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預示宏觀調控開始采用市場化手段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30日 10:15 上海證券報 | |||||||||
    今年以來,中國宏觀經濟走向受到了世人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由最近公布的第三季度諸多經濟數據顯示,經濟中冷熱現象互見,通縮與通脹因素并存。現存經濟的運行與結構的復雜性,讓我們無法輕易斷言,宏觀調控已實現了可預期的目標,這也顯示了目前宏觀調控的復雜性與艱巨性。     本輪宏觀調控以行政性調控方式為主。觀察幾個月來的經濟數據,我
    分析已經公布的第三季度數據,筆者認為,目前經濟學界對中國物價水平回落的預期可能過于樂觀了。作出物價回落的預期主要依據兩大因素。一是貨幣信貸增速已快速回落。截至今年9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3.9%,比年初最高值回落了5.2個百分點,并處于2001年以來的最低點。另外,信貸增速也快速回落,盡管9月份的增幅減緩幅度在縮減。二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快速回落。今年1季度同比增長43.0%,前3季度已快速回落到同比增長27.7%,接近去年全年水平(26.7%)。由于引起本輪經濟過熱的主因是貨幣信貸及投資增速過快,并導致物價水平快速上升,而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我們運用行政性調控手段已經消除了這些動因,因此,從理論上看起來似乎完全可以預期物價水平肯定會逐漸回落,而無須采取類似動用利率調整等市場化手段進行調控。     然而事實遠不是這么簡單。盡管經濟過熱是導致此輪物價上漲的動因之一,控制貨幣信貸及投資增速過快的趨勢,可以部分地起到抑制物價上漲的作用。但是,這還僅僅是部分作用。事實上,引起目前物價上漲的動因是比較復雜的。就以CPI來講,CPI上升與經濟過熱之間的聯系幾乎很弱。因為推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其實是食品價格的上漲,而食品價格上漲是由糧價上漲引起的。糧價的恢復性上漲則與宏觀調控沒有多大關系,而是與國家鼓勵農民、重視農民的國策有關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宏觀調控對CPI波動的影響似乎并不大,CPI短期回落也不易。另外,以工業品出廠價指數PPI為例,經濟過熱確實導致大部分初級產品及能源產品價格大幅上升,成為推動PPI上漲的主因。前一階段,宏觀調控曾使鋼鐵、水泥和有色金屬等價格漲幅有所回落,但國際石油價格持續上漲及近期鋼鐵價格回升等外部因素的沖擊,不僅抵消了宏觀調控的部分影響,而且逐漸強化了對PPI上漲的推動作用。PPI若繼續上漲則可能會擴大核心CPI上漲的動力,進一步推升CPI。所以,行政性調控手段確實引致貨幣信貸及投資增速快速回落,但沒有及時采取加息等市場化調控手段加以輔助,是導致目前CPI始終在高位盤踞、與價格大幅上漲的初級產品及能源產品相關的一些產業過熱趨勢始終難以得到遏止的一個主要原因。     當然,如果CPI僅僅是單純上漲、普遍通脹倒也不難辦,也稱不上復雜了。難辦的、復雜的是,在原材料等價格大幅上漲的同時,通縮和偏冷的現象依然存在,而且難以消除。我們注意到,盡管初級產品及能源價格在顯著上漲,但大部分消費品價格卻還在下跌,尤其是投資品與消費品之間存在著價格傳導的"阻斷"效應,導致一些行業生產能力過剩。當過剩的生產能力形成后,過度競爭又導致成本推動的通脹壓力僅僅局限或集中于消費品生產廠商(包括中間產品生產廠商)的身上,這些廠商無法消化成本價格上漲的因素,否則就會失去其市場份額,結果是消費品生產廠商的盈利水平被迫下降,有的甚至因為要賠本而關門停產。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及時改觀的話,那么大量生產廠商的破產就是可以預料的。今年以來,汽車行業掀起的大幅降價浪潮,還有家電產品的頻頻降價,就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并預示了這一趨勢。     事實上,冷的方面還不止這一個。工業生產增速的過快下降更令人擔憂。工業生產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目前我國工業生產完成增加值所占GDP比重已上升到45%。從今年2月份最高位(同比增長23.2%)開始,工業生產增速一直處于下降態勢,到7月份已回落到今年最低位(同比增長15.5%),落差為7.7個百分點。作為一項領先性經濟指標,工業生產增速連續5個月快速下降,其滯后效應將反映在今年第4季度GDP增長的回落上。稍一分析就不難得知,貨幣信貸及投資增速回落過快,是引起工業生產增速快速下降的兩大原因,而從中也可見行政性調控對經濟波動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     上述這些與過熱現象攪拌在一起的偏冷因素導致了我們經濟決策的難度,也一直成為學術界和媒體上爭論的焦點。其實,冷靜地思考一下,我們就不難發現,引致目前出現這種復雜經濟形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們過于相信行政性調控的作用與影響,而沒有及時輔助于市場化調控的手段。雖然,行政性調控可以起到解決與經濟過熱相關的一些問題,如抑制鋼鐵和水泥等行業的過熱,但卻很難協調解決與經濟過熱關聯度不那么緊密的一些問題,如糧價上漲及外部沖擊等,結果是物價上漲趨勢難以遏止,而一些過熱行業又有"卷土重來"的跡象。況且,行政性調控有時難免會用力過猛,如過度緊縮貨幣信貸政策及投資增速回落過快,導致工業生產增速回落過快及企業流動資金緊張等問題,引起經濟中出現一些趨冷及通縮的現象。因此,現存經濟運行與結構的復雜性提示我們,為及時應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快速變化,我們一方面要繼續堅持行政性調控,因為"偏方"對診治中國轉軌經濟的復雜癥狀有特殊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逐步發揮市場化調控手段的作用,因為"普方"對診治一般經濟問題可能更有效。如果只是一味地偏重于"偏方",時間一長可能會干擾市場正常、合理的預期。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投資市場上各種機構投資理念和判斷的混亂、模糊和搖擺,就從一個方面顯示出市場預期已被打亂。只有在強調辨證診治的同時,更傾向于強化或擴大市場化調控的作用與影響,才有助于恢復形成合理的市場預期。長期而言,合理穩定的市場預期對于提升宏觀調控的后續效果及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地增長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