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看好中國經濟現在和未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3日 15:00 人民網 | |||||||||
    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日前對12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進行問卷采訪,多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認為,中國將在75年以后超越美國和歐盟(EU)各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那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中國將在全球經濟舞臺上獨領風騷。     《華爾街日報》的這個以出席在德國林道市舉行的“諾貝爾獲獎者
    12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半數以上認為未來中國將是最大的經濟體     75年后世界最大經濟體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集中在了美國、歐盟和中國身上。而世界銀行最近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的經濟規模達到中國的7倍以上,超出歐盟60%,而且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只排在世界第138位。在這種落后的狀況下,12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半數以上認為,75年后的中國將是最大的經濟體。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經濟學Clinton R. Musser榮譽退休教授羅納德?科斯(Ronald H. Coase):“中國將在75年后超越美國和歐盟,我對此深信不疑!     斯坦福大學胡佛戰爭、革命與和平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高級研究員密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中國!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經濟學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榮譽退休教授勞倫斯?R?克萊恩(Lawrence R. Klein):“75年后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很可能是中國。這個回答不是基于人均收入。中國正在迅速增長,但人口數量龐大。而且,為了避免出現像日本那樣的高贍養比率,中國有可能會放寬對家庭人口數量的限制。但從人均的角度看,我覺得美國是75年后最強的經濟體!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科研教授哈里?馬科維茨(Harry M. Markowitz)肯定地說:“中國!     斯坦福大學金融學榮譽退休教授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中國75年后成為頭號經濟強國的概率是50%、歐盟是30%、美國是20%!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經濟學榮譽退休教授肯尼斯?約瑟夫?阿羅(Kenneth J.Arrow):“除非經濟增長狀況發生根本改變,中國將在75年后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但中國的人均收入可能還不及歐盟的一半。”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學院榮譽退休教授和經濟學榮譽退休教授羅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按經濟總值算,可能是中國。按人均值算,應當是美國!     另外5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持不同的觀點,但他們中的多數不約而同地把中國放在了一個重要的位置上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經濟學榮譽退休教授格蘭杰(Clive WJ Granger):“這三者在75年后的經濟實力排序應當是:美國、中國和歐盟!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高級科研數學家約翰?納什(John F.Nash Jr.):“歐元區所包括的范圍還在不斷的變化,如果到2079年俄羅斯也加入了歐盟,那它肯定是當時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否則,盡管中國和美國的領土面積相當,美國仍將是最大經濟體。”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現在很難對75年之后的事情作出判斷。首先,我們不知道還有什么國家會加入歐元區,歐元區會以怎樣的速度擴張。其次,我們必須承認也許中國到時候不是人口第一大國,但該國的人口只會有增無減。不過,即使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無法再保持像過去25年那樣的勢頭,中國與歐盟和美國之間的差距也會大幅縮小。其結果是,很有可能出現另一種經濟力量的均衡!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經濟學Koshland榮譽教授喬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歐盟。歐盟比美國人口多,但人均收入的差距卻不像人口差距那么大。我認為目前中國和美國、中國和歐盟之間的差距75年內可能是趕不上來的。”     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經濟學及法學教授弗農?史密斯(Vernon L.Smith):“美國!     目前實施經濟政策最為理想的國家,中國在多數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認可范圍     大部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認為,瑞典、挪威、瑞士、香港等都有著不錯的經濟政策,而近期中國的表現也相當不錯。     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最近三四年,美國所采取的政策顯然很差勁。歐洲的宏觀經濟政策不太合理。穩定及增長協定并沒有發揮作用,歐洲央行也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歐洲的經濟發展一直不大穩定。如果從經濟的整體表現上看,顯然中國的表現是最好的,而且在東亞經濟危機中也表現出了高超的經濟管理能力。事物總是不斷發展變化,總會有新的挑戰出現——你得不斷去衡量各國駕馭新形勢的能力。在經濟增長的速度和靈活性方面,中國的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韓國從1997年的危機中復蘇也令人刮目相看。所以,韓國和中國制定的政策應當說是很不錯的!     哈里?馬科維茨:“美國的“自由市場”是最好的政策,緊隨其后的是中國。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好的政策是一回事,效果怎樣是另一回事。我們不得不說,從經驗看來,盡管中國和韓國所實行的經濟政策有些違反經濟學準則,但它們的政策的確是很合理的!     密爾頓?弗里德曼:“中國香港。主要得益于英國遺留下來的管理體系。”     勞倫斯?R?克萊恩:“挪威。這個國家所采取的社會——政治——經濟政策讓不同層次的人得到公正的待遇。挪威有優良的天然條件和重要的經濟資源。挪威政府從整體經濟福利的角度考慮,很合理地利用著這些資源。”     約翰?納什:“當然是瑞士了。至少瑞士沒有走錯路,這個國家沒有實施意在刺激經濟增長,但在長期卻事與愿違的政策。”     喬治?亞克洛夫:“瑞典。瑞典政府積極扶持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這個國家基本處于充分就業狀態!     其他問題     關于包括您在內,誰是二十世紀最杰出的經濟學家的問題,有這樣一些名字被他們分別提及: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拉格納?弗里希(Ragnar Frisch)、西門?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哈耶克(Hayek)等人物。     關于哪位經濟學家也應當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但卻沒有獲得的問題,被提及的名字有:瓊?羅賓遜(Joan Robinson)、阿莫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茲維?格里利克斯(Zvi Griliches)、線性規劃的創造者喬治?旦茲格(George B. Dantzig),還有博弈論者羅伊?哈洛德(Roy Harrod)和羅伯特?奧曼(Robert J. Aumann)、瓊?羅賓遜和彼得?鮑爾(Peter Bauer)、奧斯卡?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埃蒙德?馬蘭沃(Edmond Malinvaud)、西墨?班賽(Seymore Benzer),還有已故的羅伊?哈洛德和瓊?羅賓遜和布萊克-舒爾斯(Black-Scholes)模型的創造者之一的弗希爾?布萊克(Fisher Black)由于他們提早離開人世而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在這次針對12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設計的問題中還有這樣四個問題:在過去50年中,您認為經濟理論界的哪一項突破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著最深刻的影響?為什么?你覺得什么最能夠限制市場的力量?你認為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經濟挑戰是什么?您認為經濟全球化的成果50年后會更加平均地分配,還是分配更加不均呢?為什么? 12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回答關于當今世界最大經濟挑戰是什么的問題時,他們認為,全球變暖、縮減政府機構的規模和權力范圍、以適當的速度用創新技術替代不斷耗減的資源等都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但如何在一個和平的政治環境中共同努力、減少貧窮和疾病似乎更應引起人們的充分關注。     弗農·史密斯認為,去除補貼和壁壘等所有阻礙自由貿易和資源流動的措施,以唯一可持續的方式最大化地創造財富和消滅貧窮是今后必須解決的。如何使世界上貧窮的國家實現共同發展是一個關鍵問題。     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表示,很難說哪一項挑戰是最嚴峻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保持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不僅僅是保證充分就業)是一項巨大挑戰。世界各個經濟體之間已經更加相互依賴,因此更有必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全球合作體系。而對于貧富國家的發展和差距,在過去25年中,已經有所好轉,但如果不能繼續改善,將對社會造成巨大影響。     有關資料:今后將有更多的海外企業把目光轉向中國     經過了新一輪的宏觀經濟調控,中國對FDI(外商直接投資)的吸引力卻沒有絲毫的減退。根據最新海關數據,今年前8月份,中國大陸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8748家,同比增長11.73%;吸引合同外資金額937.92億美元,同比增長38.8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35.59億美元,同比增長18.77%。     日前,中美商會在北京華潤大廈公布了第六部有關中國商業環境的年度白皮書,中美商會由800多家在中國投資的美國公司會員組成,今年的這份報告是根據對其中61%的會員進行調查后得出的結果。這份來自中國美國商會的“白皮書”卻可以顯示美國商人們積極投資中國的心態。     調查顯示出的最重要結果是:中國的市場環境盡管還有很多不如外企心意的地方,但是總歸瑕不掩瑜,在中國這樣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上,美國企業的投資欲望還在加強。雖然美國企業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依然不依不饒,但是他們仍在擴大在華投資。     不僅美國對華投資信心增強,中國的近鄰韓國的對華投資甚至首次超過日本和美國。據韓國貿易協會在上月底發表的貿易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韓國對華直接投資額達35.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4.4%,其投資金額首次超過日本和美國,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2002年,韓國對華投資為27.2億美元,居外國對華投資第5位;2003年增至44.5億美元,上升到第四位。因此,從數據走勢來看,韓國對華投資逐年增加并繼續呈上升趨勢。到今年上半年止,韓國對外投資企業共計6623家,其中對華投資企業占40%強,達2888家。近年來,韓國工人工資不斷提高,造成企業經營負擔過重,預計今后將有更多的海外企業把目光轉向中國。     同時,更多高層人物的目光正轉向中國。近年來,記者有機會先后對多位來華舉辦學術講座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進行過專訪,這些經濟學的大人物們無不看好中國經濟的未來。     一直為人民幣匯率說話的蒙代爾教授觀點鮮明地表示,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潮流的到來,中國未來經濟將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赫克曼教授在接受我的采訪時幾乎表達了與蒙代爾教授相同的觀點!袄硇灶A期大師”盧卡斯教授曾經說今生決不踏上那些封建專制沒有民主的國家的土地,這位對中國有著巨大陳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中國改革開放、經濟高速增長的面前,終于低下了高貴的頭顱。今年初,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和中國人已經改變了很多,當然羅伯特·盧卡斯(他自己)也該變了! 他還說:“中國這20年的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矚目的,但是我不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會帶來什么威脅,相反,它會給世界經濟帶來新的發展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