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5日電 路透社報道,長久以來一直有這樣的觀點,即美國不斷擴大的經常項目赤字會導致美元大幅貶值。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美國經常項目赤字的擴大,分析師開始辯論經常項目赤字是否真的對美元那么重要。
分析師中的傳統觀點認為,美元需要大幅貶值,方可遏制美國過度消費,且萬一亞洲國家央行不再向美國提供廉價資金助其彌補經常項目赤字時,亦不致出現痛苦的調整。
但一些分析師表示,不應過度沉迷于經常項目赤字問題,目前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左右。他們指出,即便亞洲國家維持其貨幣再低估20年左右,亦不致引發重大的市場動蕩,亞洲走的是出口引領工業化的老路。
JP摩根匯市分析師派倫表示,有關美國赤字不會引領美元走勢的理論通常會在美元升值時贏得支持。他表示,“人們談論這一觀點,幾乎變成了一種結構性論點。”
今年第二季,美國經常項目赤字達到1662億美元的紀錄高點,合每天18億美元。而亞洲許多國家呈經常項目盈余,并用這些資金買入美國資產,主要是債券。
分析師卡茲瑪指出,經常項目赤字對美國而言,未必是個問題。他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到,“赤字反映的是美國經濟強勁,而非疲弱。造成美國貿易赤字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成長的不均衡。受人口和生產力因素影響,美國經濟增長要快于多數其它工業化國家。”
自2002年以來美元走軟,兌歐元、英鎊、加元和澳元的跌幅尤甚。美元貿易加權指數顯示,自2002年初以來美元累計貶值約13%。
卡茲瑪說,美元下滑主要是由于美國利率較低、安全疑慮揮之不去,且跡象顯示美國政府對美元走軟并無不滿。但美元兌亞洲貨幣的波動受限。亞洲國家央行買入美國資產,以維持地區貨幣貶值,從而保持出口競爭力,而上述行動被指責為妨礙了美元調整。
亞洲國家央行持有約2.25兆(萬億)外匯儲備,幾乎相當于2001年底時的兩倍。為了買入美國資產,他們賣出本幣,從而幫助阻止美元跌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