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鋼鐵產業鏈投資峰會 > 正文
 

穆懷鵬:今后我國銀行信貸政策走向分析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3日 11:20 新浪財經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和中國聯合鋼鐵網于10月22日-23日在北京好苑建國商務酒店舉辦第二屆中國鋼鐵產業鏈戰略發展與投資峰會隆重召開,以下為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穆懷鵬發言要點:

  一、鋼鐵行業發展的狀況:

  1、產量大幅增長。1990年鋼產量是6604 萬噸;1996年鋼產量是1億噸; 2001年鋼 產量是1.49億噸;2003年鋼產量達到2.2億噸,同比增長22.4%。我國已連續7年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

  2、投資大幅增加。2003年我國鋼鐵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332億元,同比多投資628億元,增長89.2%,增幅同比上升43.3個百分點。據估計,到2003年底,我國鋼鐵生產能力將達到2.5億噸,目前在建能力約0.8億噸,各地擬建能力約0.7億噸。預計到2005年底將形成3.3億噸鋼鐵生產能力,大大超過2005年市場需求。此外,去年新增的鋼材有60%以上都是長線產品,新建的煉鐵高爐81座,規模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僅有6座。與鋼鐵業發展的投資對比, 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名義增長率為26.7%,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上升2.2%,實際投資增長24.5%左右。新開工項目超過12萬個,計劃總投資3.8萬億元,增長54.7%,僅次于1992年和1993年經濟過熱的時期。

  3、鋼材進口大幅度增長。1990年420萬噸,平均每月35萬噸;1995年1397萬噸,平均每月100萬噸;2000年1580萬噸,平均每月130萬噸;2003年3716萬噸,平均每月310萬噸。

  4、價格大幅度上升。2003年末,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達到105.86點,創1994年以來新高,與2002年末相比,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上升了21.43點,價格漲幅為25.39%。今年1月末上升到109.69點,2月末又上升到116.61點,3月末達到120.14點,創造歷史新高。一季末與季初比較,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增長14.46個百分點,漲幅為13.68%。

  二、鋼鐵行業發展的背景

  1、消費結構的升級:去年我國人均GDP首次超過1000美元,達到1090美元。按照國際慣例,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后,社會消費結構將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汽車、電腦、住房將成為消費熱點。去年我國轎車產量達206.9萬輛,增長80.7%,銷量達204萬輛,增長92.8%。從需求條件看,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消費政策和消費環境不斷改善,以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將持續進行。與以往的食品、服裝、家電等消費內容比較,規模要大得多,持續時間要長得多,新的消費內容對產業和投資的拉動比以往要高得多,因此需求的增長潛力也很大。

  2、城市化進程加快:世界城市化共同的經驗表明,城市化進程可分為起步、加速和成熟三個階段。其中城市化從30%到70%的過程是城市化的加速階段。目前,我國的城市化率為40%左右,正處于加速發展階段的起點,城市化水平可保持在每年提高1-1.5%,拉動投資增長3-5%,勞動力從農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的速度比過去25年高出近1倍。

  3、重工業化的趨勢:人們把資本品工業比重上升的過程稱為 “重工業化”,這是工業化進入中后期階段工業內部結構演變的一般規律。發達國家進入“重工業化”階段的主導產業大致相同,主要是汽車、鋼鐵、石化等。發達國家在“重工業化”階段的工業增長和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快于輕工業大發展階段。2003年,重工業的表現十分突出。這一年,重工業完成增加值26392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高達64.3%。1992年這個比例僅為50.1%,2001年,首次躍過60%的橫線,達60.5%。2002年穩步承接,小升0.4個百分點。2003年,這個比例數躍升了3.4個百分點。1992年至2003年的11年間,重工業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了14.2個百分點,中國工業向重型化轉型的速度之快可見一斑。

  4、國際工業的轉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能夠持續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具有的勞動力、成本和市場容量等方面的比較優勢,使中國成為20世紀末國際產業大轉移的主戰場。值得注意的是,設備制造和高科技產業成為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國際產業特別是資本品制造業開始較大規模地向中國轉移,中國正在邁向“世界制造業基地”,也反映中國工業化正在步入重工業化時期。最典型的是表現是世界各大汽車企業紛紛進入中國。

  5、工業內部的需求值得關注的是,不僅投資、房地產業對鋼鐵產品有需求,鋼鐵業生產和投資本身也需要鋼鐵產品。因此,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現象:

  投資↑→鋼鐵需求↑→鋼鐵投資↑

  6、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當前的經濟增長動力中,市場調節的作用迅速增強。隨著市場主導的重工業化的啟動,“計劃”存在的基礎受到了越來越大的沖擊,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開始拓展到重化工業領域,民營經濟和其他各種非國有經濟也開始越來越多地進入這些領域。市場配置資源的范圍不斷擴大,市場調節的作用迅速增強。

  三、鋼鐵行業的信貸風險與防范

  1、鋼鐵行業的融資結構:據一項調查顯示,截至2004年2月末,鋼鐵、水泥、電解鋁、汽車、房地產等五行業的投資項目中,40%資金來自銀行貸款;平均完成建設計劃的比重為45.2%。五個行業投資項目的資金平均有27.16%來自銀行貸款,其中,鋼鐵行業的銀行貸款比重為29.4%;水泥為27.4%;電解鋁為32.2%;汽車為22.6%;房地產為24.2%。五行業投資項目的企業自籌資金比重平均59.92%,其中鋼鐵53.7%;水泥57.6%;電解鋁61.2%;汽車74%;房地產53.1%。根據調查數據測算,以企業自籌的名義,間接來自銀行貸款的資金在五個行業的投資項目的資金來源中所占比重約為12.8%。五個行業的投資項目中,銀行貸款占全部資金來源的平均比重為40%,其中,鋼鐵行業為37.8%;水泥為39.2%;電解鋁為47.8%;汽車為32.2%;房地產為40.8%。鋼鐵企業的持續升溫,吸引社會各類資本投資到鋼鐵企業,鋼鐵企業的投資呈現多元化,其資金來源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據對晉冀兩省36戶鋼鐵企業典型調查,2003年36戶鋼鐵企業融資總額為444億元,同比增加136億元,其中,企業自籌和向金融機構借款占絕大比重,應付及預收賬款為115億元,比2002年增加33億元。

  2、鋼鐵行業的貸款增長:據對河北、山西422戶鋼鐵企業的調查,422戶鋼鐵企業貸款余額比2000年末增加194.9億元,增長了86.6%。從貸款增量看,金融機構向422戶鋼鐵企業累計投放379億元,比2000年增加201億元,增長了112.9%。

  北京市鋼鐵、電解鋁、水泥等行業信貸情況也表明,截至2003年末,鋼鐵行業的貸款余額為147.5億元,分別比2001年末、2002年末增長31.7%、21.2%。從貸款期限結構來看,鋼鐵企業占用銀行短期貸款余額為273.8億元,占鋼鐵企業貸款總額的65.4%,其中,流動資金貸款余額為253.7億元,占比為34.6%。商業銀行對鋼鐵企業增加流動資金貸款較多,以滿足鋼鐵企業擴大再生產的需要。

  根據對北京企業的調查, 從貸款構成看,流動資金貸款、基本建設貸款、技術改造貸款分別占比87.5%、2.0%和9.6%。流動資金貸款占絕對比重,且增速最高。

  3、鋼鐵行業發展面臨的制約

  (1)面臨的發展約束

  — 資源約束:鐵礦石、煉焦煤

  — 相關行業約束:港口和鐵路運力

  — 制度性約束:環保標準

  (2)存在的突出問題

  — 過度投資日益嚴重

  — 結構性矛盾

  — 產量過大引發疊加效應

  —通貨膨脹壓力加大

  (3)宏觀經濟已經面臨過熱

  — 工業化國家發展的經驗

  — 我國的經濟增長已經接近潛在經濟增長水平

  4、防范信貸風險的措施

  (1)控制總量

  調查表明,在目前熱度最高、投資增長最快的五個行業中,銀行貸款是最主要的資金來源之一,因此,要遏制目前固定資產過快增長態勢,通過貨幣政策的有效調控,放慢銀行貸款增長速度,尤其是中長期貸款的增長速度,是防止經濟過熱、避免通貨膨脹的根本途徑。

  (2)把握力度

  由于已經上馬的項目完成大多不足一半,全部完成投資計劃需要一個過程,在這種情況下,投資增長的高速度都會保持一段時間。如果調控力度過大,導致“硬著陸”,反而會引起更大的風險。

  (3)區別對待

  有的企業產品已經供過于求,有的企業產品還供不應求,即使某一行業整體看已經供過于求,但少數企業,由于產品質量優良,應該支持,這樣經濟增長的質量才能提高。這就需要區別對待的政策。

  (4)積極防范

  目前,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措施的效果將很快顯現出來,風險也會很快暴露。因此,銀行應做好準備,積極應對。

  銀行應建立針對鋼鐵行業的信貸風險預警體系。

  (5)協調配合

  很明顯,信貸增長是支持投資規模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土地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投資沖動、工資低廉的勞動力,都是原因。因此,要各方面的政策協調配合。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純情刀郎
情人、沖動的懲罰
動畫梁祝
中國神話愛情故事
雅韻國粹
水墨精華國粹雅韻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