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日起,世界紡織品服裝貿易將實現一體化,對中國來說,這意味著長達35年的紡織品服裝配額限制得以破除。
然而,與此前分析家樂觀的預想不同,中國的紡織和服裝企業并沒有大舉出擊的意圖--在10月下旬舉行的第96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數以千計的企業對明年的市場前景表示擔憂。
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是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展會,被視為中國外貿形勢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每年兩屆的交易會出口成交額約占中國外貿出口總額的十分之一,占中國一般貿易出口的三分之一。
統計顯示,本屆交易會上紡織品及服裝成交形勢不令人樂觀--服裝成交27.6億美元,比上屆下降1.2%,紡織品成交21.4億美元,比上屆增長0.1%。
此前的預測曾樂觀得多:考慮到2003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788.5億美元,占當年全球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24.5%,有不少人預計取消配額以后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競爭力將會得到充分釋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張小濟就預測說,2005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貿易量將占世界出口貿易量的30%,美國行業協會甚至預計會達到70%。
但更多的企業則持悲觀態度。它們擔心,由于眼下美國紡織品和服裝制造商們正在加緊“攻關”,美國政府很可能明年1月1日起啟動針對中國服裝的貿易保護措施。
中國廠商們說,美國紡織品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使美國采購商態度非常謹慎。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的統計顯示,與會的歐洲采購商增長了47.6%,但美國客商數只增長了11.4%。
一位加尼福利亞的采購商說:“中國產品的質量好、價格低,但是明年年初會怎樣誰也不敢確定。”
一些企業在報價時分別報出配額價和非配額價,以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廣交會期間一些企業與美商簽訂的出口合同都含有“一旦美國對中國采取紡織服裝貿易壁壘將如何處理”的附加條款。
業內人士說,從簽訂合同到出口往往一般經過三個月的加工期,由于現在原油和棉花的價格變動很快,明年1月的出口不可能出現大幅上漲。
目前,紡織企業的壓力似乎比服裝企業要小。紡織品商會的專家們說,紡織公司將不僅能受益于后配額時代中國訂單的猛增,而且即使美國針對中國的服裝生產商實施保護主義政策,他們也還能繼續將紡織面料賣給外國服裝公司。(來源:商務部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