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中央“走出去”戰略方針的指引下,隨著我國政府不斷加大對外開放的政策力度,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參與了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競爭。而隨著對國外市場的不斷開拓和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環境因素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明顯地反映了出來,在部分國際承包工程中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對外發展。任何一項事物都是依賴周圍的生存環境而發生與發展的,環境因素作為工程項目建設的基礎條件日益受到各國工程界的重視。市場環境
市場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在建筑市場中,工程建筑作為一種特殊的產品,其“買方”為業主,需要找到合適的承包商,而承包商作為“賣方”需要在市場中尋找經營的機會,為業主提供制造產品全過程的服務。業主所關心的是承包商的技術水平和生產管理水平能否為其提供滿意的、合格的產品。而承包商能否達到業主的要求,除了其自身具備的條件外,還要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與約束。任何企業進入一個新的市場領域都要先做好市場調查。首先要搞清市場要素,海外的國際工程市場情況千變萬化,各國所具備的市場要素情況也大不相同,當地市場的人工、材料、機械、交通運輸,稅收等因素都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造價;其二,要了解市場的競爭機制,掌握有關的游戲規則,了解參與投標各方的有關背景和競爭對手投標水平,調查同類工程的造價情況、收集相關的市場信息;其三,要有良好的市場秩序,了解業主的信譽和市場的整體信譽,市場的供應能力,配套協調的機制,以及相關的經濟法規政策等。這是為建立市場,乃至將來發展和鞏固市場所必須開展的工作。市場環境的好壞與市場競爭機制有著密切的聯系,好的市場競爭機制會促進市場的良性競爭,而惡性競爭的結果將導致市場環境的不斷惡化。因此,再好的市場環境也需要有人來維護,而維護市場環境的主體就是市場競爭的參與者本身。就中資企業參與國際工程承包競爭而言,應該盡力避免中國公司之間為了爭奪一個承包工程項目而競相壓價、自相殘殺的現象,同時我國駐外的政府機構、大使館經商參處、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也應做好工程投標前的組織協調工作。技術環境
不論是國外的承包商到中國來經營,還是中國的承包商到國外去承包工程,都是采用同樣的國際標準、技術規范和通用的FIDIC合同條件。目前中國公司所承包的國際工程大多是在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由于歷史上的原因,多數曾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因此在承包工程領域中,除了采用IEC標準外,有些國家也延用國際上公認的美國ASTM和英國BS標準。因此,了解和熟悉國際通用的技術標準和規范是中國承包商的當務之急。中國加入WTO后,極力提倡各項工作要與國際接軌,但目前許多中國公司在國際工程的投標、設計、施工中仍習慣地延用中國的標準。采用的標準不同,產生的結果也將不同,這無疑體現了我們在技術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能適應國際承包工程技術環境的要求。任何工程項目的建設都要在一定的技術環境約束條件下進行,要適應技術環境就要從頭做起,不能是投標時先按照中國標準來做方案設計,投標不中就算了,投中了標則再找相應的標準。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因為工程項目所采用的技術標準與工程造價有著密切的關系,將直接影響到承包合同雙方的經濟利益。因此,承包商從一開始投標就應按照標書的要求來嚴格實施。只有遵守國際技術標準、了解技術法規才能適應技術環境。當然,技術環境并不只是針對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而言,還包括技術裝備、技術條件、技術開發和新技術的應用等。適應國際市場的技術環境不僅是承包商應該做到的,更是中國的設備材料生產廠家應該做到的,這對于通過國際承包工程帶動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對于那些積極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企業和國際承包商來說,應該充分認識到適應工程技術環境的重要性,并重視這方面人才的培養。經濟環境
在國際承包工程的工程成本、工程質量、工程進度三大目標管理的控制中,如何控制好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造價,獲取較好的利潤,是每個承包商所關心的首要問題。這就要求承包商要充分了解自身所處的經濟環境,掌握市場經濟信息和所在國家政府的經濟政策。國內的經濟環境要素有:設備材料價格、人員工資水平、資金來源、資金成本、銀行貸款利息、融資條件、國家的經濟優惠政策和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可利用的優惠條件等;國外的經濟環境因素有:關稅、稅收、不同時期的貨幣匯率、當地材料設備價格、人員工資水平等、融資要求、貸款條件、國家的經濟政策等;并針對工程項目建設有重大影響的資金籌措方式、融資渠道、稅收等重要環節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以往中國公司在國際上承包工程項目均以較低的人工費用和材料價格為優勢與西方公司競標,并能以較低的價格中標。現在,隨著經濟技術逐步與國際接軌,中國的人均工資水平和材料價格已有了大幅度的上漲,國際工程中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已迫使中國的承包企業不能再以過低的標價來競標,必須要尋求適應當今國際市場經濟環境的新路子。一些公司通過買方信貸、賣方信貸、BOT等方式對國外工程進行融資建設,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競爭壓價的局面,但隨之而來的是籌集資金的問題。中國企業在承建一些較大的國際工程承包項目時,最棘手的問題莫過于資金的籌措問題。向銀行貸款時需要低押和擔保,融資也需要擔保甚至還需要讓利。因此,在總體感覺上都認為國家給予的支持和提供的優惠政策太少。其實中國的承包商所面臨的問題,國外的承包商也同樣會遇到,只是解決問題時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不同。這就需要我們多借鑒一些國外知名承包商的成功經驗,虛心學習他們在工程管理上的先進方法和手段,而且要進一步研究和開拓適合于中國企業自身發展的模式。社會環境
項目建設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環境對承包商執行項目的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承包商在進入一個市場前,應該對該國家社會狀況、經濟狀況、宗教文化、國民經濟整體發展水平、業主的信譽和政治背景、社會的整體穩定性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尤其是對工程項目所在地區的社會治安、人文民風、種族分布、武裝沖突、社會犯罪、流行疾病等情況予以充分調查,分析對項目的投資和實施是否有安全保障。一個國家的社會穩定性與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政治動態、與周邊國家的睦鄰關系、政府官員的廉潔性、宗教信仰等都有著直接關系。一個工程項目的建設時間少則二、三年,長則十幾年。因此在如此長的工程建設期內任何社會上的不利因素都會給工程項目的執行帶來負面的影響。承包商尤其是投資項目的總承包商在進入市場之前,或在工程投標階段就要充分考慮社會環境將會給工程項目帶來的不利影響。政策環境
國家的政策法規對于市場的穩定、發展和活躍市場的經濟起著主導和調控作用,國際承包工程市場亦是如此。不論是參與投標競爭承包項目還是以融資方式承攬工程項目,其工程項目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政策對項目的執行結果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承包商在進入一個市場前要對它的經濟政策、政治環境、社會秩序、民族意識進行詳細地調查和了解,以評估執行項目的風險。應選擇政策環境和投資環境較好、并且與中國有較好外交關系的國家市場,從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因戰爭、社會動亂、政治騷亂、反華事件等給項目實施造成的風險損失。同時還要與國內的政策環境保持一致,盡量利用國家政策允許的優惠條件降低工程成本,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合同環境
工程承包合同是執行一項工程項目的法律性文件,在工程項目的執行中任何施工程序和工作環節都要在合同環境下予以實施。工程項目的施工全過程和最終成果都是要按照合同中規定的技術標準、質量要求、合同期限予以檢驗、評定驗收和支付工程款。因此,合同管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項目執行的成敗。在通常情況下,通過加強對合同管理所取得的直接經濟效益,要比通過優化技術和改進工藝所取得的經濟效果更為顯著。中國的承包商由于受語言能力和英語水平的限制,一些項目經理往往疏于對項目合同的管理,甚至有人認為合同只是一種形式,只要把該做的工作做好,不出事就用不著去研究合同,而實質上這種認識是極端錯誤的。有些中國承包商的項目經理認為只要和業主搞好關系,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有什么問題都好解決,對于業主提出的條件只要能做到的就盡量滿足對方,而有些條件往往是與工程無關的。可是一旦工程上出了問題,業主依然會按照合同條款來辦事,使項目造成很大的被動。一個工程項目的成功執行也是各方當事人成功合作的結果,與業主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是非常必要的。但作為一個好的承包商在作好工程項目的同時也應努力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應當善于從合同條款中尋找有利于自己在項目執行中創造贏利的機會。很多業主為了加強對工程合同的管理往往聘請世界知名國際咨詢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從事專門的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提前發現合同中的疏漏或不利于業主的因素,及時予以解決,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合同爭議造成承包商向業主索賠的可能性。由于合同雙方對于合同的重視程度不同,因此所獲得收益的效果也截然不同。法律環境
承包商要自覺遵守工程項目所在國的法律,這是國際公約所規定的。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是一個較長的時間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涉及到工程所在國的政治、經濟、法規、政策的調整和變化,這些都與該國的法律環境密切相關。另外,在用工制度、工作時間、經濟制度、合作關系、訂立分包合同等方面都要涉及到法律問題。在涉外工程的執行過程中,經常出現承包商與業主之間以及承包商與分包商之間的法律官司,由于各國的國情不同,使用的法律規定也各不相同。在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國家有時會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而引發一場官司,而這種官司往往會持續好幾年。一般情況下,總承包商與分包商之間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如果處理不當比較容易引發官司。一旦承包商攤上一個即使不大的官司,在時間上、經濟上和信譽上都會有所損失。如一家中國的承包商在孟加拉國執行一項承包工程項目時,由于中國的總承包商不同意補償因水泥差價而給當地分包商造成的實際損失,分包商一氣之下將總承包商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經濟損失30萬當地貨幣(約折合8000美元)。中國公司毫不示弱,聘請律師積極應戰。沒想到這場官司打了3年尚無結果,而中國公司花在打官司上的費用已有2.8萬多美元。而原告的賠償要求也從最初的30萬當地幣變為了30萬美元。到頭來既影響了工程建設又造成了經濟損失,同時還喪失了自身的信譽,最后這家中國公司撤離了孟加拉國,但當地律師的法律文件不斷地寄往中國要求賠償,該項目經理深感后悔。因此,熟悉和了解工程項目所在國的有關法律,并本著誠信、守法、公正的原則和遵守合同的約定,開展好對外工程承包工作是每個承包商都應遵守的原則。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包括工程所在地區的氣象、地形、地質、水文、交通等工程建設要素,對自然環境的調查應著重于對工程建設有影響的自然災害發生的情況,通過調查當地的歷史記錄了解暴雨、洪水、泥石流、地震、高溫氣候、瘟疫等的發生情況和規律,以減少因災害的發生給工程建設造成的損失,這是一種避免工程風險的積極措施。除此之外,承包商更應關注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任何一個工程項目的建設都會在某種程度上給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或帶來一定的影響。現在世界各國都越來越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許多國家在投標書中都明確規定了保護環境的法律條文,承包商在投標階段做設計方案時就要充分考慮到環境保護的問題,尤其是對森林的砍伐、水源和大氣的污染等敏感問題,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以滿足業主國家的環保要求。
摘選《國際工程與勞務》2004年第10期
。ㄐ畔碓矗褐袊鴮ν獬邪こ躺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