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關稅政策思考吉林省外向型經濟發展情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3日 12: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 |||||||||
    香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開放的自由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香港是“全球透明度最高、管治得最好、政府干預最少的營商地區”。香港自由開放的范圍之廣、程度之高、能量之大,都是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任何一個自由港所不能比擬的。香港的貿易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經營自由和人員進出自由,被稱為港式經濟模式的靈魂,是香港從一塊不毛之地發展成為全世界最繁華的現代化大都市之一的主要動力。而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比較緩慢,香港的發展模式對我省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具有較強的啟迪意義,
    一、香港的零關稅制度及對香港經濟發展的意義     所謂自由港,是指一國劃定的置于海關轄區之外的,外國船只可以自由進出,全部或絕大多數外國商品可以豁免關稅的港口。商品免稅進口后,可以在區內存儲、分類包裝或簡單加工,而后免稅出口,借以吸引外船進港,發展直接貿易或轉口貿易。香港對于世界各國的商品,除酒類、煙草、甲醇、碳氫油、若干不含酒精的飲品、高檔化妝品等少數商品征收進口關稅或消費稅之外,其余外國商品全部免征關稅,可以在香港自由進出,這被稱為香港的零關稅制度。     (一)貿易自由使香港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     為了適應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香港大力發展對外經貿關系,實行自由貿易政策。香港對進出口貿易基本上沒有管制,不存在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凡符合國際慣例的貿易行為均暢通無阻,沒有國界限制。香港政府既不限制出口,也不限制進口,對本地廠商的商品出口不提供任何優惠與特權,對境外進口商品也不存在任何歧視。香港政府雖然對極少數商品征收進口關稅或消費稅,但稅率一般都很低,且奉行內外稅率一致的政策。香港的進出口貿易手續十分簡便,只要在貨物進出口后的十四天內報關,一般無須事先得到批準。     在香港這塊彈丸之地,許多生產和生活消費品需要依賴進口,且轉口貿易成為其對外貿易的主要組成部分,外經外貿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據有關資料顯示,2003年香港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高達35482億港元,居世界第十一位。可見,貿易的高度開放,使得香港逐漸成為當今世界屈指可數的商貿中心。正是高度自由的貿易機制使得香港獲得了巨大的市場能量。     (二)金融自由奠定了香港成為亞太地區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香港為取得和鞏固亞太地區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步推出了一系列促進金融自由化的政策,主要包括取消外匯管制、撤消對黃金進出口的限制、解凍銀行牌照發放等,實現了香港金融市場的完全開放,使其金融體系納入了國際化軌道。香港是世界第十二大銀行中心、第七大外匯市場和第三大黃金自由市場。同時又是世界第十大股票交易市場(以市值計算),在聯合交易所上市的債務票據和基金也有數千億港元,為企業融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一切,不僅為各類企業在香港開展集資、融資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且也為投資者向海外市場拓展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三)投資自由成為香港利用外資的最大優勢     在香港,資本進出是完全自由的。政府對世界各國正常的工商投資均實行充分開放的政策,投資并沒有因為國別差異而帶來行業限制或經營方式限制。無論是本地資本還是域外資本,都可以自由地在工業、商業、金融、地產、航運、旅游等各個行業投資。對域外企業和本地企業均采取一視同仁的政策,商品交易與勞務支付的價格也基本上保持充分的自由競爭狀態,在管理和稅收方面也享受平等的待遇。同時,本地資本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向域外拓展,而不需要事先獲得政府的批準。     (四)經營自由使得香港企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香港,從事工商活動十分方便,只要向公司注冊處繳納2000港元的注冊費,就可以創辦一家公司。企業的經營方向由企業自主確定;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由企業自主選擇;經營所需資金由企業自行籌措融通;產品價格由企業根據市場的供求狀況自行確定。政府除了征稅和通過專營權對少數公用事業公司的收費標準、勞務費用標準、服務質量作出必要的限制外,不干涉企業的合法經營活動。由于長期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環境中發展,造就了香港企業家敏銳的市場嗅覺、獨到的生意眼光、精明的經營技巧,使香港企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得以脫穎而出。     (五)人員進出自由是香港擴大與世界經濟聯系的必要條件     香港雖然有出入境管制,但其主旨在于限制域外勞工輸入,防止人口過度膨脹。域外人員來港從事商務活動、旅游或探親仍然十分方便,手續非常簡單。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員,只要每次在港逗留不超過一個月,便可用護照代替簽證。持有英聯邦成員國護照的人員更可免辦簽證進入香港。至于香港人出入境,則基本上不受任何限制。域內域外人員的大進大出,既是香港經濟充滿活力的象征,也是香港擴大與世界經濟聯系的必要條件。     二、我省的外向型經濟與香港的聯系     所謂外向型經濟,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為推動本國或本地區經濟發展,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擴大出口為中心,根據比較利益原則,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所建立起來的經濟結構、經濟運行機制和經濟運行體系。     我省作為內陸省份對外聯系相對較少,外向型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已經遠遠落后于東南沿海發達省份,與香港的經貿往來也不夠緊密。但相對比較而言,利用港資情況較好,為全省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一)我省與香港貿易往來水平較低     1.我省與香港之間貿易尚不發達     2003年我省對香港地區的進出口額只有4114萬美元,僅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0.7%,其中進口475萬美元,出口3639萬美元,分別占全省進口總值、出口總值的0.1%和1.7%,出口大于進口差額3164萬美元,我省與香港之間的貿易度太低。     從我省對港貿易額在全國的比重來看,2003年全國對港進出口總額為874.1億美元,其中對港進口111.2億美元,對港出口762.9億美元,我省所占份額僅為0.05%、0.04%和0.05%。     2.我省對港進出口貿易還很不平衡     2003年,我省對港的進口額只占出口額的13.1%,香港的商品在我省的市場上并沒有達到其應有的份額。而市場是講究“雙贏”的,有進有出是對外貿易的基本特點,沒有禮尚往來就很難有發展。所以我們也應注意加大對香港商品的進口力度,一方面這有利于我省對港貿易的健康均衡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繁榮我省市場,促進全省經濟發展。     以上說明,我省與香港的貿易往來還停留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和層次上,可以說,我省還沒有充分利用香港市場來有效發展我省的外向型經濟。     (二)對港融資小有成就,但總體實力不強     自1995年首家吉林企業吉林化工香港上市以來,我省共有6家企業先后在香港上市,占吉林省上市企業總數的16.2%;在港融資總額29億港元,為吉林省A股上市企業籌資總額的11.6%;總市值達114億港元,領域涉及化工、醫藥等支柱和優勢產業。但我省在港上市企業的整體實力還不夠強。在港上市企業戶數約占全國在港上市企業戶數的2.3%,而市值只有全國的0.7%,融資總額更是只有0.4%,與全國平均水平比較尚有明顯差距。     (三)對港資的利用效果較好     香港在我省投資的企業數量較多,總體規模也較為可觀。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港資企業較多,截止2003年末,香港在我省投資的企業已達711戶,占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總戶數的24.0%,我省港資企業戶數僅次于韓國投資企業戶數而排在到我省投資的55個國家和地區的第二位。二是合同投資額較大,截止2003年末,我省累計合同利用港資達12.6億美元,約占全省合同利用外資的25.0%,排在首位。三是資金到位較好,截止2003年末,我省累計實際利用港資已達10.6億美元,資金實際到位率達到84.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4個百分點。     (四)港澳臺來華工作專家比重較小,科技人才交流水平較低     2003年共有118名來自港澳臺的專家服務于我省,約占全省境外專家總數的3.8%,其中經濟技術管理類專家75人,占港澳臺專家的63.6%,;文教科衛類專家43人,占36.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1個百分點;港澳臺專家在我省較多集中于文教科衛等公共事業行業,同時也反映出我省與香港間科技人才交流水平較低。     三、香港經濟的特點為我省發展外向型經濟帶來的思考     《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我省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應從省情實際出發,借鑒香港經濟的發展模式,充分利用香港的關稅政策加速發展我省的外向型經濟,選擇全面、多元、長效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使我省在國際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建立東北自由貿易區,強化區域經濟合作功能     自由貿易政策已成功地使香港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之一。去年下半年,省委書記王云坤同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提出過,“我眼下有一個設想,東北地區能不能建立諸如‘自由貿易區’這樣的一個區域,具體講就是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能否形成一條帶狀自由貿易區,貫穿東北,四通八達,通過貿易來拉動經濟的發展,從而帶動起全東北的振興”。把東北地區全境開辟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經濟保稅區和貿易自由區,其核心是免除關稅,打破貿易壁壘,實現東北地區的全面對外開放,由此促進東北地區各類經濟要素突破省區、國別限制,依據市場規則實現最佳配置,促使其盡快融入世界經濟的洪流,以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據估算,在東北地區建立經濟保稅區和自由貿易區,每年至少可以提供建設資金180億元,這將對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我省地處東北地區中部,建立這樣一個自由貿易區,實現東北地區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完全融合,對我省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將會很大。     (二)發揮科教優勢,大力培養外向型人才     人員進出自由極大地擴大了香港與世界間的經濟聯系,為我們提供了值得效仿的榜樣。我省也應當積極創造條件,一方面廣招賢才,尤其是懂得國際經濟規則的外向型人才,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學者給予永久居留權等待遇;另一方面,又要充分發揮我省的科教資源優勢,從實際出發,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培訓培養一大批有專長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穩定一支高素質的外向型經濟人才隊伍。     (三)轉變政府職能,改善投資環境,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     在香港,資本進出自由,企業經營自由,政府不干予企業任何正當的經營活動。而我們東北地區曾被稱為“最后的計劃經濟堡壘”,至今都或多或少地還保留著計劃經濟全能型政府的烙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應該具備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促進外向型企業發展創造條件和提供服務的職能。從我省現實的經濟發展狀況出發,也迫切地需要建立起一種新的政府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應該實現三個轉變,即:由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的轉變;在宏觀管理上從直接控制方式向間接控制方式的轉變;從事無俱細的具體管理向服務監督的轉變。政府應當賦予企業充分的經營自主權,指導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并依據市場經濟規則幫助企業集團和大型骨干企業完成合并和重組,形成若干個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企業集團,形成集約生產力,擴大出口能力,使我省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是大力發展我省外向型經濟的必要條件。世界上所有的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都表明,從實際出發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將會大大提高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速度和效率。我們應當擁有穩定、成熟的政策環境,持久保持投資的吸引力,地方政策要統一,且要具有高度的穩定性、透明性和規范性。我們要在全省范圍內創造出高效率、大功能、便利快捷、配套完善的現代化基礎設施環境,建立起發達通暢的運輸體系、可靠充足的能源保障體系和四通八達的網絡通信體系。我們要建設發育完善、具有較高開放度的市場體系,實現要素市場的自由流通,使市場經濟擁有良好的運轉機制。     (四)加大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到香港融資上市     企業在香港上市,除了可以籌集資金,“借雞生蛋”,增強自身發展能力外,還可以通過市場力量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增強投資者信心,成功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幫助企業融入國際市場,擴大出口份額。我省目前已經有包括吉林化工在內的六家企業先后在香港成功上市,各級政府應當繼續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支持并創造條件讓我省更多的企業到香港上市,促進我省與香港在資本層面的合作。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內地企業香港上市十周年回顧及展望”論壇上指出,中國證監會將加強與香港證監會、香港交易所溝通,為內地企業境外上市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并推動兩地證券市場在更廣闊的領域、更高層次的合作。這就為進一步加強我省與香港的經濟合作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五)正視產業結構差異,加快利用港資步伐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我省國民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相對于工業經濟發展而言,服務業的發展總體上還處在較低的水平上,尤其是信息咨詢、金融、保險、法律等智力密集型行業發展得還相對滯后,而進一步提高我省經濟增長質量和水平又離不開這些服務業的充分發展。而國外恰恰具備這些優勢。尤其是在香港,服務業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其2001年產值已占GDP的86.5%,港吉兩地在這方面具備很強的互補性。吉林省地處松遼平原中部,東北亞的中心,中俄朝金三角地帶,發展國際間的物流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香港是國際著名的物流中心,物流產業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我們應當加大融資力度,吸引香港物流企業進入吉林,力爭將我省打造成為東北亞地區的物流中心。加強吉港兩地合作,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擴大和優化我省吸收外資的規模與結構,另一方面服務業的發展也優化了我省綜合配套環境,我省企業也可以分享到經營環境優化所帶來的好處。     (六)合理利用CEPA規則,促進吉港兩地經貿往來     隨著CEPA(《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的實施,特別是對香港服務業及服務提供者提前開放部分服務業市場、降低注冊資本和資質條件、放寬地域、經營范圍、領域和股權限制等政策的落實,將進一步擴大吉港兩地之間的物資、資金、信息和人員交流,降低交易成本和通關成本,便利香港服務業和專業人士更多地進入吉林,提升兩地合作的層次與水平。     按照CEPA的規定,香港將繼續對原產內地的所有進口貨物實行零關稅。自2004年1月1日起,內地將對273種原產香港的進口貨物實行零關稅,不遲于2006年1月1日,內地將對273種以外的原產香港的進口貨物實行零關稅。鑒于此,建議在省內各市州開設專營香港產品的免稅商店,既可豐富我省的消費品的市場,也有利于擴大我省與香港間的貿易往來。     (七)發展優勢產業,改善出口結構,全力打造“吉林制造”品牌效應     我省出口商品是以低附加值的農副產品為主,占出口總額的60%以上。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相比,我省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汽車、化工、醫藥等的產品的出口份額卻很小。有效擴大我省的出口貿易額,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目前機電產品出口所占比重低、名牌和高科技產品少的現狀,大力提高工業制成品比重,加快出口商品基地建設,開拓其他出口市場,形成高層次、多品種的出口商品格局。我們必須堅持以質量為中心,扶植一批名牌拳頭產品,全力打造“吉林制造”的品牌效應,提高“吉林制造”在跨國采購中的份額,讓“一汽”、“德大”、“大成”等一大批“吉林制造”產品享譽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