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中信證券力推指數產品促進金融創新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8日 11:01 上海證券報

    金融創新是金融市場的活力所在,也是金融機構的盈利來源。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市場的產品創新趨勢日益明顯,這種創新不僅表現在交易制度、市場組織,還表現在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的創新上。

    產品與工具創新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指數產品的發展極為迅速,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較早開展了指數方面的研究證券,并創建了國內市場較為完整的指數
體系,并與美國標普公司進行了指數方面的合作,成為指數及其產品較早的試水者。

    指數產品的基本用途。指數產品實際上是以指數為標的物的金融投資工具,可以說是基于指數這種特殊基礎工具的衍生產品。指數產品是一個極為龐大的產品系列,它不僅包括人們熟知的指數期權、期貨,還包括人們了解較少的指數股票、指數票據、指數憑證和指數債券等。

    金融產品的基本目的是用于交易和投資,指數產品作為重要的金融產品系列無非是為了更有效、成本更低地達到這些目的,從而更好地滿足投資者和融資者的需求。

    從投資的角度看,投資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主動式投資和被動式投資。前者主要通過證券選擇、資產配置和市場時機選擇等手段,希望找到被錯誤定價的證券,以此來獲得市場的超額受益;后者則認為市場是一個有效的市場,在不可能系統性獲得超額收益的情況下,不如通過持有或跟蹤市場指數來獲得市場平均收益。這就是"指數化"投資的基本思想。基于這種思想,產生了指數基金、指數股票等指數投資產品。

    從交易角度看,交易過程是一個風險和收益重新分配的過程,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的收益要求、抗風險能力、資金需求、稅收地位等個性化因素。為了有效滿足投資者的需求,需要有不同風險/收益組合的投資工具,而指數期貨、期權、各類指數票據的出現都是為了在投資者之間重新分配風險與收益。這會極大提高市場的交易效率。另外,當個別投資者自行建立避險倉位可能面臨著較高成本時,通過應用指數產品便可降低避險成本。

    目前,國際市場上的各類指數產品不下百種,指數產品的創造者和使用者包括交易所、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各類機構,指數產品的交易也分為交易所交易和柜臺交易兩種方式。對資本市場而言,這些指數產品具有以下功能,即使市場更完備;重新分配風險;增加流動性;減低交易成本;減低稅賦;便于進入本土以外的其他市場。

    指數產品的機理和設計方法。指數產品往往具備一些相同的機理。主要表現在:任何指數產品都是基于一個標的指數。標的指數的選擇與指數產品能否成功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選擇標的指數時,主要應考慮兩個因素:一個是指數的調整頻率不應過高,以免影響指數產品和標的指數的關聯性;二是指數應該知名,從而易于被投資者接受。

    指數產品能夠通過單一品種達到投資整個市場的要求。指數產品的標的指數可能是寬基指數(如標普500這樣的市場指數)也可能是窄基指數(如特定行業、風格指數等),但無論哪一種指數產品,市場參與者都可能通過該種單一指數產品來達到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如整個市場、整個行業和整個組合)設立頭寸的目的。同時,指數產品會因指數的變動而調整,當標的指數的樣本或權數因并購、增發、退市等原因發生變化時,指數產品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使指數產品的凈值與指數保持聯動關系。在調整時要考慮調整成本和指數跟蹤誤差這兩個因素,并在這兩者之間取得一個權衡。

    專業人員指出,指數產品具有組合性。這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數產品往往是由基礎產品或技術組合而成的,如指數債券等價于零息債券和長期股票期權的結合,指數股票是指數期貨和封閉式基金的結合;二是指數產品往往同時具有多種證券的特征,如指數債券既有債券的特征又有股票的特征。同時,指數產品具有套利交易機制。指數期貨、期權和指數股票都明顯地表現出這種套利機制,這一機制保證當指數產品的價格與現貨指數發生偏離時,會觸發投資者進行套利交易,從而使指數產品的價格與實際價值保持一致性。

    正如行業分析師所言,當人們對期指交易和指數化投資更為熟悉的時候,進而推出更為細分化和組合化的指數債券、指數存款等產品,它們的出現不僅為證券市場提供了新的投資工具,同時也對完善市場微觀結構和提升交易效率提供了產品基礎。但指數產品的發展是一個漸進過程,國內目前的指數及其產品也在不斷發展當中,指數基金已經發展到了相當規模,其中2家指數基金采用了中信指數作為投資標的,ETF和其他指數產品也在積極醞釀之中。可以預見,隨著我國股票市場結構的逐步完善和交易制度的不斷改進,越來越多的指數產品將會不斷涌現。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中信證券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NBA中國賽打響
協處罰國安罷賽事件
北京新交法聽證報告
考研大講堂 報考指南
2004中華小姐環球大賽
京城劣質樓盤備忘錄
調查:南方周末創富榜
安妮寶貝筆記連載
全國萬家餐館網友熱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