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中國首家合資貨幣經紀公司即將面世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8日 11:30 經濟觀察報

    孕育了三年多的中國首家合資貨幣經紀公司有望在近期設立。

    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這家貨幣經紀公司的中外合作雙方從去年就開始接觸,現在已經進入到商業談判的最關鍵階段,“參加談判的中方除原有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外,又多了一家——上海國際集團”。

    而國慶期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秋季年會時也向外界透露,按照國民待遇原則,中國將逐步對外資經紀公司開放外匯、貨幣和債券市場。近期擬設立合資貨幣經紀公司,相關管理辦法也將于近期出臺。

    孕育三年

    作為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發展的一項舉措,貨幣經紀公司最早在2001年就被明確提出,并在2002年上半年得到進一步推動。

    貨幣經紀公司最早起源于英國外匯市場。直到今天,世界最大的三家貨幣經紀公司——毅聯匯業(ICAP)、萬邦有利(Prebon Yamane)和德利?Tullett Liberty?仍是以倫敦為其全球網絡的大本營。

    貨幣經紀公司大大提高了市場的流動性、降低了交易風險和成本?使得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理想價位的所需資金。

    正因為其對貨幣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貨幣經紀一直是個獲利頗豐的行業。以毅聯匯業為例,作為貨幣經紀業的龍頭,2002年的營業額為6.64億英鎊,稅前利潤為1.17億英鎊,成為去年倫敦股票交易所投資回報率位居第二的上市公司。

    2002年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正式開始實施后,三大國際貨幣經紀公司——毅聯匯業、萬邦有利、德利等均表達了在滬設立營業性機構的意愿,甚至向監管機構提呈了詳細的可行性報告。

    差不多同時傳出的消息顯示,上海在建立貨幣經紀公司方面的時間表已經敲定。當時的央行上海分行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這一進程擬分兩步走:第一步由央行上海分行上報總行有關具體成立的方案,第二步是在獲得總行的批準、落實具體機構后再次上報總行。爾后,有消息說,上海分行將成立方案上報央行,只等央行的審批結果。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兩年來,組建貨幣經紀公司一直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兩個中方合作者

    2002年中旬,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被認為有望成為中國首家合資貨幣經紀公司的中方合作伙伴。

    作為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同業拆借市場、債券市場和票據市場的電子交易平臺,成立十年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已經具備了相當完善的硬件交易系統,對承擔貨幣經紀公司的角色具有天然的優勢,在此基礎上設立貨幣經紀公司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

    但業界對貨幣經紀公司這一新生事物采用“一枝獨秀”的方式一直頗有異議:“作為充分市場化孕育而生的貨幣經紀公司,從一誕生起就應該是一個競爭性的行業。”曾受國家委托,主持貨幣經紀公司可行性研究的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張紀康教授對記者說。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上海市政府希望可以建立一個由自己管理的貨幣經紀公司。為此,上海市政府高層還為此事同當時的央行高層特別討論過。”

    上海無疑對貨幣經紀公司寄予著很多期望。在2001年《關于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草案)的報告》中,貨幣經紀公司赫然列于幾大計劃之中。2002年2月,“積極探索建立貨幣經紀公司”更是被鄭重地寫入了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

    并且,上海也一直是貨幣經紀公司在全國惟一的試點城市。

    這種熱情現在已經得到了中央的首肯,具有上海市政府背景的上海國際集團有望成為即將成立的合資貨幣經紀公司的另一個中方合作者。

    經過上海市政府授權,注冊資本為63億人民幣的上海國際集團具有投資控股、資本經營和國有資產管理三大功能。其投資幾乎覆蓋了上海主要的金融機構,是一個以金融為主業的龐大投資控股集團,其金融資產、金融股權分別占其總資產和直接投資總額的65%以上。

    除擁有上海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和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兩家金融子公司外,上海國際集團還發起設立了華安基金和在香港注冊并上市的滬光基金等,并參股了交通銀行、浦東發展銀行、上海銀行、申銀萬國證券等十余家金融企業。

    對于外方合作者,目前在上海有五家國際貨幣經紀公司的代表處,但哪幾家取得了和中方最后談判的資格,目前還不知情。記者聯系到毅聯匯業上海代表處,答復是:“現在都在忙著這事呢,抽不出身接受采訪。”

    外匯交易中心歸位

    對于此合資公司的商業談判進展,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綜合部的有關人士因“銀監會的辦法還未出來”而不愿透露更多信息。

    據業內學者向記者介紹,作為交易的中介機構,貨幣經紀商的首要功能是傳遞信息,促成交易達成,而不是成為交易方或做自營,所以不用墊付自己的資金,在交易安排時債權債務的關系均屬于交易雙方。貨幣經紀人不會給金融市場帶來系統性的風險,任何一家貨幣經紀商的倒閉都不可能危及到銀行系統和整個金融系統的安全。因此,監管機構對貨幣經紀公司的監管力度比銀行、證券、保險等機構都要弱得多,任何國家都沒有一個專門針對貨幣經紀公司監管法規。銀監會要出臺的辦法也只是對貨幣經紀公司做一個從無到有的規范,應該不是一個煩瑣的過程。

    在張紀康教授看來,合資貨幣經紀公司的出現也為解決外匯交易中心一直的體制錯位起到了有益的探索。

    上世紀80年代,在市場尚缺乏貨幣經紀商時,在各地成立的融資中心里就活躍著一批掛靠在央行各分支行下的三產機構為金融機構提供交易媒介。1994年清理整頓后,外匯交易中心成為國內惟一的貨幣經紀平臺,為各金融機構提供服務。但在體制上,作為央行直屬的事業單位,它同時又要肩負起監管市場的職責。

    交易、信息和監管“三大平臺”融于一身,外匯交易中心不得不一直處在既是游戲者又是裁判員的尷尬地位。當客戶的需求與央行的監管要求不一致時,應該先滿足誰的要求呢?

    所以,通過合資,交易中心的交易和信息功能可以與其監管功能徹底分離。原有的交易中心仍保持其監管職能,而交易和信息功能則由新成立的合資貨幣經紀公司執行,這無疑為解決長期以來交易中心的體制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但由于同交易中心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執行過程中也許還會面臨許多問題。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貨幣經紀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NBA中國賽打響
協處罰國安罷賽事件
北京新交法聽證報告
考研大講堂 報考指南
2004中華小姐環球大賽
京城劣質樓盤備忘錄
調查:南方周末創富榜
安妮寶貝筆記連載
全國萬家餐館網友熱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