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8日,金秋的上海浦東紅楓路,楓葉低唱著婉轉的歌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正驕傲地迎來她十歲的生日。
1994年至2004年,中歐已經培養了1100多名MBA和1600多名EMBA。MBA課程從2002年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全球第92名、亞洲第三開始,到2004年時被該報評為2004年度MBA全球第53名、亞太第一,EMBA全球第20名,中歐已經成為全球百強中最年輕的商學院。置身于中
國商業社會,中歐十年一瞬,正是中國商業理念與實踐最濃縮的篇章。
“特區”成立
中歐的成立首先經過了1984年到1994年間10年的孕育。中歐的前身是中歐管理中心(CEMI,ChinaEuropeManagementInstitution),這一在歐盟前身歐共體和國家經貿委1984年于北京簽署的合作協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教育培訓機構,是最早將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引入中國的兩個中外合作教育項目之一。
經過改革開放10余年的發展,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和商業發展迎來了重要轉折點。這一年,時任中歐管理中心歐方負責人的楊亨(JanBorgonjon)來到上海,與上海交大和上海市政府接觸,提出利用歐盟對華援助資金在短時間內創辦一所一流國際化商學院的構想。
楊亨與當時的上海交大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國華教授深入交談,雙方對未來幾十年中國對國際化高級企業管理人才急劇增長的需求達成高度共識,一拍即合。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翁史烈、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李家鎬均對此設想十分贊同,并迅速匯報上海市政府領導。
“后來,基于對經濟和商業發展趨勢的判斷,時任上海市市委書記吳邦國、市長黃菊及前任市長汪道涵等領導也都非常支持建立一個這樣的新的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張國華說,“他們根據中國商業發展的趨勢判斷后認為,中國商業和企業發展的需要是保證這所新商學院發展的市場基礎。”領導們高瞻遠矚,當機立斷指示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與歐共體(現為歐盟)有關方面進行正式接觸,對創辦學院的構想進行論證。
“盡管中國已有幾個試點院校在探索MBA教育,但其規模、水平和國際化程度都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中歐副教務長、時任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的張維烱回憶當時的決策說,“中歐構想”的意義還在于該項目將成為對中國教育改革的大膽探索,一所國際化的商學院就是一個“教育特區”。
“概括來說,中歐有今天的發展,首先是因為契合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持續不斷的商業進步,商業進步帶來對管理教育的強勁需求。”張國華副院長說。
于是,“中歐構想”進入論證實施階段。
1994年2月28日,中國政府與歐共體委員會(現為歐盟委員會)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共體委員會關于組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備忘錄》。3月初,中歐管理中心遷往上海,以張國華教授為首的第一批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籌建人員加入中歐管理中心,一方面開設短期培訓課程;一方面緊鑼密鼓地籌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1994年9月和10月,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列昂·布里坦爵士和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吳儀分別代表歐盟和中國政府簽署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財務協議》(簡稱《財務協議》)。
1994年11月8日,中、歐雙方分別指定的項目執行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和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簽署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合同》。
是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成立典禮暨新校園奠基儀式在浦東金橋隆重舉行———中國第一所中外合作、專門從事國際化管理教育的研究生院正式誕生。
學院第一任董事長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翁史烈教授,學院第一任管理委員會成員李家鎬院長、馮勇明(JoachimFrohn)執行院長、張國華副院長和蘇史華(DavidSouthworth)副院長,來自10所國際馳名商學院和學術研究機構的受聘教授組成學術委員會,并由在西班牙管理教育界享有盛名的佩德羅·雷諾教授(PedroNueno)教授擔任學術委員會主席。
根據《財務協議》規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一個具有有限責任的非盈利性教育機構,享有充分的法人資格,具有在學術、財務、人事、外事等方面的決策自主權,能夠執行所有財務、行政和契約活動。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合同》則在體制上明確了中歐運作的嚴格規范。參照國際一流商學院的慣例,中歐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管理委員會負責制:由中、歐雙方各聘請五名董事組成董事會,再由董事會任命中、歐雙方正副院長各一名組成管理委員會負責日常管理。
“可以說中歐具有國內任何一所商學院所沒有的獨立法人地位和高度辦學自主權,這使中歐成為了中國管理教育的一個特區。”張國華說。
迎風昂揚
雖是教育特區,但這種身份既給中歐帶來體制上的便利性和靈活性,也經常使中歐陷入某種程度的尷尬。而且《財務協議》明確提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要在五年內成為亞洲一流商學院,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成為世界一流商學院,但一流商學院必須有一流師資、一流生源、一流課程、一流設施和一流品牌。
要達到這一標準,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面臨嚴峻挑戰。特殊身份需要經歷市場最殘酷的打磨。
首先,建設一流校園設施和一流長期教授隊伍,需要巨額資金投入。即使學費收入能平衡運營支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1994年至1999年的建設資金也只有上海市和歐盟分別提供的1052萬歐元(包括土地作價480萬美元)和1485萬歐元。這樣規模的資金投入對單單建設一流校園設施或者單單建設一流長期教授隊伍尚且不足,更不用說兼得“魚”與“熊掌”。
其次,即使有了充足的資金,一流師資、一流生源、一流課程、一流設施和一流品牌中任何一項的建設也絕不可能一蹴而就。
“沒有一流品牌就難以招聘到一流教授,沒有一流教授就難以建立一流品牌”,這些要素相互嵌套、互為因果著實讓中歐的創建人寢食難安。張國華說,當時的情形的確令人夜不能寐。
為了達到目標,中歐創始人提出了“借雞生蛋”和“借窩生蛋”的解決方案,有效地突破了資源瓶頸,使中歐能夠從盡可能高的起點起步。“借雞生蛋”和“借窩生蛋”指的是在一流的長期教授隊伍和一流的校園設施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從海外引進一流的客座教授和租借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部分較好的設施并加以必要的改造來開展教學,并通過一流的教學來打造一流品牌。
正是靠借來的師資和設施,中歐在成立當月就開設了第一個短期培訓課程,第一屆MBA和EMBA學員也分別于1995年3月和5月正式進入中歐學習。
中歐發展最大的束縛來自體制方面。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國內MBA課程的學員必須通過全國統一的研究生入學考試(1997年改為全國MBA聯考)、學習統一的教學大綱設置的課目并撰寫碩士學位論文,方能得到國家認可,國內的MBA學位證書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統一印制和管理。與國外商學院的MBA以全日制課程為主相反,當時國內試點院校的MBA全部為在職課程。
于是,新生的中歐面臨兩條道路之間的戰略抉擇:一條是駕輕就熟,一切按政府規定,獲得政府認可;另一條是任重道遠,一切按國際慣例和市場需求,獲得市場認可。
“中歐最后選擇了后者。我們決定按照國際一流商學院的慣例,組織自己的入學考試,制訂自己的教學大綱,頒發自己的學位證書。”這一抉擇使得中歐徹底成為“體制外”的學院。張國華坦言當時壓力極大。
中歐雖然能夠突破體制對中歐追求一流生源和一流課程的束縛,其代價是中歐學生沒有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認可的學位,成了在體制外生存和發展的中國管理教育界的孤獨另類。
對于中歐這樣一所沒有令人信服的歷史和品牌的新學校而言,沒有政府認可的學位所帶來的困難和風險是顯而易見的。
中歐采取積極的措施降低風險。為降低學位證書不被官方承認的不利影響,中歐在上海交通大學支持下,中歐MBA學員可以在補考英語、補修政治課、補做碩士論文的條件下以同等學歷申請上海交通大學MBA學位。學院還于1996年成立了國內第一個MBA職業發展部,為MBA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和就業介紹服務,并從1998年開始在上海市人事局的支持下協助留滬就業的外地籍MBA畢業生辦理上海市長住戶口申請手續。學院還在1998年通過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設立了國內第一個助學貸款,李家鎬院長用自己的存款為部分學員作擔保,保證經濟原因不會成為優秀考生入學的障礙。
振翅翱翔
“如果說我過去只是在地面行走的話,那么是中歐為我插上了雙翅膀,使我得以在空中飛翔!”中歐1995屆EMBA畢業生、現任民航華東管理局副局長的蕭立元評價中歐對他的影響。他的話正好表達了眾多學員的心聲。
1999年的秋天,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歷史的重要轉折點。這一年的10月,發生了三件大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吉被正式任命為中歐執行院長;學院遷入地處浦東金橋的新校園;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MBA課程被《亞洲企業》評為亞洲第十七。在楓葉映照下的中歐,與秋天有著不解之緣,秋天是果實,是成功。
這是中國大陸的商學院首次躋身于國際性的排行榜。僅僅5年,中歐已經初步達到了在五年之內辦成亞洲一流商學院的目標。
中歐所有課程都實現了師資和教材與國際一流商學院的全面接軌,并追隨國際潮流不斷更新。近年來,中歐每年都派遣40%至50%的MBA學員到世界各地著名商學院學習,同時接受相應數量來自世界各地的MBA學員來交流。外籍學員在2002年MBA新生中的比重已超過10%,在2004年則超過了20%。各類短期培訓課程所培訓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達到了3.5萬余人次。
2002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文件,正式承認中外合作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頒發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作為中國MBA教育“特區”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認可。
與知名度一起上升的還有中歐MBA和EMBA的學費。MBA學費從1995年的3萬元包住宿,到2004年漲到13.8萬元;EMBA學費從1995年的10.5萬元漲到2004年的25.8萬元。考生仍然趨之若鶩。中歐市場化道路的成功,已經被事實所明證。
中歐的發展之路給“合”字做了最好地詮釋。學院的校標,起源于CEMI時期,象征著中、歐合作,中西合璧。中歐的成功發展正驗證了中國政府與歐盟政府的合作確實是具有遠見卓識的“天作之合”。
“不能說沒有沖突,我們經常爭論,記得好幾次我們連會都開不下去了,當時我分別說服中方人員和歐方人員,因為我們是合作做一件那么有意義的事情,合作是最重要的原則。”張國華副院長回憶當時的很多決策過程,深切感受到“合”的力量。“家合萬事興”這個中國最樸素的原理在中國這所最好的商學院得到體現。
回顧過去10多年酸甜苦辣,讓張國華最為欣慰的,是中歐對國內企業的貢獻在這十年中不斷增大,為西方管理理念在中國的傳播和實踐起到了橋梁的作用。
中歐辦學的一個理想是為中國的企業改革發揮重要作用。中歐成立最初的幾年,一些領導希望中歐的學生能到國有企業幫助解困。張國華也非常希望學生畢業后到國有企業貢獻才智。但是,由于國內企業提供的待遇和工作環境沒有競爭力,最初的五年里根本沒有畢業生選擇去國內企業。
“那段時間我們真的很痛苦,中國的學校培養的學生都到外國公司去了!更痛苦的是,我們看到國企與國外企業不僅在資本,更重要的是在人才觀方面的重大差距。”這讓張國華認識到,改變對人才的態度和人才培養的差距才是根本。
這更堅定了中歐一定要大力發展大型國有企業老總培訓的決心。“因為這些人實際上在控制著國有企業甚至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這些人對人才的觀念不改變,企業就一點希望都沒有。所以我們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些人的思維定勢和管理理念。”
中國商業的發展仍然是最好的平臺。而中歐所承擔的對于中國商業的責任隨著中國企業的變化也開始體現出來。1997年中歐畢業生開始走向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而早期在外企工作的畢業生,也在此時開始向國內企業流動。
“看到人才觀和管理理念轉變給國內企業帶來的變化,我們感到中歐的辛苦付出太值得了。”而且,這些畢業生也不斷地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變化、經驗反饋到中歐的課堂上,這些經驗的結晶又傳播到更多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中歐將在目前發展的基礎上,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為加入WTO后的中國培養更多的國際化的人才。”劉吉院長說,“現在中歐不僅要確立自身在中國工商管理教育領域內的領先地位,還要在中國與世界的融合進程中,繼續整合全球資源,聚合海內外人才與智慧,沖擊世界領先商學院的辦學目標,為中國在教育領域創造一個世界名牌,為中國的MBA發展提供一個可以借鑒的‘中歐模式’。”立高望遠,中歐把視角放在全球的平臺上。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生存和競爭,成為中歐和中國企業共同面對的主題。
2002年4月,時任上海市市委副書記陳良宇評價中歐說:“創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培養高層次優秀管理人才,是上海迎接新世紀挑戰,加快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現在,中歐正在全球的立場上完善今后的規劃。第一也是最重要的舉措是,學院將繼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學科齊全、能夠進行世界級研究、貢獻世界級研究成果的長期教授隊伍。其次,學院計劃在已有基礎上成立若干個新的研究中心,屆時,學院將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研究密集型教育機構,其研究范圍將覆蓋經營管理的所有領域,其研究成果將直接滿足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經營環境下運作的企業界的管理需求。學院將力爭成為政府與企業的思想庫,推廣最佳管理實踐,并促進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第三,學院將投入大量資源開發與中國管理實踐相關的案例,使企業能更好地理解中國的競爭環境,獲得更好的經營業績。第四,學院還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推出博士學位課程,以加強其市場領先者的地位。最后,學院將大力加強與企業界的關系,與中國最大的100家企業與在華經營的全球500強企業建立戰略聯盟。
此時,志存高遠的中歐也向她的學員提出更高的要求。中歐前教務長白思拓(AlfredoPastor)教授告誡學員:“作為職業經理,他們當然應該追求利潤,但僅有利潤是不夠的。他們必須清楚自己對國家、人民、企業和家庭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這如同作為一所商學院所應當承擔的對于商業管理思想所承擔的責任。
中國經濟改革25年,是中國商業社會快速發展的20多年,中歐與中國商業時代伴隨而生,從中國商業發展的史詩中獲取養分和力量,通過培養出大量合格的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家反哺中國商業發展。正如著名經濟學家、長期在中歐任教的吳敬璉教授說,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中,辦這么一所商學院是極其重要的,對于中國商業發展的影響并不限于培養出了多少個畢業生。
“下一個十年,我們要努力成為全球排名前十的商學院。”張國華副院長目光炯炯,謙遜而堅定。過去10年的風雨歷程,使中歐具備了挑戰世界一流的資本。第一個十年成為下一個十年最堅實的基礎。
十年,對于人生是不短的光陰,而對于始終致力于傳播管理知識,培養商業精英,以宏揚商業精神為己任的中歐而言是短暫的,它正如方才展翼振翅的鵬鳥,將飛得更高更遠,九天風光無限。
《國際金融報》 (2004年11月08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