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雜談
1999年的最后一天,水皮正和報社的同仁在共進晚餐,電視上忽然就出現了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辭職的消息,出現了葉利欽將核電鈕交給普京的畫面,這幾乎是20世紀最后幾天最令人興奮的新聞,一切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不過,也有叫人看不明白的地方。
最叫人看不明白的是,為什么普京在接任之后馬上簽署的是對葉利欽的保護狀,正是這份保護狀叫人看到葉利欽龐大身軀外表之下的虛弱,葉利欽為什么那么害怕后面的人找倒賬呢?葉利欽又害怕什么樣的人找他的后賬呢?
答案在這之后的五年之中在慢慢被揭開。曾擁有獨立電視臺的古辛斯基被迫流浪西班牙,曾擁有公眾電視臺的別列佐夫斯基被迫出走英國,擁有尤克斯石油公司的霍多爾科夫斯基被投入了牢房。這三個人中,霍多爾科夫斯基號稱俄羅斯首富,身家在280億美元以上,別列佐夫斯基號稱俄羅斯的權力經紀人,一手操縱了葉利欽第二期任內的四任總理人選,包括最后和他翻臉的普京,古辛斯基則是號稱俄羅斯富翁中惟一沒有從私有化過程中掠奪國家財富的干凈的富翁。這三個人和曾擁有俄羅斯最大零售銀行的斯摩棱斯基,擁有俄羅斯最大貴金屬公司的波塔寧,擁有阿爾法集團的弗雷德曼,擁有革新商業銀行的維諾格拉多夫一起組成了七人組。正是在這個七人組的幫助下,葉利欽獲得了總統的連任。在著名的達沃斯年會上形成的俄羅斯寡頭力量之所以傾盡全力支持當時支持率只有3%的病夫葉利欽,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全力阻擊俄共久加諾夫的當選,當時久加諾夫的支持率達到了20%,幾乎所有的西方政客包括索羅斯在內都已經認為俄共上臺是十拿九穩的事情,阻力久加諾夫就是阻擊共產主義,阻擊共產主義就是保護這些寡頭們的既得利益,更不用講曾經任俄羅斯副總理當時已被葉利欽免職的丘拜斯指出的大規模專制的私有化對巨頭們的巨大誘惑,因此,他們毫不猶豫地就為丘拜斯的私有財產保護基金會投入了500萬美元用以支持葉利欽的競選。葉利欽打敗了久加諾夫,演繹了一段在西方觀察家眼中都堪稱不可思議的神話,七人組在競選成功后有三個人進入葉利欽的政府,這七個人的財團控制了50%的俄羅斯的經濟。澳大利亞的外交官格倫·沃勒在俄羅斯住了10年,沃勒在他的長篇著作《俄羅斯的精英》中關注到了財富與權力的聯姻以及金融和政治利益的合并,“這個關系簡直像亂倫,大多數私營金融團體的第一筆資本都是通過他們接近黨和共青年所得到的特權或與俄羅斯政府部長們的政治交往得來的”。
和中國探索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里建設市場經濟一樣,俄羅斯是在一個沒有資本主義經驗的國家里探索建設市場經濟。在俄羅斯的改革實踐中,這種探索實際上有三種模式途徑。一種是以年輕的改革家丘拜斯、蓋達爾為首的以市場為主的自由主義,一種以別列佐夫斯基為首的勝者為王的寡頭主義,一種是以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為首的老板為主的國家資本主義。丘拜斯和盧日科夫在私有化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具體到操作層面上的沖突卻是致命的,盧日科夫拒絕丘拜斯制定的全國私有化綱要。因為在將資產分到私人手里時,盧日科夫首先想到的是資產新主人的能力如何,而丘拜斯首先想的是先把資產分出去,然后讓市場來決定誰是最有能力的資產主人,盧日科夫認為,人工作的積極性不是因為他擁有資產,而恰恰因為他沒有資產,但通過勞動,他有權力擁有資產,丘拜斯式的新資產主義在盧日科夫眼中不過是“寄生蟲”。最終,在葉利欽的調停下,盧日科夫的莫斯科成為俄羅斯私有化的“計劃單列市”。
丘拜斯、別列佐夫斯基和盧日科夫是三個冤家對頭,但是他們在葉利欽的總統競選問題上卻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因為他們共同感受到了共產黨重新上臺的危險,感受到久加諾夫上臺之后私有化進程必將逆轉,感受到寡頭們會被無情的吊掛在街道的燈柱上示眾。在這種危險之下,丘拜斯和別列佐夫斯基走到了一起,共同籌劃了俄羅斯私有化進程中最大的丑聞,那就是貸款換股份。葉利欽無疑是這種合作的最大受益者,但是就是葉利欽也對此感到難以接受,他解除了丘拜斯副總理的職務,葉利欽聲稱:丘拜斯幾乎一分錢都沒有要,就把大工業賣掉了,這是我們不能饒恕的。
葉利欽真的是得便宜賣乖嗎?
1995年的俄羅斯經歷的是改革進程中最黑暗的時代,由于長期拖欠工資和養老金,俄羅斯政府的聲望降到了最低點,私有化的進程也出現了問題,丘拜斯回憶說,俄羅斯改革者展望私有化的第二階段是將國營工廠、煉油廠和礦山將以現金形式賣給最高出價者,但是沒想到這個目標并沒有實現,丘拜斯想造就一批新型的私人資產擁有者的希望也落空了,“在私人財產后面既沒有聯合的力量,也沒有政治力量”。因此,當貸款換股票的計劃放在丘拜斯面前時,丘拜斯明白,他必須不惜代價支持這個方案,盡管這個方案的腐敗是那么的顯而易見,盡管這其中的一切與丘拜斯的初衷背道而馳。丘拜斯的同盟者蓋達爾甚至公開聲稱,貸款換股份是個無法令人接受的選擇,他寧愿不當官,也不會作這樣的選擇。但是蓋達爾也承認,如果葉利欽和丘拜斯不作這樣的選擇,從根本上改變經濟圈名流的組成,久加諾夫就會當選總統,貸款換股票是葉利欽連任的第一步,也是寡頭們和克里姆林宮的連接點。
1995年的3月30日,波塔寧、霍多爾科夫斯基和斯摩棱斯基出現在俄羅斯內閣面前,在四個小時的會議中,波塔寧告訴當時的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一個聯合商業銀行準備向政府提供9.1萬億盧布(相當于18億美元)的貸款,條件是以俄羅斯一些大型企業的股票作為抵押擔保。9.1萬億盧布是一個什么概念呢?當年俄羅斯的預算需要從私有化中籌集8.7萬億盧布,但是到3月份,國家財產委員會(相當于中國的國資委)才拿到微不足道的1400億盧布,銀行家們為政府提供的是一個把全年所有私有化收入籌集起來的方案。切爾諾梅爾金不可能拒絕這樣的方案,丘拜斯關心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政府能不能拿到現金,他擔心銀行拿走了股票卻不給錢。5個月后,病中的葉利欽簽署命令,正式啟動貸款換股份方案。只不過,這個實施的方案比最初的原始方案相比,無論是原則,還是細則都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外國投資者被拒之門外,所有的競標成為擺設,拍賣不是公開進行而是秘密進行,銀行成為拍賣的組織者同時又是拍賣的買主。(9C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