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冊新浪免費郵箱,激活1G空間
金磊
從首都規劃建筑設計展說起
第十屆首都規劃建筑設計匯報展于2004年1月6日開幕。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展覽的地址選定在天安門廣場附近即將落成的北京規劃展覽館———一個由鋼與玻璃組成的純粹的
現代主義作品。當這個展覽出現在這樣的建筑環境里的時候,人們多少感到有些意外。
10年前建筑設計匯報展首次推出的時候,北京正處在民族風格建筑創作的高潮期,一時間,“大屋頂”式的建筑引起諸多爭議。“涼亭何其多,淹沒北京城。”一位觀眾在展覽的留言本上這般寫道。
現代主義建筑長期以來不能在北京充分發展,是不少建筑界人士的心病。這次展覽正向人們展現一個夢想成真的故事,這個城市的形象已不再由10年前的新東安市場、北京西站等“大屋頂”式的建筑所定義。國家體育場、五棵松體育中心等一大批現代主義建筑即將拔地而起,表達了新北京奧運建筑走向世界的熱望。
然而,“民族的或世界的”仍是喧鬧的主題。伴隨著國外建筑大師紛紛競得北京奧運場館設計的重量級項目,北京不應該成為外國建筑師的試驗場成為建筑界的一派呼聲。
而對立面的聲音也同樣強大:“只有不斷開放才能真正提高中國的建筑設計水平。”
應盡快結束“洋設計”試驗場的困境
著名建筑師扎哈-哈迪的針對北京建筑所日益呈現的“洋設計”占上風的趨勢深刻地指出:“有什么新主意新方案要付諸實施,在北京都可能做到,但其他地方是不會允許的。”作為一個警示,我們城市的當代建筑切不可盲目抄襲模仿歐美建筑形,而要不斷探求有自身本地特色的建筑文化的性格。
近年來,外國建筑師事務所在北京造樓已令國人印象深刻。國家大劇院、CCTV大樓、奧林匹克主體育館等,這些北京最為重大的項目已為“洋設計”所包攬。而伴隨這些項目的是不斷的質疑和對本土化建筑師原創性的呼喚。這里暫不說要保護民族文化的傳統及大型建筑設計方案科學民主招投標的透明機制,而只是指出北京應加倍珍惜建筑遺產,多一點蘊含理性的文化典雅,多一點北京城的悠悠古韻,而更少一點與京城文化不融的暴發戶式的造作與浮華。
以城市規劃為例,高起點編制城市規劃是搞好城市建設的前提和依據。聘請國外設計師搞規劃,便于引進外國先進經驗,少走一些彎路,是城市在高起點上實現跨越式發展,這也是對外開放的應有之義。但任何事物都要有“度”,城市規劃“洋化”一旦成為一種互相追捧、舍本求末的不良風氣,就必須引起有關決策者的警惕。《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正在修編,雖基本上是由國內專家完成的,但北京城市的區域設計、景觀設計也有“洋化”的趨勢。這里試問,洋規劃能服北京水土嗎?如果存在某些“洋化”現象,反映了一些地方在開發建設中貪大求洋,盲目攀比意識,更透視出某些決策者急功近利的形式主義作風,到頭來危害的是城市自身的健康發展。
新北京、新奧運在建設標新立異上,前一段的誤導似乎非要請洋人設計不可,這是眾多建筑界權威人士們的斷言。北京花巨資廣泛吸納國外建筑似乎是并沒有得到好評,當有人與安德魯談及他的國家大劇院設計方案要尊重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時,他回答道“我就是要切斷歷史……我認為保護一種文化的惟一辦法就是把它置于危險境地”。世界著名建筑專業刊物《建筑評論》在對安德魯的巨蛋設計評價道“中國———可能是安德魯遇上的最佳客戶”。
如此這般“洋設計”定會改變國都的文脈。如果說,20世紀50年代北京城寺院被毀與盲目口號及大躍進的樸素熱情有關,那么在21世紀初的北京無序化的變臉會更加本質,會更加慘烈。因為,我們是明知故犯,是在自覺丟失北京文化。
建筑需要本土化意義上的全球化
面對北京歷史風貌是“不破不立”還是“不破而立”,如何引進“洋設計”,對“洋設計”在中國本土文化上應有什么要求,是不是該一律接受是我們必須思考的緊迫問題。
正如北京舊城改造不能因一個“新北京、新奧運”就在未研究清楚的前提下大拆大建,必須以本質的“人文奧運”建設保護為樣板,放實、放慢改造步伐。
無論是“洋設計”,還是中國建筑師,在北京的創作都要尋找中國建筑設計的靈魂。這應成為一個根本。作為一個理性的回歸,兩院院士吳良鏞一再呼吁中國建筑設計的走向,他針對北京的標志性建筑采用“洋設計”深刻地指出:“看了這些方案除了震撼你還有別的感覺嗎?我們不反對標新立異,因為恰恰這是文化藝術最需要的。但部門不講究工程、不講究結構、不講究設計、不講究造價。北京萬不可成為某些外國準大師們的試驗場。”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是對北京建筑未來走向的最好概括。我們所熟悉的羅馬古城、萬神廟建筑之所以是國家美麗的榮耀,更因為它是閃爍著本土化精神的城市名片。
同樣,北京現代建筑也需要多元化,不僅僅要用中國建筑文化說服“洋設計”,更要用華夏傳統建筑特質去感化自己的地產商及政府管理者,要做到中外的優勢互補。在中國,在北京一定要使作品趨于建筑的本土化,因為只有發揮著本土化建筑設計思想的優勢,新建筑作品才可能超越。
中國建筑文化要由中國建筑師自己去完成。立足本土文化的可持續建筑設計的發展是個永恒題目,對于北京建筑,對于2008年新北京、新奧運的“一流”標準,北京乃至海內外建筑師應有的不僅僅是作品本身,而應首先是一種創作態度,其核心是如何在讀懂北京這部歷史大書的同時,作出能真正融入文化背景的作品來。
(作者為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團專家、《建筑創作》雜志社主編、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市場報》 (2004年10月15日 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