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今日評論) A股估值標準的迷失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7日 05:57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種種跡象顯示,目前制約股市上揚的關鍵因素,不是宏觀調控和國際油價上漲,而是估值標準的迷失。

  一個多月來,滬深股市在短暫的躁動后,選擇了拾級而下。重回千三關口,權重藍籌股成了市場做空的主力,顯示基金對后市極不看好。

  年初在大盤千七點時,基金仍高舉價值投資大旗,做多藍籌股,理由是快速的經濟增長和低利率使股權投資的合理估值水平提高。優質的上市公司相對于迅速擴大的理性機構投資者的需求,進一步成為彌足珍貴的戰略性籌碼。可是到了四季度的千三關口,機構們卻轉而認為A股市場作為總體仍被高估,短期理由是大企業跨市場發行,會改變A股市場9.14后形成的均衡,并驅動不同行業和不同股票重新排隊。交行欲同股同權在海內外股市同時發行,令A股現有定價方式受到考驗,加劇了股市與國際接軌的速度,直接導致A股的估值標準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之中。曾經體現基金價值投資理念的四朵金花鋼鐵、石化、銀行和汽車板塊因此受到雙重擠壓。

  與國際接軌,已成為懸掛在A股市場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市場每每談及,無外乎是A股與H股、B股和N股的股價差異,殊不知這種簡單比較忽略了一些基本的經濟學常識。在尚未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以及資本項目對外開放前,這種價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現實市場背景下的一種合理估值差異。這種估值差異根源在于兩地投資者資本的機會成本的不同,或者說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的不同。

  對內地投資者而言,金融壓抑導致真正可供選擇的金融品十分有限,除了高風險、高收益的A股外,剩下的就只有存款和國債了。盡管在成熟市場中,低風險低收益的存款和國債不可能充當風險資產的良好替代品,但是在金融壓抑的環境中,完美替代品的缺失,存款和國債自然就成了股票投資的強迫替代品。

  對機構投資者而言,目前5年期協議存款年利率一般在3%至4%的水平,而發行量最大的兩個國債品種5年期和7年期國債的到期收益也不過在4%左右。這樣內地機構投資者的資本成本水平估測大致在3.5%。對于廣大的中小投資者而言,這種資本成本可能更低,因為國債在其財產占比相對很低,大部分為儲蓄存款,而一年期儲蓄存款的稅后利息僅1.6%。

  而海外市場投資者面對的則是一個國際性金融市場,投資者要找到與H股、B股風險相當的投資替代品應該是非常容易的。簡單估測,香港外匯基金10年期債券到期收益大致為5至6%,美國10年期長期國債利率目前也在6%以上,再加上適當的股市風險溢價水平,如按1993至2003年期間恒生指數與外匯基金債券收益差統計,香港市場風險溢價大致在3%左右,而從1926年以來,美國股票市場收益與長期國債收益差更是高達6%以上。按此估測下來,對于一個開放性的國際金融市場的投資者而言,其要求的回報率要遠遠高于中國內地投資者。即使不考慮投資者非理性、信息不對稱、股權分置等等因素的影響,巨大的資本成本的差異本身就能夠導致A股與H股估值的巨大差異,這種差異根植于一個存在金融壓抑、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經濟體,某種程度上說是非常正常的。

  換個角度說,股票這類資本品估值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影響的因素很多,除了公司的績效、資本成本等基本性因素外,公司治理、市場分割、投資者情緒等等都會從各個層面影響到估值的偏差。因此,即便是全面開放的市場,股票估值也沒有全球統一的標準。目前美國道指、香港恒指和H股指數的市盈率分別約為18倍、18倍和15倍,如果與其接軌,A股似乎仍有下跌空間。但是,目前英國金融時報指數、日經225指數和巴黎SBF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分別約為24倍、38倍和39倍,與其相比,A股的投資價值卻是不菲。

  作為新興+轉軌的市場,滬深股市到底應與什么樣的市場接軌?強行將A股市盈率與港股或美股接軌,以為如此便能打造出一個完美的股市,無疑是緣木求魚。試問,日、英兩國的投資者會強求讓本國市場與美國股市接軌嗎?其實,正是這種不同市場估值間的偏差,讓羅杰斯一類的投資家能在全球找到投資良機。

  從長遠來看,我們的A股市場必須擁有自己的估值標準。上海證券報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 劉煜輝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純情刀郎
情人、沖動的懲罰
動畫梁祝
中國神話愛情故事
雅韻國粹
水墨精華國粹雅韻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