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面臨重大變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8日 09:03 證券時報 | |||||||||
    新華社發表了《有關部門就收購個人債權及客戶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公告作出解釋》的文章,該文就一些被處置的金融機構網點17日公布的有關公告進行了詳解,對收購范圍、哪些債權實行全額收購、為何要對一些個人債權打折收購、打折收購標準是什么、收購個人債權應遵循什么樣的原則和債權人是否可選擇不接受收購等問題作出詳細的解釋。
    筆者認為,《解釋》中傳遞出了比較豐富的意義,也暗示著金融業將發生較大變化。首先,中國金融行業對瀕臨破產和清算的金融機構及其網點處理將制度化和透明化,其中一個比較大的意義是,《解釋》的出臺或將為金融機構破產作制度上的鋪路;另外隨著《解釋》傳遞出金融機構處置的制度化趨勢,國內金融機構將真正開始進入市場化的兼并重組時代,金融機構的投資價值面臨重新評估;其次,《解釋》中表示對一些個人債權打折收購,為這類人敲響了警鐘,告誡他們今后不可參與違規金融活動,要關注金融機構的經營狀況,再發生的此類業務要風險自擔。     《解釋》的內容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有可能是對今后一些被處置金融機構的處理程序,《解釋》為制度化、透明化處置這類金融機構提供了依據。巧合的是,就在公布《解釋》的同一天,在北京的中國破產法高峰論壇上傳出新《破產法》很快將進入“臨產期”的信息,新的《破產法》不可能不涉及到金融機構破產。今年以來,一批金融機構風險集中爆發,部分問題證券公司、信托公司處于危機邊緣,而對于問題金融機構處置,多年來并沒有形成一套市場化制度,“一事一例、政府買單”的舊有處置模式不僅讓財政資金遭受重大損失,同時也使得一批問題金融機構“死而不僵”,進一步堆積了金融風險。     而隨著金融機構處置走上市場化、制度化,政府為問題金融機構全額買單,再到有限度買單將是必然趨勢,金融機構投資價值必然面臨市場化重新評估,筆者認為市場化的評估最終將促進金融機構市場化的重組,證券行業將因此而迎來大兼并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