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經時報》報道,11月1日起,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將提高該組織原油日生產限額100萬桶,從目前的每天2600萬桶提高到2700萬桶。而市場分析人士普遍對歐佩克此次增產壓價的有效性表示懷疑,認為此舉對目前的高油價影響有限。因為歐佩克不包括伊拉克在內的10個成員國的實際日產量早已超過2700萬桶。
歐佩克是在9月15日于維也納舉行的第132次部長級會議上做出增產決定的。而在此決
定后一個多月內,國際原油價格不降反升,屢創新高。如果從9月13日算起,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油價漲幅已超過10美元。紐約市場原油期貨收盤價10月1日首破每桶50美元關口,此后,先后越過51美元和52美元,甚至再破55美元。這種洶涌而來的上漲態勢引起了市場一片恐慌。
這進一步證明了歐佩克增產壓價策略的失效。實際上,100萬桶的增幅早已不具實際意義。國際市場油價今年以來不斷攀升,8月中旬曾達到創紀錄的水平。在這一背景下,歐佩克已不再要求其成員國遵守限額制度,歐佩克多數成員國的原油產量已達到或接近現有產能的極限。
全球能源研究中心(CGES)9月公布的一份月度報告指出,由于市場擔心各種不確定因素還將影響正常的石油供應,國際油價走勢將在很大程度上擺脫歐佩克對能源行業的“控制”。
報告指出,目前歐佩克剩余的增產空間預計不會超過每日150萬桶,而且大部分集中在沙特阿拉伯一國,一旦出現石油供應中斷或北半球再經歷一個寒冬,剩余的增產能力很可能全部用盡,屆時,歐佩克將無力改善油價失控的局面。
有媒體分析稱,國際市場原油供求關系緊張是造成油價不斷攀升的深層因素。原油生產方面出現任何新的危機,都有可能導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繼續急劇上漲。從總體上看,未來幾個月內,國際市場油價回落至50美元以下的幾率較小,但突破60美元也有相當難度,最可能的情況是在55至60美元的區間波動。
據悉,下一屆歐佩克部長級特別會議將于12月10日在開羅舉行,以決定歐佩克2005年上半年的原油生產政策。有消息稱,歐佩克有可能于這次部長級會議上討論提高價格調控機制范圍的問題。
歐佩克于2000年建立了旨在將油價穩定在每桶22至28美元的價格調控機制。而歐佩克的一個技術委員會正在研究制定該組織新價格機制,擬將油價調控范圍從目前的每桶22至28美元提高到每桶30至35美元。
盡管今年以來這一機制已形同虛設,但歐佩克若正式將這一價格調控機制范圍的上限調高至每桶30美元或更高,就意味著從理論上講,該組織的油價今后將會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上。這將對原油消費國以及世界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信息來源:駐紐約總領館經商室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