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冊新浪免費郵箱,激活1G空間
本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參展的廣東水產行業企業達13家,比上屆增加了近一倍;合同金額折合人民幣達7.5億元,比上屆增長6倍強。
在受美國反傾銷的影響,高達40%的對蝦出口平均稅率使出口企業幾乎無利可圖的情況下,湛江國聯依靠其初裁稅率不到0.5%的優勢,拿下了高達3000多萬美元的對蝦出口合同,占據了此次廣東水產出口合同總金額的半壁江山。
面對蝦出口呈現的一些亮點,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國外的技術壁壘,國內檢測等環節的“脫鉤”也制約著水產品出口規模的擴大。
積極破解困局
廣東省水產品流通與加工協會秘書長鄧家焯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面對美國對我國對蝦的反傾銷挑戰,我省水產行業協會、廣東檢驗檢疫部門與生產企業同心協力,開始打破美國反傾銷造成的出口困局。
鄧家焯告訴記者,我省水產行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對蝦養殖水平、產品質量和衛生標準;其次是開發新的出口品種,因為美國對我國實施的對蝦反傾銷主要是南美白對蝦,因此行業協會和出口企業積極開拓面包蝦等新品種,打進美國市場;其三是抓住歐盟今年8月底向我國重新開放動物源性食品出口市場的機遇,開拓歐洲市場。
他透露,水產協會明年將組織出口企業參加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漁業博覽會,致力進入歐洲市場。
困難仍然不少
然而,我省對蝦出口企業仍然面臨著不可忽視的困難。
鄧家焯說,歐洲市場已經有兩年多未向中國動物源性食品開放,我們的出口渠道需要重新梳理,這需要時間。另外,歐洲市場的飲食口味偏向冷水魚類,對廣東等地的熱水魚類不是很喜歡。
此外,記者了解到,我省大部分出口企業生產流程都是按照美國的標準(HACCP)建設的,而出口歐盟需要重新按照歐盟標準建設生產流程,比之美國的HACCP標準,歐盟標準更為嚴格。目前,我省有80多家水產企業通過了HACCP認證,但只有15家企業獲得了歐盟的水產出口質量認證。
記者從汕頭一出口企業了解到,對蝦出口要檢驗硝基呋喃四種代謝物,汕頭沒有這種檢驗設備,樣品需要送到北京檢驗,順利的話每批樣來回要20天,勢必延緩出口時間。而且,汕頭檢驗檢疫局是根據國家質檢局的規定對此進行檢驗的,但目前美國并無此要求。企業希望主管部門能免去輸美對蝦的該項檢驗。
也有企業反映,我國質檢部門現有的能力、技術狀況與一些發達國家的檢測水平相比,還有差距。如美國、加拿大和歐盟等對對蝦和小龍蝦中氯霉素含量能檢測到0.3PPb(即百億分之三),而我們現在還做不到。因此,我們一些產品到了港口就會被拒。因此,提高檢測水平,有助于對蝦企業更好地打進國際市場。
本報記者 王暉輝 北京報道(來源: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