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藥谷凝聚新藥研發活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7日 10:33 經濟參考報 | |||||||||
    10年前,當瑞士羅氏制藥入駐上海張江高科(資訊 行情 論壇)技園區時,還顯得有些形單影只。如今,210多家中外知名制藥企業,以及數十家國家級醫藥研發機構、跨國公司全球研發中心薈萃張江,一個“研發創新-中試孵化-規模生產-營銷物流-人才培育-產業服務”的現代生物醫藥創新體系已初具雛形,作為國家級的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張江“藥谷”成了中國角逐世界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的第一梯隊。
    “聚焦張江”戰略的實施、產業服務平臺的構筑,吸引一批又一批的中外著名生物醫藥企業搶灘張江。目前,張江“藥谷”已集聚生物醫藥企業210余家,其中包括42家中外生物醫藥制造企業、120家創新孵化企業,分布于生物、化學藥物、中藥、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既有以羅氏、史克必成、勃林格殷格翰、美敦力、奈科明、麒麟等為代表的跨國公司,以中洋海洋、喬源、先鋒藥業為代表的大型國企,又有以綠谷集團為代表的民營企業,以微創醫療器械為代表的海外留學生企業。     企業集聚提升了張江“藥谷”的產業能級和聚合效應。據統計,2003年,張江高科技園區所在的浦東新區,實現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近89億元、利潤總額6.4億元,生物醫藥工業總產值占浦東工業總產值的3.1%,占上海市生物醫藥工業總產值的40%,同比有較大提高。其中,張江“藥谷”的生物醫藥企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37億元,占浦東生物醫藥產值的42%。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浦東和上海強勢增長的高新技術產業。     近年來,立足于增強張江的科技創新、孵化創業功能,不斷推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過合作成為張江的“智力場”。目前,張江“藥谷”聚集了近30家國家級的生物醫藥研發和教育機構,其中包括: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上海中醫藥大學、國家藥物篩選中心、國家上海新藥安全評價中心、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上海新藥研究開發中心、上海摩根-談生命科學中心等。美國禮來、瑞士羅氏、諾華、和記黃埔等跨國企業也紛紛在張江設立全球性研發中心。     國際一流研發機構、高端人才和醫藥企業的匯集,推進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的開發。目前,進入臨床試驗的新藥超過10個,實驗室階段新藥20多個,還有一批已獲專利的化合物。在今年浦東新藥開發資助項目中,注冊為一類的創新藥項目有10項,其中取得新藥證書的有2項,正在申請新藥證書的有1項,取得臨床批件的有3項,正在申請進入臨床研究的有4項。如曦龍公司的生物制品一類新藥已取得新藥證書;三維生物公司的“基因工程腺病毒注射液”生物制品一類新藥已申報新藥證書;復旦悅達生物技術公司的乙肝治療性疫苗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三合生物公司獲準進入臨床試驗的“賽米司酮片劑”抗早孕新藥,是為數不多的化學類一類新藥,已在世界30多個國家申報了發明專利。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最近研制成功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填補國內空白的第一代含藥緩釋血管支架,并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獲準上市,從而打破了進口同類產品對國內市場的壟斷。此外,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參與完成了人類基因組測序的任務,上海轉基因研究中心在轉基因乳腺生物反應器以及克隆山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通過邀請首席科學家參與、邀請科技顧問擔任智囊團、邀請學科帶頭人入園區、吸引海外歸國留學生到園區創業等途徑,張江“藥谷”薈萃了400多名高層次的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創業人才,其中包括一批首席科學家和學科帶頭人。原科技部副部長惠永正教授創辦了上海中藥創新研究中心,我國首批首席科學家陳竺院士領街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陳凱先院士領街國家新藥安全評價中心和國家新藥篩選中心,我國著名遺傳學家談家楨教授創建了摩根-談生命科學中心,“啞鈴型合作研究模式”創始人之一的郭亞軍教授擔綱張江生物技術中心,留美博士常兆華歸國創建了我國第一家微創醫療器械高科技開發企業……正是這批杰出的科學家,用智慧的雙手撐起了張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天空。     為促進張江“藥谷”的國際化交流與合作,今年4月,浦東成立了生物醫藥顧問團,惠永正、陳凱先、威廉·凱樂等8位國內外知名專家成為首批顧問,赴美與輝瑞、默克、Genezyme等跨國企業洽談,推動其在張江設立研發中心。張江“藥谷”內的中藥創新中心通過與芬蘭Teknia園區的合作,共同建立了藥物信息庫,加強了中藥和生命科學方面的交流與資源共享。     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劍波說,“張江‘藥谷’將不斷完善新藥創新體系,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拳頭產品,搶占世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制高點,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藥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