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紡織科技燃亮行業燈塔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1日 09:06 中華工商時報

    到2010年我國紡織工業將重點突破28項關鍵技術

    以“崇尚科學發展觀、崇尚科學技術生產力,崇尚科學管理”為主題的全國紡織科學技術大會日前在北京舉行,大會發表了《紡織工業科技進步發展綱要》。《綱要》提出,到2010年我國紡織工業將重點突破28項關鍵技術,力爭在2020年初步實現紡織強國的目標

    “后配額”加劇科技競爭

    配額體制的瓦解,對世界紡織工業將帶來多方面影響。業內人士認為,全球紡織生產力由于獲得更有效的配置條件,定能煥發新的活力,為人類衣著消費帶來新的增長。

    但是,當前世界不同的利益集團對行將到來的后配額時代有種種的評價和舉動,但有兩個事實不容爭議。一是在紡織服裝后配額時代,最大的贏家并不是擁有低工資勞動力的發展中國家,而是那些憑借高新技術,具有資本實力、品牌實力、市場控制力和掌握跨國生產方式的發達國家。取消配額的限制,使它們在全球配置資源的成本更低,開發能力更強,投資風險更小,規模效益更高。而發展中國家的眾多中小企業,要想擺脫從屬于跨國公司的加工地位將會面對更大的壓力。

    權威人士指出,后配額時代將進一步突出科學技術在國際競爭中的決定性地位。這是由于全球紡織工業將面對生產供過于求壓力和現代生活方式更高需求的雙重挑戰。任何國家的紡織工業,只有在產品質量、創新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方面擺脫過度競爭的旋渦,才有可能占據主動地位。自由貿易條件下各國市場進一步開放,資本、原材料和勞動資料可以自由流動,勞動力雖然不能跨國流動,但可以在跨國生產中配置,惟有具備獨占性的核心技術才能成為高附加值的物質承擔者。

    紡織科技仍然任重道遠

    我國紡織工業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但在新科技革命條件下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要求,仍有較大的差距。

    據記者了解,我國紡織裝備機電一體化還僅僅是開始,在運行裝備中的比重還很低;在一些關鍵生產領域和若干紡織前沿技術方面,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技術;對重大課題采取跨學科應用基礎研究及成果的產業化研究方面缺乏整合力。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發達國家技術紡織品已由第一代替代型、第二代功能型發展到第三代高功能型,數量上已占纖維加工量的30%左右,而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僅占纖維加工量的13%左右。

    另外,對“綠色”可再生纖維、清潔生產工藝、節能技術、環保型產品和“三廢”治理等研究開發都有很大差距。

    快速反應是在全球化和網絡經濟時代國際競爭的主要特點。“快吃慢”是當代游戲規則。而我國紡織工業對信息化建設雖然起步早,但擴展不快,信息化與產業技術管理方式和運行機制的改革是相輔相成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滯后制約了信息化推廣,而行業性軟件開發力量薄弱,適用軟件產品少,推廣力度不強又影響企業信息化的積極性,進而影響到電子商務起步慢、快速反應能力不強。

    科技目標鎖定2020年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指出,加快紡織工業科技進步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堅持信息化帶動,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力爭在2020年使我國紡織工業的纖維材料技術、裝備技術、工藝與環保技術、信息化水平、骨干企業產品開發研究、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品牌實力達到同期世界較先進水平,從而初步實現紡織強國的目標。

    杜鈺洲說,鑒于中國紡織工業已經是擁有2000多億元資產的大行業,又面對國際、國內城市和鄉村不同市場層次,它的科技進步不可能齊頭并進,達到同樣的目標,即使規模以上的企業也有3萬來戶,資產總額達12000多億元,對這些企業也不可能齊頭并進。大規模技術改造和加大研發能力涉及巨大的固定資產投資和風險投資,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研究提出了到2010年紡織工業亟待攻關和推廣的28項關鍵技術和10項重點新型成套關鍵裝備,在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和指導的同時,主要依靠市場機制調動社會資源的投入,這些有限目標的實現必將大大提高全行業的科學技術水平。在此基礎上再經過兩個五年計劃的提高擴展,有望在2020年實現產業升級,達到建成現代化紡織強國的大目標。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紡織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中超俱樂部醞釀大變革
阿里漢下課幾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聽證報告
考研大講堂 報考指南
2004中華小姐環球大賽
京城劣質樓盤備忘錄
調查:南方周末創富榜
安妮寶貝筆記連載
全國萬家餐館網友熱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