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讓我歡喜讓我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8日 08:18 中國經濟時報 | |||||||||
    一位朋友聽說中國經濟時報創刊10周年時要寫寫汽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一下子就來了興趣,說“你不用寫別人了,就寫寫我的事吧”。于是他就和我聊了起來。一頓飯,兩個小時,最后他總結性地說:“這10年汽車給我生活帶來的最大感受就是,這真是一個讓我歡喜讓我憂的東西。”     一不小心成了
    北京最早的有車族     “1995時我30多歲,結婚已經10年了,在一家外企工作,收入比一般工薪階層多一些,家里有房子不用買,沒什么特別需要花錢的地方,也就是休假出去玩玩時花點錢。”那時候的他,生活真挺滋潤的。后來發生的一件事讓他動了買車的念頭,“沒想到這個念頭卻讓我的生活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4年假期,他和妻子去云南旅游,因為時間有限,出發之前他們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按照當時云南的火車及巴士情況,7天之中只能到達昆明、景洪和大理。即使這樣,還必須有一個前提,不能發生任何意外。為了實現計劃,出發之前他還給當地的一位朋友打了電話并發了傳真,希望能得到幫助。這位朋友看了計劃后非常有信心地告訴他們,他有辦法不僅可以完成而且能夠“超額完成”計劃。但他并沒有告訴他們是什么辦法,還故意顯得有點神秘。     幾天后,當他們兩口子一出昆明機場就明白了為什么此行有可能“超額完成”計劃。過去他只知道這位朋友經商,算是個小財主,但沒想到生意做大了,還買了車。那是一輛暗紅色的普桑,望著這輛車,三個人都會心地笑了。那次云南之行,除了原來計劃中的景區之外,他們還多去了一個麗江。回到北京后,他就打定主意要買一輛車。     沒想到:變了個人樣     1995年時,買車的選擇空間還很有限,不像現在有那么多的品牌和車型,在只有“老三樣”的情況下,他買了一輛捷達,化油器的。他說,即使是在外企工作,那時買車的人也不多,同事們看見他有了車,還是挺羨慕的。     本來他是一個少言寡語、比較內向、下了班就回家的人,自從有了這輛車之后,原來不去的地方去了,原來沒來往的人來往了,生活空間一下子擴大了許多,人也變得開朗了許多。     “剛有車那段時間真美好”,他說,每到周末他都會和妻子帶著孩子一起駕車去郊游,密云、懷柔、昌平……“北京周邊的風景區我們都玩遍了,后來就開始擴大到外地”。他們曾駕車去過山西、河北、內蒙……“10 年前我就是‘自駕游’一族了。我特別欣賞豐田后來那個廣告‘更遠更自由’。”他笑著說。     車給他帶來的最大喜悅還不是玩了多少地方,領略了多少優美風景,而是讓他重新找回了許多多年不再來往的朋友。“自從離開大學參加工作以后,大家都很忙,再加上北京實在太大了,除了一年一次的聚會之外,難得有見面的機會,即使見上一面,也覺得生疏了不少,好象都包著一層殼。”于是,他就開著車去看朋友,別管多遠,腳下一使勁就到了。     “打電話當然也可以,但能像你們坐在一起喝上一杯那么親熱嗎?電話總讓人覺得有距離,即使是自己也有在電話里言不由衷的時候。可當你們面對面坐在一起的時候,你的眼睛還能藏住什么東西嗎?”說這番話時,他顯得若有所思。在后來接下來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他這句話什么意思。     更沒想到:換了個妻     “車帶給人的好處真是說也說不完。比如去超市買東西,一趟可以買回一大堆,夠用上一個星期的;比如接送孩子上下學,再也不用擠公共汽車……可你知道嗎?車帶給人的苦惱也一樣的多啊。”他最大的苦惱就是那輛捷達成了10年婚姻破裂的罪魁禍首。     他說,也許他的情況不具有代表性,并非有了車的人婚姻就一定會破裂,但至少這種情況在他身上發生了,“你就當一個特例看待吧。”     “那真是太巧了太巧了,真的像一個故事。”他說,3年前一個周末,妻子出差了,孩子送到爺爺家,閑得無事,他就開車去了郊外。在一個度假村泡溫泉時,他竟然遇到了10多年前曾經的戀人。這次巧遇使他們早已平靜了多年的心重新躁動起來。他們一起吃了飯,一起去鄉間漫步,一起回顧了過去的歲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們一次次地開車出去,先是各開各的,后來就開一輛。“就像當年和我妻子一樣,我和她也跑遍了北京的山山水水。”     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起來了。一次又一次的獨立行動讓他的妻子覺察到有些異樣,問是怎么回事。“我是一個誠實的人,不想騙人,就如實招供了。”他們離婚了,孩子判給了妻子撫養,而他的前女友也因家庭的壓力離開了他。     “后來我下決心把那輛捷達賣了,還曾經有一度下決心再也不買車了。可是,沒有它我不知該怎樣生活。高興時我會開著它四處兜風,煩惱時也會開著它到處溜達,車已成了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打死也想不到:     如今煩惱這么多     “有車當然好,可有車也讓人煩。”第一件讓他煩的事就是停車。“我住的是一個老的小區,80年代建設時誰想到會有那么多汽車要停。如今有車的家庭越來越多,可樓下的空地還是那么丁點大,雖然都交了停車費,可要是回來晚了,找個地兒還真難。”他說,兩年前又買了一輛車,剛放在院里的第一個晚上就讓人在車身上劃了一大堆刀痕。原來那個地方早有一家人將其視為了自己的地盤,每天都將車放在那里,偏巧那一天回來晚點,讓他的車占了先,氣不過,就動了手。“那一陣子小區里老發生這樣的事,后來物業就想了個辦法,給每輛車都劃分了‘勢力范圍’,在地上劃上車位,標上車號。打架的是少了,可收費也比過去多了。也算是‘一舉兩得’吧。”     第二件讓他煩的事就是堵車。“這幾年北京的交通情況大家都知道,可我就是不明白,外國的車比我們的多,外國的路不如我們的寬,可為什么他們那里就不像我們這里堵得那么厲害?”自從離婚后,他在五環路外重新買了房,可他上班在市中心,因此,每天上下班因為堵車要花去他近3個小時的時間。“讓我堵得最煩心的一次是周末。那次我帶孩子去展覽館看展覽(法院判他每周有一次可以和孩子單獨相處的機會),本來早上9點開館,我按計劃出了門接上孩子,可誰知路上竟然堵了3個小時,眼看著展覽館那高高的塔尖就是到不了跟前,那份心情真糟糕透了。兒子急得要上廁所,沒辦法,只好給他個可樂瓶解決問題。幸好是男孩,要是女孩可怎么辦?”     第三件讓他煩惱的事是最近出臺的新交通法規。幾個月來,社會各界對新交通法有很大爭議,最大的爭論焦點就是“誰該為違法者買單”。他屬于堅決反對一派。他說:“我在封閉的路上按照法律的規定正常行駛,可別人不按照法律的規定在不該行走的路上行走,出了事故卻要由我賠償,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聽說現在有些家庭為了避免出現交通事故時的巨額賠償,還辦起了假離婚,把全部財產都歸到無車者一方,一旦出事,能賠出去的也就剩下一輛車了。你說這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嗎?”他說他因為離了婚,沒辦法把財產過度到第二個人手中,所以現在一上路就心驚膽戰,生怕遇到一個“碰磁”的把他搞得傾家蕩產。他說現在只要時間不是太急,很多時候他寧可打車出去辦事。     “這種情況如果不改變,家中那輛車就該成了擺設了。”他說他甚至懷疑政府的意思就是要讓大家把車買回去然后供起來,“因為汽車對國民經濟的拉動力很大,生產上不能讓它停下來,只要賣出去了,就能實現GDP的增長,至于用不用,那已經無關緊要了。”我不敢茍同他的說法,但也無力反駁他的“那為什么政府不限制汽車生產”的質疑。     還有第四件第五件甚至更多因車而給他帶來煩惱。有一次早上起來,一下樓就讓他吃了一驚。那天因院子里停滿了車,沒辦法只能停在小區大門外,不知被哪個賊盯上了,夜里動了手,把車里新裝的一套價值1萬多元的音響偷了去,“那個小偷不僅專業,而且還挺仗義的。專業是說他一點沒弄出動靜就把音響偷了去,仗義是說他把卸下來的風擋玻璃好好地放在車上一點沒碰壞。”     因為車:     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     說到這10年來汽車給他生活帶來的影響,似乎早期的快樂已經不多了,那種快樂已經成為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快樂已經不再是快樂,而是一種實際的生活需要,他需要車把他從這里帶到那里去做完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同樣,煩惱也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到處尋找車位、每天堵在路上聽交通廣播、每天面對強塞進車內的小廣告,讓他學會能夠更加平靜地面對生活中發生的許多事情。     “車曾經讓我興奮,它帶著我去過很多過去連想都不敢想去的地方;車也曾經讓我躁動,因而失去了生活中許多美好的東西;如今車讓我更加成熟,它告訴我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他說,這10年來,車已經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對于車,他“真是又愛又恨”,就像那首歌里唱的“讓我歡喜讓我憂”,只不過讓周華健又喜又憂的是一個女人,而讓他又喜又憂的則是一輛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