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一輪經濟增長的特點與發展潛力分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1日 15:0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 |||||||||
    從1998年開始,我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從宏觀經濟政策角度看,其近期目標是擴大需求,防止經濟回落;中長期目標是調整結構、深化改革,培育新的需求空間,增強企業的自主發展能力。實踐證明,這些措施對于適應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轉變,啟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發揮了卓有成效的作用。在擴大內需政策措施的推動下,安徽省經濟增長逐步加快,經濟結構層次不斷提升,企業效益狀況明顯改善,經濟自主增長能力得到提高,整體經濟步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的上升期,經濟增長呈現出較多新特點
    一、經濟增長步入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通道     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周期性的運行特征。改革開放以來,安徽省經濟發展經歷了五個經濟周期,每個周期具有不同的運行軌跡。自2000年開始的經濟增長加速標志著安徽省經濟已步入新的經濟周期。     (一)經濟周期的一般理論。經濟周期是國民經濟擴張與收縮、波峰與波谷不斷交替的運動,具體包括復蘇、繁榮、衰退和蕭條四個階段,用以反映國民經濟在動態增長中運行的起伏狀態。它通常分為古典型周期和增長型周期兩類,古典型周期是指經濟總量水平的周期波動,表現為在經濟周期的谷底,國民經濟產出總量絕對下降;增長型周期是指依經濟增長率上升或下降而定義的經濟周期波動,表現為增長態勢下速度的加快與放慢。理論界對我國經濟周期的劃分,依據集中在經濟增長或通貨膨脹的波動上,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以經濟增長率(以GDP增長率計)的“谷——谷”法為依據;以經濟增長率的“峰——峰”法為依據;以通貨膨脹率的“谷——谷”法為依據等。     (二)安徽省經濟增長的周期性特征明顯。1978年以來,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安徽省經濟整體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1979—2003年,全省GDP年均增長達到10.4%。但由于經濟發展自身的特點及宏觀經濟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經濟增幅波動較大,周期性特征明顯。依據經濟增長率的“谷——谷”法來劃分,1978年以來安徽省經濟增長可分為五個周期,即1978—1983年、1984—1988年、1989—1991年、1992—1999年、2000年以后,各周期呈現不同的發展特點。第一個經濟周期,以農村改革為先導,生產力初步釋放,經濟增長逐步由低到高進入相對較快增長時期。第二個周期,改革的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經濟增長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第三個周期,在國家宏觀調控措施作用下,經濟增長走低,再加上1991年大水影響,增幅為各周期中最低的。第四個周期,經濟增長進入改革開放以來的最快時期,但經濟周期長、波動大,1997年成功實現軟著陸后經濟增長一度徘徊。2000年開始,經濟增速下降的勢頭得到遏制,全省GDP增長達到了8.3%,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宏觀經濟指標趨好的狀況顯示出安徽省經濟開始步入第5個經濟周期。     (三)目前安徽省經濟處于本輪周期的上升期。從2002年下半年起,安徽省經濟出現了明顯的轉暖跡象,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不斷壯大,外部動力開始增強,有力地推動經濟在上升的軌道上運行。2003年,雖然淮河、滁河流域的洪澇災害對安徽省經濟產生了較嚴重的影響,整體經濟增長速度仍達到了9.2%,較2002年提高0.3個百分點,創下了1998年以來的最高。從整體上看,全省宏觀經濟態勢良好,消費增加、投資擴大、企業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改善,為下一步經濟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4上半年,在不斷增長的內在活力推動下,全省GDP增長13.5%,預計全年經濟增長將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安徽省經濟步入本輪周期的上升期。     1992—2003年全省GDP增長幅度 年份 GDP增長(%) 年份 GDP增長(%) 1992 16.8 1998 8.5 1993 21.0 1999 8.1 1994 20.7 2000 8.3 1995 14.4 2001 8.6 1996 14.4 2002 8.9 1997 12.7 2003 9.2     二、本輪經濟增長呈現較多新特點     當前經濟的加速增長,是多年堅持改革開放的成果,更是近幾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及其他一系列宏觀政策的結果,增長呈現較多新特點。     (一)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的供需格局發生根本性改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安徽省農業生產不斷取得新成績,對全省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全省糧食產量由改革初期的不到2000萬噸逐步增加到1990年的2500萬噸,1997年達到2771萬噸,之后一直維持在較高的生產水平上;油料產量也由不到50萬噸增加到2003年的231萬噸,棉花產量由11.5萬噸增加到29.5萬噸,農產品供給短缺的狀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同時,農業發展越來越受到資源和市場的雙重約束,增長趨緩。2001-—2003年,農業對整體經濟增長的貢獻由80年代初期的30%以上降至10%以下,農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二)工業主導經濟增長,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帶動作用顯著。近年來,安徽省經濟明顯地表現為第二產業領先增長的特征,工業在GDP增長中占主導地位。2001—2003年,全省工業增長都在10%左右,對GDP增長的貢獻在40%以上,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工業增長達到了15.7%,對GDP增長的貢獻達45%,為近年來最高水平。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增加了對通訊工具、換代家電、電腦、汽車、建材等產品的巨大需求,使工業增長格局由90年代初的冰箱、彩電、洗衣機等家用電器領先轉變為電子電器、運輸設備、鋼鐵、機械制造及相關行業加快。在規模以上工業中,2002年全省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電子通信設備制造、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三個制造行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35.9%;2003年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增長50.9%,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35.2%,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5.6%,三行業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45.7%,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開始在安徽省工業經濟增長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三)固定資產投資增加迅速,帶動投資類產品快速增長。從1998年開始,安徽省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積極拓寬建設資金渠道,努力擴大投資需求,帶動全省經濟快速增長。其中國債資金的投入對改善基礎設施、加強技術改造、提高供給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帶動了基礎產業發展,使得鋼材、水泥、建材等工業部門和建筑業獲得了新的動力,生產規模不斷擴大。2002、2003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為1133.3億元、1477.6億元,增長速度達到17.6%和30.4%,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高達61.6%和81.6%,成為投資增長的主體部分,占全部投資的比重兩年上升了10.4個百分點。這兩年,全省鋼產量增長25.1%,成品鋼材增長29.4%,水泥增長37.9%,十種有色金屬增長46.6%。另外,隨著城鎮人口的較快增加,人均居住面積的擴大及住房檔次的提高,住房投資需求相應增大,房地產投資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成為推動總投資持續增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998—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情況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6.1 6.2 12.0 11.2 17.6 30.4 #房地產 21.5 31.6 15.5 26.2 32.0 64.3     (四)消費結構升級明顯,成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動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新的消費熱點不斷出現,居民消費開始新一輪結構升級,推動整體需求持續增長。一方面,經過多年的資金積累,居民消費逐步由傳統的基本生活消費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轉移,消費重點轉向改善居住條件、交通、通訊等。2002、2003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7.5%、9.8%,其中通訊、汽車類產品呈高速增長勢頭,汽車類兩年增長2.6倍,通訊器材類增長1.3倍,僅移動電話用戶兩年就增加了277萬戶;商品房銷售額增長近1倍。另一方面,居民在滿足商品性消費同時,各種服務性消費,如教育文化服務、醫療保健、家庭服務等都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五)區域增長有效支撐,合肥及皖江地區制造業優勢充分顯現。從地區構成來說,近年來全省經濟增長格局有以下特點:一是合肥市對全省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增強。2003年合肥市GDP總量達到485億元,占全省GDP的12.2%,這一比例較2001年提高1.7個百分點,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24%。二是皖江四市繼續成為全省經濟增長的主動力。2003年,皖江的蕪湖、馬鞍山、銅陵GDP增長均在14%以上,安慶增長9.1%,四市GDP總量902億元,占全省的22.7%,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達40%。三是阜陽、亳州、宿州、滁州等地因一產比重較大,增長動力不強,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下降。如果說20世紀80年代,安徽經濟增長是由農業區域及礦產資源富集區域的快速發展所帶動,90年代是由輕工業的大發展帶動,進入21世紀,隨著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經濟增長的區域格局向長江沿線集中,合肥及沿江產業帶在推動全省產業結構升級及整體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六)制度機制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明顯增強。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并完善,市場對增強經濟活力和提高經濟效率的牽引作用越來越強。表現在所有制結構變化上是國有經濟比重持續下降,非國有經濟比重持續上升。2002年安徽省非國有經濟比重已占到全省經濟總量的35.4%,較1985年提高了23.4個百分點。表現在資源配置方式上是價格已逐漸成為引導資源配置的主要信號,在商品生產和流通領域,至少90%以上的價格已由市場決定;在要素流動方面,城鄉勞動力已多由市場支配而不再受行政直接約束。國家的宏觀調控亦更加積極靈活,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廣泛應用,宏觀調控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進一步加強。由于這些制度機制的變化,經濟自主增長的持續性、穩定性明顯增強,近年來的GDP增長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波動最小的時期。     三、安徽省經濟仍具備持續快速增長的內在潛力     這一輪經濟增長是在我國現代生產力快速成長和市場經濟制度全面建立這一背景下開始的,從基本趨勢看,其增長有著堅實的基礎,無論是需求方面還是供給方面,支撐經濟增長的因素都較雄厚,加上經濟增長動力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城市化、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升級、發達地區制造業的轉移等,都將在未來5—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推動經濟快速增長。     (一)新一輪經濟增長仍低于潛在增長率。潛在增長率是指在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內,在既定的技術和資源條件下,在實現充分就業和不加速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一國或地區所能達到的可持續的最高經濟增長率。在經濟的周期波動中,現實的經濟增長率時而高于、時而低于潛在增長率,就長期趨勢而言,在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潛在經濟增長率不會改變。因此,我們利用潛在增長率來判斷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安徽經濟的增長水平。     測算潛在增長率的通常作法是,把最近一個較長時期的平均增長率視同潛在增長率。一般是選用現實經濟中的波峰來代表基年,以其趨勢增長率作為整個時期的潛在增長率。安徽省自1978年以來經歷了四次經濟波峰:第一次出現在1981年,第二次出現在1984—1985年,第三次是1988年,第四次是1993—1994年,分別以這四次經濟波峰作為基年計算的潛在增長率為10.4%、10.1%、10.4%和11.3%,通過分析比較,我們選定了基年1981年,從而得到1981年的趨勢增長率即安徽省經濟的潛在增長率10.4%。而據測算,全國的潛在產出增長率為9.56%,安徽省略高于全國,與經濟增長的整體趨勢基本一致。由此可見,2000年以來,安徽省經濟增長一直低于潛在的增長水平,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     (二)從供給條件看,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供給充裕。從資金來說,長期累積的較高的儲蓄率為資金供給提供了充足的保障。20世紀90年代以來,安徽省居民儲蓄相當于GDP的比例(儲蓄率)逐年提高,1990年為24.8%,1995年提高到33.3%,自1998年開始提升到40%以上,2003年末則達到62.3%;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到2475.8億元,與1998年相比,年均增長19.8%,增幅超過GDP增長一倍以上。在當前股市不振、銀行利率優勢不再、房地產價格持續走高的情況下,有效利用居民手中的資金則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資金供給問題。     從技術、勞動力來說,安徽省的科技投入、科技人員數量、取得的科技成果數等指標在全國并不落后,接近全國中游水平,省會合肥是全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每萬人擁有的科技人員數和在校大學本專科生的比例,也居全國前列,這是安徽省發展的有利條件。2003年安徽省就業人數3545萬人,其中從事農業的占53%,農業勞動力大量富余,亟須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勞動力資源優勢十分突出。     (三)從需求條件看,消費和投資需求都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一方面,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升級及收入的較快增長將對消費需求形成較強支撐。根據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的時候,消費結構會出現重大轉型,即生存性消費支出占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越來越低,而自我發展型消費支出比重會越來越高。2003年安徽省人均GDP達到780美元,按“861”行動計劃要求,到2007年人均GDP將達1000美元以上,結構升級特征將更明顯。這次消費結構升級與以往的食品、服裝、家電等消費內容比較,其對產業和投資的拉動比以往要高得多。而且自2003年開始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開始加速,當年可支配收入增長達到12.4%,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這一趨勢,農民現金收入增長也達到多年少有的水平,為消費快速增長提供了保證。     另一方面,作為經濟增長主要推動力的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強勁增長。一是利益驅動部分行業投資快速增長。近幾年工業企業效益普遍較好,自我積累能力增強,工業投資大量增加。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框架內,近兩年符合重點發展的行業機會進一步增大,石化、有色金屬、電力、鋼鐵等行業投資仍將有較高的增長。二是安徽省全面實施“861”行動計劃將成為推動全省投資增長的重要因素。同時城市基礎設施、農田水利設施、公共服務領域建設都需要加強,對投資增長提出了較高要求。三是隨著經濟發展環境的不斷改善及與滬、穗、港等地加強經濟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等,將使外資需求持續較快增長。     (四)近期國家實施的宏觀經濟政策也給安徽省發展帶來較多機遇。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央為保證經濟的健康運行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這次宏觀調控與以往有所不同,不搞“一刀切”,強調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對過熱的行業要控制,對薄弱環節要加強,這對安徽省來說更多地具有積極影響。     如農業方面的多項調控政策為安徽省農業發展帶來機遇。安徽省是農業大省,由于農業本身的弱質性,要走出近幾年農業增效慢、農民增收難的困境必須更多依靠國家的支持。這次中央出臺的一系列支持農業、支持種糧農民的政策措施,其力度之大,優惠之多,均為歷年少見,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價格管理、農業稅減免、嚴格用地管理等給安徽省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從上半年統計資料看政策效果已經顯現,農業發展出現了近幾年少有的好形勢,夏糧產量達到170億公斤,比上年增產兩成以上;油菜籽總產36億斤,增長17.7%;早稻播種面積增長16.5%,扭轉了自1997年以來持續七年種植面積下滑的局面。     強化經濟運行調節為安徽省煤電等行業的發展帶來機遇。按國家調控政策的要求,加大煤電油運協調力度,促進煤電油運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銜接,加快電源、電網建設,充分挖掘煤電等企業的生產潛力,這恰好給安徽省能源原材料工業的發展帶來機遇。如電力,目前以及未來一個時期,我國電力供應仍短缺,其中沿海地區更為突出,這預示著近幾年煤電產業將有一個大發展。安徽省的“皖電東送”工程和“火電基地”戰略及省委、省政府把建設煤電基地列入“861”行動計劃正迎合了這一形勢要求。隨著這幾大戰略的推進,安徽省能源產業優勢效應將會放大,并將進一步轉化成未來一個時期的競爭優勢。     四、更好地推動新一輪增長必須重視解決的幾個問題     從當前經濟運行情況及發展潛力看,總體形勢良好。但不可否認,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仍主導著安徽省經濟運行過程,經濟中的深層次矛盾仍有待解決,新一輪增長中出現的苗頭性、局部性、結構性問題,則可能會抑制經濟增長潛力的發揮,使我們失去一些發展機遇。因此,為更好地推動新一輪增長,延長本輪增長的上升期,改變以往在每輪增長中波動大于全國的局面,必須對以下問題予以高度關注。     一是投資效益下滑問題。全省固定資產投資自2000年開始加速,2003年達到了近8年來的最高增速30.4%,這一增速即使與投資增長最快的“八五”時期相比,也只低4個百分點。但投資的快速增長并沒有帶來效益的同步增加,每百元投資所對應的GDP由1998年的385元降到2003年的269元,低水平重復建設在部分行業及地區有所抬頭。保持適度的投資增長率是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尤其對安徽省來說,投資率一直低于全國,更要對投資效益下降問題高度重視。要積極引導投資向高效率產業轉移,優化投資結構,大力發展低消耗、輕污染、科技含量高而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優勢產業,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既要為當前的發展提供動力,更要為以后的競爭打下基礎。     二是能源供應緊張問題。能源對經濟至關重要,安徽省近90%的能源消耗是用于生產方面。1998年前后,安徽省能源生產與消費增長都處于較低水平,增幅在-6.6%—3.2%之間,能源尤其是電力供應顯得很充裕。近兩年經濟增長加快,增加了對能源的需求,同時高能耗行業增長快、消費大。另一方面,全省新增電力生產能力有限,一些發電企業由于電煤供應不足部分機組被迫停發,電力供求關系迅速逆轉,供電緊張再次回歸,能源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缺口開始增大。全省能源生產彈性系數由2001年的1.36降到2003年的0.88,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則由0.69陡升到1.25,消費增長明顯快于經濟增長。“十五”前三年,全省原煤、電力平均每天的消費量分別擴大了27.2%和31.2%。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不僅會造成短期的經濟波動,而且也會損害長期的增長潛力,給可持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     三是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地區不平衡包括了兩個含義:靜態上是指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即絕對數值的差異;動態是指各地區經濟增長速度的差異性,即相對數值的差異。安徽省各市經濟總量都不大,市級GDP占全省GDP比重超過10%的只有省會合肥,其次是安慶8.1%、滁州7.5%、蕪湖7.2%,其余多在5%左右,經濟總量在200億元上下。但由于各市人口數量的巨大差異、工業發達程度懸殊及近幾年發展格局的變化,地區間不平衡程度有擴大的趨勢。從絕對數來看,2003年,全省人均GDP最高的馬鞍山市達到15638元,而最低的阜陽市只有2611元,前者是后者的6倍,2001年這一比例為5.1倍。從相對數來看,2003年,17個市經濟增速差異系數達到49%,比2001年擴大了11個百分點。從發展潛力看,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地由于工業基礎好,自有資金充裕,在固定資產投入及引進外資等方面步步領先,外資、外貿和新興產業主要往這里集聚,這些地區將進一步主導經濟增長。當前,要統籌區域發展,必須抓住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契機,充分利用各地自身特點和優勢,積極融入長三角區域經濟體系,在加快沿江地區發展的同時,加快推進皖北地區大發展。     四是產業結構層次偏低問題。安徽省產業結構層次偏低表現在整體結構和產業內部結構兩個方面。從整個產業結構來說,2003年安徽省一產比重為19.2%,比全國仍高4.6個百分點,與7年前全國的平均水平相當;二產比重44.8%,比全國低7.5個百分點,其中的工業增加值比重近幾年一直在36%左右徘徊,始終沒有大的突破,而同期全國工業上升勢頭明顯。產業內部結構方面,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仍不強,牧業、漁業發展有待進一步加快,如漁業,2001-—2003年全省水產品產量只增長了3.4%,漁業比重已連續三年下降。工業中能源原材料工業比重高,深加工產品、高附加值產品、新興技術產品等發展不足,如近幾年發展最快的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其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全國2002年為7.6%,安徽省2003年為1.9%。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科技進步不斷加速的發展趨勢下,做大做強制造業,提高加工業的科技含量,加速工業化進程,當是提高安徽省經濟整體競爭力的重中之重。     根據以上對本輪經濟增長特點、潛力以及經濟運行中存在問題的分析,我們認為如果能正確把握這輪經濟增長的機遇,努力挖掘經濟增長潛力,處理好宏觀調控與保持適度增長的關系,處理好速度與效益的關系,堅持科學的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地區發展,安徽省經濟完全可以在近期及“十一五”時期保持住目前的良好發展態勢,并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為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