員新增儀器設備費只有2.87萬元,而安徽達到9.54萬元;科研與綜合技術服務業新增固定資產占全社會新增固定資產的比重湖南為0.6,北京為4.91,同處中部六省的湖北為2.39。

    4、科技產業整體規模偏小。湖南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整體上還處在起步階段,主要反映在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商品出口額比重分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4.43和18.21個百分點。與發達地區相比,湖南的差距更大,近五年湖南高新技術產品總產值翻了兩番,而廣東翻了三番,并且廣東基數大,規模為我省的五倍多。湖北1997年為267億元,僅超過湖南40億元,到2003年,超過湖南高達100億元。

    (五)高等教育與先進省份差距較大,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亟待加強

    與先進省份比較,我省高等教育無論從高校數量、在校學生等方面還是從學校綜合實力比較,均存在較大差距。公共衛生體系不健全,特別是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救治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不完善,疾病防治工作不扎實,一些重大傳染病仍在嚴重威脅人民的身體健康。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衛生事業發展不協調,衛生醫療資源布局不合理。絕大多數衛生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和大醫院,而廣大農村和社區,特別是西部農村和社區的基本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城鄉之間、區域之間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差距拉大,農民和城市困難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突出。

    三、加快我省社會事業發展的對策

    加快我省社會事業的發展,就要按照“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五個統籌”,在加速經濟發展的同時,保持社會事業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一)繼續控制人口總量,保持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實現經濟社會的長期健康發展,必須做好計劃生育、資源管理、環境保護工作,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我省是一個總人口在全國排第7位的人口大省,雖然近幾年來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之內,但人們的生育觀念并沒有完全改變,生育意愿還是比較強烈的,如果計劃生育工作稍一放松,就有人口出生大規模反彈的危險。因此,繼續下大力氣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長,既是為經濟發展創造寬松環境的需要,也是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必要保證。

    (二)拓寬就業渠道,擴大勞動就業

    要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發揮第三產業、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對增加就業的積極作用。積極發展和規范勞動力市場和就業中介服務,引導和組織民工有序流動,形成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改變傳統就業觀念,推行彈性就業,鼓勵自主創業。加強立法和執法監督,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從我省的實際出發,大力開發就業崗位,一是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重點是發展社會服務業、旅游業和社區服務業,特別是城鎮要結合社區建設做好社區,創建充分就業社區。二是優化經濟環境,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鼓勵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就要進一步落實省委、省政府扶持民營經濟的各項政策,特別要減少行政限制,給民營企業以國民待遇。在稅收和融資上給予支持,降低準入門檻,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

    (三)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的承受能力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依法擴大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險覆蓋范圍,拓展社會保障籌資渠道,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加強社會保險基金調劑能力和安全運營。完善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提高征繳率,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逐步把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納入失業保險。完善社會福利、社會救濟、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制度,為低收入家庭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要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村養老和醫療保險,逐步提高農村的社會保障水平。要建立失業預警制度,通過抽樣調查,及時預警,以增強社會的應變保障能力。

    (四)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一是要提高城市化水平。突出發展長株潭城市群,加快三市經濟一體化,構筑湖南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有效解決我省城市首位度低、經濟輻射能力弱的突出問題。加快發展市(州)區域中心城市,把擴大規模與提高質量結合起來,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較強集聚和輻射功能的大中城市。大力發展小城市和小城鎮,重點扶持縣級市和縣城及綜合條件較好的中心鎮,引導有條件的縣城和重點鎮發展成為小城市。二是要增強城市功能。加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重點加強大中城市的道路、供水、供氣、供電、消防和住宅建設,兼顧小城市和重點城鎮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城鎮產業,突出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促進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拓寬城鎮的就業空間。三是要完善有利于城市化的政策機制。改革現行戶籍制度,實行按居住地劃分城鄉人口、按職業確定身份的戶籍登記制。統籌城鄉就業,引導城鄉勞動力雙向合理流動。

    (五)加大科教興湘力度,提高科教創新能力

    全面貫徹落實科教創新強省戰略,加大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加強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建設,真正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鼓勵企業跟蹤行業技術發展的前沿,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加強自主開發和技術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資源配置,發展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推動技術開發類科研機構轉為科技型企業,整體或部分進入生產企業,或轉為企業性的中介機構。大力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掃除青壯年文盲,有條件的地區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調整高校布局,合理配置資源,發展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的高等教育體系。大力發展基礎教育和職業培訓,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把人力資源轉變為人才資源。根據國家就業市場職業資格準入制度的要求,對于新成長的勞動力實行強制性的職業技能培訓,充分發揮現有130多所技工學校的作用,培養一支合格的技術工人隊伍。

    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加強人才儲備,壯大人才隊伍。創新引進、培養、激勵和使用人才的機制,努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創新的良好社會環境。

    (六)發展衛生、體育事業,提高健康水平

    將人人享有社會基本衛生服務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加強預防保健和農村衛生事業建設,不斷改善醫療保健條件,建立健全衛生服務、醫療保障、衛生執法監督體系,使城鄉居民都能獲得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基本醫療衛生保障。加強體育設施建設,繼續推進全民健身運動,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培育發展體育產業。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湖南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迷你小熊
強烈推薦火線下載
動畫梁祝
中國神話愛情故事
孫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見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