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專家訪談
“隨著中博會越辦越好,可以吸引國外的中小企業來參展,將其升級為‘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讓國內外的中小企業同臺競爭,把中博會辦成一個國際性的展會。”一直致力于中小企業發展研究的廣東省中小企業研究咨詢中心常務副主任、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龍志和日前就如何擴大中博會影響及中小企業發展等問題,向記者陳述了自己獨到的
見解。
龍志和認為,首屆中博會的火爆,是市場細分后準確定位的結果,中博會的低門檻贏得了中小企業的青睞。但是未來隨著中博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在展位有限的條件下,中博會難免會出現“僧多粥少”的問題。
龍志和表示,“隨著中博會越辦越好,應該優先為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提供機會。無論是中博會,還是中小企業自身,都希望參展企業能通過中博會這個平臺來做大做強。因此,有門檻也未必是壞事。”
龍提出,未來中博會也可以向國外的中小企業伸出“橄欖枝”。通過引入國外中小企業參展,可以強化中博會信息交流的功能,提高展會檔次,為國內的中小企業做大做強提供更大的舞臺。
龍志和在調查中發現,廣東和浙江這兩個全國中小企業發展最活躍的省份,中小企業都面臨同樣的課題,就是如何建立市場誠信,逐步減少非市場的經營活動,全面向規范的市場經營過渡。他提出,按照國際經驗,政府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
“首先是逐漸完善市場運行制度。在國內一些地區,為了扶持中小企業發展采取了一些非市場化的做法,這對企業早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是,當企業發展到開始參與國際競爭的時候,這些保護性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就變成了障礙。
其次是在輿論方面,要加大企業誠信宣傳。在我國,全面自覺遵守市場誠信的形成,需要一段過程。但這是必然要完成的,因為這是市場經濟游戲規則的一部分。誰能率先完成這個過程,誰就能最早與國際市場接軌。”本報記者 賈肖明(來源: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