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隨著原湖北省藥學會秘書長、武漢大學藥學院副院長、湖北省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羅順德被法院一審判決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且在規定時間沒有上訴后,一場在湖北省醫藥界引起震動、前后歷時7個多月的反腐風暴終于塵埃落定,涉案的70余人中有9人被檢察機關立案起訴,7人被追究刑事責任。
一封群眾匿名舉報信,反映武漢市某企業職工醫院購買B超設備時,醫院領導吃醫藥
公司業務員回扣,購買黑白B超價格達到了彩色B超水平。負責牽頭偵破此案的檢察官假扮藥商,竟然挖出了一名藥學權威和一串貪官。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是2000年起我國藥品流通體制推出的一項重大改革。一項用來糾正藥品購銷中的不正之風、減輕群眾用藥負擔的“陽光工程”,卻在一群貪官手里演變成了一項“腐敗工程”,暴露出當前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存在的管理漏洞,為有關部門敲響了警鐘!
武漢市首家通過GSP認證的漢深醫藥公司總經理葉柏森不止一次地抱怨,公司藥品“中標就死”,最終進不了醫院。這位負責人說,由于同一個藥品中標的太多,而中標企業與醫院簽訂藥品購銷合同時,又沒有明確采購數量,藥品中標后,企業還要擠破頭到醫院跑關系、找路子。這說明有關部門在編制藥品目錄、確定中標企業以及選擇中標藥品等關鍵環節上存在管理漏洞。
據了解,目前各地都成立了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管理機構,上有領導小組和指導委員會,下有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辦公室,但領導掛帥的多,真正具體做工作的只有三四個人。雖然現行管理辦法規定了一套嚴格的工作程序,但基本上只有少數人參加,且不對外公開,透明度不夠,漏洞很大。
武漢市協和醫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這種管理漏洞還表現在監督環節上。各地雖然成立了專門的監督委員會,但由于藥品的特殊性,這個由各部門人員組成的機構真正懂藥品知識的少;而專家委員會在審核藥品時,常常要面對上千種藥品,走過場的多,再加上專家們大多也不愿得罪人,監督機構形同虛設。
此外,中介機構的招標主體也存在問題。目前具有藥品招標采購代理資格的中介機構,大多由衛生部門下面的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辦公室演變而來,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暗箱操作空間大。業內人士指出,規范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應標本兼治,從源頭抓起,當務之急是要解決運行機制上的群眾利益主體缺位問題。鑒于目前負責這項工作的單位和部門與群眾沒有直接的經濟利益關系,可考慮引入醫療保險機構深度介入,代表群眾聘請專家,對這一活動進行監督,而在體制上則主要是解決“以藥養醫”問題。田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