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怎樣認識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6日 08:47 中國經濟時報

    ■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課題組

    課題組說明:本研究報告曾于10月18日在中國經營報發表。發表稿未經作者同意被改成了“泡沫之說不成立,中國房地產金融危機尚無跡象”。原報告全文并無這兩句話。特此重新發表,以正視聽。

    內容提要

    ■房地產投資的走勢說明宏觀調控已見成效

    ■從動態上看,商品房空置面積并沒有增加,而是呈下降趨勢

    ■現實的房價變動過程必然是有漲有跌、有起有落的

    ■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地價上漲和商品房檔次明顯提高

    ■當前房地產金融仍是銀行的優質業務

    ■融資渠道多元化和證券化是化解房地產投資風險的根本舉措

    對當前房地產

    發展總體形勢的分析

    (一)房地產投資的走勢說明宏觀調控已見成效

    當前,一種持“房地產過熱論”、“泡沫論”和“風險論”的觀點認為,“此前的宏觀調控對房地產的緊縮效應并不明顯”,其依據是“1-6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資金金額為492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28.7%”。我們認為,觀察宏觀調控措施是否發揮作用,不能看某一時間段的經濟數據,而應該看其在較長時間內的發展變化趨勢,走勢比絕對量或相對量更加重要。從圖1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國家采取的抑制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投資過熱的宏觀調控措施充分發揮了作用。(見圖一

    (二)判斷房地產是否出現泡沫,關鍵是看是否存在真實需求

    我們認為,目前的住宅需求仍是真實需求,其依據如下

    首先,從潛在需求看,我國現有城鎮居民4.9億人,到實現“全面小康”的202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將達到55-60%,城鎮居民將增長到8億至8.5億人。在此期間約有3-3.5億左右的新增城鎮人口需要解決住房問題。另一方面,原有城市人口同樣存在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2003年末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為23.8平方米。初步測算,我國2020年城鎮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可能要達35平方米。也就是說,每個城鎮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要在目前基礎上再增加10平方米以上。

    其次,從有效需求測算,不算農村進城經商務工人員的住房需求,只計算城鎮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如果假定有20%的城鎮家庭有改善住房的要求,而且這20%要求改善住房的城鎮家庭每戶也只是想增加20平方米的住房,那么中國20%的城鎮家庭是2700萬戶,每家增加20平方米,這個現實需求總量是5.4億平方米。這個需求是客觀存在的,是現在就買得起、或者在住房信貸的幫助下買得起的需求。

    在有真實需求支撐的前提下,即使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房地產過熱或結構性過剩現象,也不能就此判斷房地產已經是“泡沫經濟”。

    (三)房地產空置量確實是影響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的“雙刃劍”

    根據目前的統計數據分析,不能否認房地產空置現象的存在。從圖2中可以看出,如果將商品房年竣工面積與年銷售面積對比,每年都有較大面積的未銷售商品房,且累計總量較大,說明房地產的確存在空置問題。(見圖二)

    但從動態上看,商品房空置面積并沒有增加,而是呈下降趨勢。2004年8月底,商品房空置面積0.97億平方米,同比減少0.8%,比去年底減少3%。這說明當前的房地產空置問題并未惡化。我們認為,對于房地產空置現象,必須從兩個方面認識:一方面,房地產空置占壓大量資金,其中部分形成不良資產;另一方面,一定規模的空置對正常的房地產市場是完全必要的,它實際上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庫存”,從而發揮平抑房價的作用。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對于我國的房地產空置率,不能簡單套用國際上10%的警戒線,其原因是國內空置率的計算方法和國際通行的并不一樣。國際上的空置率是用空置量除以全部存量房,而我國目前的空置量是用空置量除以增量房,分母的不一樣導致我國的房地產空置率與國際比較偏高。

    對房地產價格上漲的分析

    一)關于房價上漲的兩個基本觀點

    1、房地產價格本身呈自然上漲趨勢,房價中長期趨勢總是看漲

    正常情況下,房地產價格應該是呈緩慢、平穩上漲趨勢的。另一方面,不能將房價上漲的長期趨勢與房價中短期的周期波動趨勢混淆。在市場經濟下,各行業包括房地產業都有復蘇、高漲、危機、蕭條的周期變化,只不過周期的長短、起伏不同。從長期看,房價應該是平穩緩慢增長;但對長期增長趨勢的分析,不能代替對中短期周期波動的分析。長期增長趨勢是在中短期周期波動中實現,在這個實現過程中,可能出現大的波動甚至是劇烈波動。房價的平穩變化只是一種理想狀態,現實是房價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有漲有跌、有起有落,甚至是大漲大跌、大起大落。理論上通過宏觀調控可以減緩波動。但由于我們的主觀認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事物的發展規律并不總能科學正確地把握,因此對調控時機、力度的把握不可能總是最憂,對調控效果的評價也不宜只從短期目標出發。有時對長期房價的合理調控反而會對短期房價起到加劇波動的作用。

    2、現階段房價下跌不一定就是好事

    目前我國城鎮已有72%以上的居民擁有自己的住房,如果住房降價,首先是廣大有房居民因“住房資產縮水”而受到傷害。特別是用抵押貸款買房還處于還款期的居民,房價降多了,就會產生一種特殊的“住房資產負債”,甚至導致所謂“理性違約”,反而產生新的金融風險。因此,對是否降低房價,要審慎地考慮廣大居民的利益,不能認為只要降房價就是好事。現階段已經采取的逐步增加中低價位住房(不僅是經濟適用住房,還應包括中低價位的商品住房和)供給的措施,我們認為是完全正確的,這種結構性的降價不會傷害有房的居民。

    (二)房價上漲的原因分析

    1、地價上漲推動

    隨著國民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相關土地會因“級差地租”變化的影響,造成土地出讓價格的上漲,這是完全正常的。需要密切關注的是地價的不正常上漲。

    另外,必須看到,新建住宅成本的上升也是導致房價上漲的原因。這里所說的成本上升,并不單指建材等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還應包括新建住宅品質提升所帶來的成本增加。

    2、房地產供給結構變動推動

    目前房地產市場供求總量的階段性失衡直接影響房地產價格變動,即中低價位商品住房供應量下降,高檔商品房供應增加,使得商品房平均價格上揚,這與當前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矛盾是吻合的。

    3、多種住房需求旺盛

    除了第一部分分析的自用性需求,也就是消費需求外,當前房地產市場中還存在大量投資需求。在一定條件下,局部地區的投資有可能轉化為投機。目前國內部分地區房價飛漲,與存在投機性炒作密切相關。

    (三)房地產價格上漲深層次原因在于消費者預期改變

    以上主要是從成本和供求關系兩個方面來分析房價。但實際上,房價有區別于一般商品價格的形成特點。簡單按照成本或者供求關系來認識房價、調控房價并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事實上,房價不僅可以極大地脫離成本,甚至可以極大地脫離實物層面的供求關系。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真正決定房價的并不是開發商要賣多少房子,或者居民的消費需求需要多少房子,而是社會普遍的經濟預期。以香港房地產價格為例,為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香港的房價6年間跌去了65%。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房子、人口,還是社會收入水平的變化都不大,僅僅是人們的社會預期、經濟預期發生改變,房價就發生劇烈變化。也就是說,社會經濟預期對房價的影響要比真實的供求關系大得多。

    從當前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人們對未來的經濟預期是看好的。CPI(消費價格指數)是觀察和分析消費心理預期的重要指標。最新統計表明,2004年8月居民消費物價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5.3%,這已是連續第3個月居民消費物價漲幅達到5%以上;從環比增長看,8月居民消費物價上漲0.7%,改變了前兩個月同比上漲但環比下降的走勢。強勁的CPI上漲說明當前的房價上漲并非孤立,是有其宏觀經濟背景的。

    更重要的是,國家對房地產業采取的宏觀調控政策也印證了人們的預期。當前采取的調控措施主要有二:一是通過銀行收緊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貸款供應,二是暫停農用地轉非農用建設用地審批,嚴格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規模,從緊控制房地產開發的土地供應。實際上從資金和土地兩個源頭控制了房地產供應。從國家的角度講,是為了控制房地產投資規模,防止宏觀經濟過熱采取的必要措施。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他們能感受并得到的心理預期就是“開發商地也沒了,錢也沒了,今后房子的供應要少了,房價也要漲了”。

    在這個過程中,開發商利用政策和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利用自己的話語權,通過媒體宣揚“房價還要繼續上漲”的觀點,進一步強化老百姓的心理預期,造成局部地區價格短期內出現非正常上漲。

    對房地產金融風險的分析

    (一)房地產金融風險必然存在

    1、房地產業先天具備的高風險性以及和金融的天然聯系決定了房地產金融風險必然存在

    房地產業本身是一個高投入、高利潤的產業,先天就具備高風險性。另一方面,房地產業所需要的大量資金以及房地產開發運用的“財務杠桿原理”決定了房地產資金不可能單純依賴開發商的自有資金,必須依靠金融工具融資。金融業介入房地產業之后,在分享房地產利潤的同時也承擔了房地產風險。因此,房地產金融風險是必然存在的。

    2、我國房地產業融資主要依靠銀行貸款,導致銀行承擔了大部分金融風險

    從國外發達國家成熟的房地產市場看,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渠道很廣,除銀行貸款外,還包括各種房地產投資基金、房地產信托等,銀行貸款最多不超過房地產總投資40%。

    而我國目前的情況是,房地產開發的三個階段(取得土地的前期階段、施工階段和銷售階段)每一階段都離不開銀行資金的支持。事實上,除了開發企業自籌資金外,其余資金基本來源于銀行。據我們測算,目前房地產開發資金60%左右來自銀行貸款,這一結論和央行的分析也是吻合的。

    顯然,我國目前的確存在房地產企業對銀行的依存度過高的問題,一旦房地產經濟發生波動,企業的經營風險將轉變為銀行的金融風險。

    (二)房地產金融風險存在并不意味著房地產業已經“挾持”國家金融和經濟

    1、房地產金融仍是銀行的優質業務

    銀行本身愿意向房地產業提供資金。在房地產融資過程中,不僅房地產企業是主動的,銀行也是主動的,銀行分享著房地產開發的高利潤。

    首先,商業銀行擁有巨大的存貸差。

    其次,銀行愿意分享房地產開發的高利潤。房地產業的高利潤、高收益對銀行有巨大的吸引力,明知有風險,銀行也愿意對其融資。

    第三,住房抵押貸款仍是銀行的優質業務。

    2、評價中國房地產金融風險需要和全部資源的資產信用比較

    衡量房地產金融風險不僅需要將當期房地產信貸規模與當期房地產實物資源的市場價值進行比較,還需要將總的銀行信貸規模和全社會總的房地產實物資源的市場價值進行比較。在發達國家或者地區,通常全社會所有住房的總市值中有40%以上的比重實際是通過“按揭”方式從銀行借的錢。而中國的情況是,絕大部分存量房產,特別是通過住房改革獲得自有住房的的房屋所有者并未向銀行借貸,目前銀行擁有債權的住房主要是最近幾年開發和銷售的新房。

    3、房地產金融風險是否轉變為危機依賴于國民經濟整體的運行狀況

    房地產經濟的發展不是孤立的,是與國民經濟的整體宏觀形勢緊密聯系的。我們認為,只要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勢頭,房地產經濟不出現整體過熱,就不能輕言“房地產泡沫要破滅”、“房地產經濟要崩潰”。

    (三)依靠房地產融資渠道多元化和證券化轉移和分擔房地產投資風險

    拓寬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的關鍵在于發展市場化的直接融資,也就是說,最好的途徑是讓投資者直接承擔產業風險的市場化融資。

    從國際經驗看,拓寬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渠道、發展直接融資,可有多種形式。除房地產企業通過股票市場上市融資外,還包括發行企業債券,即允許有實力、有信譽的大開發商直接到公開資本市場上發行短、中期項目債券,債券投資者根據不同的收益預期承擔不同的風險;具有股票性質的購房者與開發商“合伙建房”,即允許購房者直接通過“入股”方式和開發商“合伙”建房;發展房地產投資基金以及房地產信托投資等。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資本市場,創新金融品種。例如允許銀行把資金貸給開發商以后,把若干項目的債權“打包”在債市上賣掉。允許銀行房貸在債市上“打包”轉讓流通。此外,隨著今后房地產貸款的投向由開發貸款轉向個人按揭消費貸款,個人抵押貸款的證券化將成為化解金融風險的有效途徑。

    (課題負責人:陳淮;課題組成員:陳淮 趙路興 文林峰 周江 鄭翔 浦湛;本報告執筆:周江)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房地產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超俱樂部醞釀大變革
中國國際通訊技術展
北京新交法聽證報告
南方周末內地創富榜
2004珠海國際航空展
鳳凰衛視中華環姐大賽
高峰那英情感風波
狼的誘惑-終結版連載
全國萬家餐館網友熱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