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險是“病態”保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6日 11:16 證券時報 | |||||||||
    目前我國保險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近年來保費收入以接近30%的速度遞增,資產總額也從1999年的2604億元上升到2003年的9123億元。同時,我國保險業也正處于發展初期的摸索階段。各大保險公司為了做大做強,在國內這塊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紛紛追求規模擴張,并向集團化方向發展。一些保險公司不僅經營壽險、財產險,而且已經把觸角伸向了證券、投資等金融領域。并且,隨著保險市場的發展,保險險種已不局限于傳統的保障型產品,分紅保險、投資連結等投資型產品開始迅速充斥到保險
    所謂人之生、老、病、死,保險應當首先解決人們的養老、疾病、醫療、意外等基本保障,方才探討如何提高生活質量。分紅保險即是為了滿足后者的需求而出現的。保險業較發達國家是在人均投保率相對飽和,金融混業經營成為主流的情況下開發分紅等投資型產品的,主要考慮是產品創新。但是在保險密度287.44元,保險深度3.33%的我國,人均200多元的保費連基本保障都無力支撐,又何談拿百姓多余的錢去投資呢?各公司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增加保費收入而大力推廣分紅險的銷售,而國內投保人對保險認識不夠,對分紅的期望過高,而導致市場低靡則怨聲載道,行情看好時,又盲目退保,轉向股市。這種類似畸形的市場開拓過程,有違保險業發展的正常軌道。     分紅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是除了基本保障,投保人還有一定的紅利分配。紅利的來源主要是保險公司的死差益、費差益和利差益,以及其他一些利潤來源。這三差均與保險公司的自身經營、風險控制和市場運作有關,其中利差益是紅利的主要來源,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直接影響分紅大小。可以說,投資環境的好壞是分紅表現的晴雨表。1998年國內各家保險公司的平均投資收益率為7.5%,而2001年則降為4.3%,近兩年,就只剩2%至3%了。早期過高保證利率的分紅險,受連續降息的影響使壽險公司經歷了嚴峻考驗。而近期,由于投資環境不佳,投資渠道未完全放開,分紅普遍很低,甚至低于銀行儲蓄,導致投保人不滿,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保險市場的不穩定。     分紅險還有一個特點是替代性。也就是說它和其他金融產品可以相互替代。這個特點決定了人們很大程度上將其作為投資理財的一種方式,一旦證券、基金等投資市場轉好,人們就會把錢從分紅險上轉入其他投資項目中去。今年第一季度銀行保險保費下滑,主要就是由于證券、基金市場的全線飄紅所造成的。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保險公司目前保費規模泡沫太大,很大一部分實際上僅為托管資金。這種情況存在很大的隱患,當投資市場行情好時,客戶大批退保,保險公司會面臨巨大的現金流風險。     另外,從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式來看,分紅保險過多銷售也是不利于保險公司發展的。壽險公司對資產負債的管理注重現金流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而分紅保險由于保障功能不強,客戶強調其投資功能,故相當多的投保人選擇躉交保費方式,這種現象以銀行保險尤為突出,其結果使得保險公司的躉交保費比重過高,業務結構受到嚴重影響,對公司的長期發展不利。     當然,分紅險對我國保險業發展的貢獻是不可忽略的,它是保險產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實現我國保險業的良性發展,走長遠發展的道路,目前來說還是要回歸保險的本性,把重點放到傳統保障型的保險產品上,增強保險的保障功能,考慮客戶的切身利益,開拓人們切實需要的保險產品。以保障為先導,投資分紅為補充,切實提高保障水平。這與保險公司的長遠利益也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