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中日經濟開始轉“涼”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8日 09:14 中國經濟時報

  徐長文

  近幾年以來,受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一再參拜靖國神社的影響,中日兩國政治關系顯得有些冷,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兩國經濟貿易的健康發展。特別是妨礙了某些大型合作項目的研究和探討,對此日本經濟界人士很不滿意。為了回應人們的不滿,日本某些政治人物聲稱,中日關系,政治冷怕什么,經濟不是照樣發展么。這就是所謂的中日關系“政冷經熱
”的由來。2000年以來,在中國對外經貿大發展的背景下,中日經貿發展也出現某些新的態勢,這是正常的,并未達到有人所形容的“熱”的程度,而且兩國在ODA資金使用、商品貿易、能源等領域中產生的糾紛越來越多。實踐證明,政治冷經濟也開始“涼”起來。

  中日經貿發展的新態勢

  2000年以來中日經貿關系持續發展,呈現出某些新的態勢,主要表現在:

  ——貿易額持續增長,2000年兩國貿易首次達到83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7%;2002年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達1019億美元;2003年達1335.7億美元。2000年至2003年的4年中兩國貿易年均增長19.6%,今年1至8月兩國貿易額達1066.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7%,雖然低于這一期間我國與其他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增長速度,但是增長率也屬較高水平。

  ——中日貿易占日本對外貿易的比重持續上升。根據日本方面發表的統計,2000年以來,中日貿易占日本對外貿易的比重平均每年上升2個百分點,從2000年占日本進出口總額的9.9%,2001年上升到11.8%,2002年達13.5%,2003年達15.6%。中日貿易占日本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上升,是兩國貿易增長的結果。與日本多年來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國2003年所占的20.5%相比,只差5個百分點,說明日本對我國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日本關西的日中經濟貿易中心會長谷井昭雄先生不久前率團訪問中國時說,幾年以后,中日貿易很可能超過日美貿易,而成為日本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

  ——中國機電產品對日出口超過紡織品而成為對日出口的第一大商品,工業制成品對日出口比重進一步上升。多年來,我國紡織品對日本出口一直占對日出口總額的30%左右,為我國對日出口的第一大商品。但是,2002年我國機電產品對日出口占當年對日出口總額的33.5%,首次超過紡織品的26.5%的水平,而成為對日出口的第一大商品。2003年機電產品對日出口繼續增長,已經占我國出口總額的37.2%,說明我國工業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預計,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引進外資的增加,今后我國機電產品對日本出口仍是增長的趨勢。在機電產品對日出口增加的同時,我國對日本工業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也在迅速提高,從2002年的占中國對日出口總額的85.2%,上升到2003年的86.7%,說明兩國的產業分工已經從過去的垂直分工正在向一定程度的水平分工方向擴展。

  ——日本企業對華直接投資呈新特點。2000年以來,日本企業對華直接投資持續增長,近4年來投資項目年均增長29.5%,合同金額增34.2%,實際執行金額增16.6%。日本企業對華直接投資具有三大特點,即在華投資企業70%以上盈利,所以日本企業對華投資持續增長;中日貿易中的60%是日本在華的三資企業從事的,即所謂“日—日貿易”;投資規模趨于大型化,2000年日本企業對華投資平均每項金額為228萬美元,2003年達到245萬美元,表明日本的大企業、跨國公司對華投資增加。

  ——中國企業對日本直接投資增加。幾年來,中國企業對日本的直接投資也在不斷升溫。1997年以后投資步伐加快,開始時主要以港資為主,今幾年內地企業對日投資增加。據日本人士估計,2002年一年內中國企業在日本投資近20個項目,金額達1億多美元。目前一些有代表性企業,如海爾、聯想等均已經進入日本市場。中國企業對日投資,多以合資或并購形式為主。一般認為,日本物價昂貴、勞動力成本高,對日投資在日本經營企業,對中國企業未必有吸引力。但是從幾年來中國企業對日本直接投資實踐看,企業對外投資的目的并非只是削減成本,還包括開拓國際市場、獲得先進技術以及流通渠道等,其目的也是多種多樣的,而這方面看,今后中國企業對日本的直接投資可能增加。

  ——貿易逆差不斷增長。從近20年的中日貿易發展看,80年代基本是中方逆差,90年代中國有時逆差有時順差,但是進入2000年以來,特別是近兩年,中方統計中方是逆差,日方統計日方是逆差。如2003年中方統計逆差達147.3億美元,而日方統計,其逆差達179.5億美元。這主要是經香港等地的轉口貿易中的統計問題。如雙方都是按產地統計,中國統計的對日出口594.2億美元,而日方統計,從中國進口751.9億美元(將經香港轉口到日本而產地是中國的產品也統計在內),相差157、7億美元。另外,中方統計,從日本進口741.5億美元(同樣將經香港轉口到中國而產地在日本的產品統計在內),日方則統計,對中國出口572.4億美元,相差169.1億美元。其實,香港進出口貿易中的90%是轉口貿易,將兩國經香港轉口貿易計算進去,即將中國統計的從日本的進口作為日本的出口,將日本統計的由中國的進口,作為日本的進口則更接近于實際情況,也較為合理,逆差也大大減少。根據相關資料,日本的逆差2002年只有84億美元,2003年減少到10億多美元。

  據日本的統計,自1999年以來,日本對中貿易連年逆差,其中逆差額最高的是2001年,高達272.5億美元。當然,目前日本對中國的逆差,與80年代中國對日本的逆差其內涵是不同的,現在日本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多是日本在中國的三資企業創造的,獲得利益的是日方企業。這也是日本統計盡管其有較大逆差而一直未向中方提出疑義的重要因素。

  ——日本對中國的政府開發援助(ODA)方式變化、金額逐漸減少。所謂ODA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的直接援助,分為“兩國間援助”與通過國際機關援助的“多國間援助”兩種。其中兩國間援助又分為贈與即“無償援助”、“技術合作”以及“有償資金合作”又稱“日元貸款”三部分。截止2004年3月底,日本政府承諾向中國提供日元貸款30472億日元11根據日本駐華使館經濟部資料,用于近200個項目的建設,日本是中國利用海外ODA資金最多的國家。此外,日本還向中國提供三批能源貸款,總金額1.7萬億日元(約合97億美元)。無償援助和技術合作資金約2800億日元。

  日本對中國的ODA方式,由過去配合中國的五年計劃而進行的五年一攬子方式,自1996年改為3年加2年方式,即所謂“3+2”方式。2000年又改為一年一定方式。

  中日經濟關系熱不起來

  近4年來,在中日兩國政治冷的情況下,經濟也很難熱起來的。在中國對外經貿大發展的背景下,中日經貿只能說是正常發展。90年代初期,兩國貿易曾一度發展較快,每年曾以100億美元的速度增長,那時人們曾樂觀地預計,2000年前兩國貿易額將達到或超過1000億美元大關。但是后來由于受亞洲金融危機和兩國政治關系的影響,直到兩國回復邦交30周年的2002年貿易額才超過人們所期待的1000億美元。其發展速度與中韓貿易相比,更加一目了然,1992年中韓建交時兩國貿易額只有50億美元,2003年達到632億多美元,據有關部門預測,2006年兩國貿易就可以達到1000億美元,僅用了14年時間。所以說,中日兩國政治關系冷,雙方經貿發展也不會熱起來。

  第一、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同中國的貿易增長相比日本并不快。

  2000至2003年的4年中,我國同主要貿易伙伴的年均貿易增長水平分別是:同美國貿易增長20.1%、韓國貿易增長27.0%、同東盟和歐盟的貿易增長是31.5%和22.2%,同日本的貿易增長尚不到20%,只為19.6%。今年1至8月我國同美國貿易增長36.3%,同韓國貿易增長48.8%,同東盟和歐盟貿易增長分別為37.5%和36.6%,而同日本貿易增長不足30%,只有27.7%。在我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中,同日本的貿易無論是近4年的年均增長率還是今年1至8月與去年同期比的增長都是最低的。有比較才有鑒別,我國同日本的貿易發展不能說熱。

  第二、中日貿易占中國對外貿易比重則呈下降趨勢。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中日貿易占我國對外貿易的比重,已經由90年代初期的20%左右,下降到2003年的15.7%,今年1—8月又下降到14.8%,比12年前最低水平的15.3%還低。因為雖然中日貿易增長快,但是仍趕不上我國總的對外貿易增長速度,據統計2000年以來到2003年的4年中,中國對外貿易以年均24.5%的速度增長,比同一期間中日貿易年均增長率19.6%,高出4.9個百分點,今年1—8月中國對外貿易增長38.2%,高于中日貿易增長10.5個百分點。中日貿易占我國對外貿易比重的下降,也說明我國對日貿易的依賴程度在弱化。

  第三、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已經發生變化。

  自1993年以來日本已經連續11年為我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但是今年1—5月,中國與歐盟的貿易額已經超過中日貿易,而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日本退居第二位。今年1—8月中美貿易達1070.4億美元,超過中日貿易額4.2億美元,中美貿易額僅次于我國同歐盟的貿易,為我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日本已經退居我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

  第四、日本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增長也不熱。

  2000年以來的4年中,日本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有所增加,但是與對我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國家和地區相比,增長也不是很快。近4年日本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的執行金額年均增長16.6%,而韓國企業近4年來對我國直接投資的執行金額年均增長達40.4%,遠高于日本的增長水平。今年第一季度韓國企業對中直接投資的合同金額達200億美元,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對中直接投資的第一大國。而且日本由于經濟低迷,企業經營困難,特別是很多中小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只有向具有廣闊市場的中國投資謀求新的發展。但是卻遭到日本某些人的指責,這就是幾年前在日本出現的所謂“對中國投資使日本產業空心化”謬論產生的原因之一。

  第五、日本對中國的ODA越來越涼。

  日本對中國的ODA不僅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由一攬子五年改為兩年,最后改為一年一定方式。日元貸款的金額也越來越少,由90年代末期的年均2000億日元減至2003年的不足1000億日元;援建的項目由過去的經濟基礎設施改為環境保護等。日本對中ODA合作是中日經貿合作、中日兩國友好關系的重要內容之一。日本對中國ODA資金的減少,不僅對中日經貿產生重要影響,也不利兩國友好關系的發展。而且ODA項目不再用于改善中國的經濟基礎設施上,只能用于環境保護等方面。這也是日本出于政治考慮,擔心中國經濟基礎設施改善,經濟發展更快使日本受到“威脅”。另外,日本動輒將ODA等經濟問題政治化,停止或減少對中國的ODA資金。

  20年來,日本對中國提供的ODA,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政府和人民一直給予高度評價。這些ODA資金的使用也為日本企業對中國投資、擴大對中國的出口做出了很大貢獻。今后日本減少對中國的ODA,對兩國經貿關系也將產生不利影響。

  第六、日本實施的第一個保障措施的國家是中國。

  2001年4月,日本以中國大蔥、鮮蘑、藺草三種農產品對日本出口增加,影響了日本相關產業和市場等為借口,不顧中日兩國企業界精心合作和中國菜農的巨大損失,對中國實施保障措施,限制中國這三種農產品對日本的出口,這是日本對外經濟貿易中實施的第一個保障措施。雖然經過中國方面的據理力爭,最后得以解決,但是它對中日貿易的潛在影響以及人們的心理沖擊不可低估。

  第七、日本對與中國建立FTA關系態度冷漠。

  中國是日本的近鄰,又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近來日本經濟的恢復,用日本某些人的話說,很大程度上依仗中國的“特需”。但是在日本的FTA戰略中,并未將建立日本與中國之間的雙邊FTA列入優先考慮范圍而排在新加坡、韓國、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之后。從目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迅速發展的實踐看,建立FTA關系是發展雙方經貿合作的最好辦法。而日本不僅對建立中日韓FTA顧慮重重,對建立中日FTA更持冷漠態度。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美國總統大選
2004珠海國際航空展
拉登最新錄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嚴重
央行9年來首次加息
高峰親子鑒定風波
中國足球改革風暴
加息后如何買房還貸
樓蟲幫您買樓支招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