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長期資金入市有望破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9日 11:00 上海證券報 | |||||||||
    長期資金以多種方式直接投資資本市場將獲得制度保證。為了創造條件逐步提高長期資金的入市比例,經國務院批準,證監會、財政部、勞動保障部、央行、銀監會、保監會、社保基金理事會等七大部門組成的"鼓勵合規資金入市專題工作小組"已初步完成相關制度起草工作,正在征求有關各方的意見。這意味著鼓勵長期資金直接入市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期待長期資金的"蝴蝶效應"     合規資金入市能為股市帶來增量資金,這當然是利好消息。股市上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資金的堆積,回想2000年時,二級市場的存量資金高達7000億元,股市也水漲船高地屢創新高。在滬指完成由2243點向1259點俯沖后,二級市場的存量資金也退潮到了3000億元以內。在資金面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國務院批準成立"鼓勵合規資金入市專題工作小組"的消息,對股市向好無疑有積極的作用。     長達3年的熊市使90%以上的投資者遭受了重創,就像很難說清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不知道是資金的撤離造成了熊市,還是熊市造成了資金的撤離,但至少每一次清查違規資金,都是引發市場大幅下跌的誘因。禁止三類資金入市,禁止使用貸款從事股票、期貨、金融衍生產品投資,禁止銀證混業經營,禁止融資融券、禁止集合理財、禁止非法集資、禁止……這些年來有關部門發了一道又一道禁令,加上年年搞清理違規資金,入市資金是"純潔"了,但股市卻不"可愛"了。清查固然為防范金融風險所必須,但重禁止、輕鼓勵;重清查、輕蓄水的結果,使市場的資金池日漸干涸,在各種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股市連年走弱就不難理解了。     每年的財經工作會議上,總可以聽到對合規資金入市的呼喚。截至去年年底,全國保險總資產已達9100多億元。在負利率時代,大量資金存在銀行里,將嚴重地威脅到保險公司的資產保值和償付能力。此外,日益增多的養老金和企業年金也需要拓寬投資渠道,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養老金,特別是保險資金在國外成熟市場的資金構成中占有相當高的比例,已經成為保持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不可忽視的力量。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協調發展,讓長期資金入市,有利于實現證券市場穩定發展和養老、保險基金雙贏的局面。     市場在為長期資金入市有望破題歡欣鼓舞時,也應該對該政策在現階段很難產生實質性影響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盡管有投資基金超常規發展,引進QFII資金等制度安排,股市照樣在不久前創下近五年的新低。根據現行5%的入市比率,保險基金進入股市的資金不會超過500億元,養老金、企業年金的資金規模也僅相當于一只大型基金。俗話說"有多少柴就能燒多大的火",既然3000億元規模的投資基金和20余家QFII機構沒能力挽狂瀾,如果簡單地把數百億元社保資金當作"解放軍",那顯然是幼稚的。     境內長期資金入市雖然在資金規模和對股市的介入深度上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重要的是政策之門已經開啟。隨著社會財富的積累和人均收入的不斷攀升,我國養老、保險資金可望迎來高速增長的可喜局面,無論是資金基數還是入市比例都將會大幅提高。成熟市場的實踐證明,不斷擴大的養老、保險資金入市是維持股市長期走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發達國家養老基金和人壽保險所管理的資產中,股票已占其整個資產組合的40%左右,可見只要有制度保障,境內社保資金入市的前景將是十分誘人的。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洛倫茲在一篇題為《蝴蝶效應》的論文中說:"巴西叢林里一只蝴蝶偶然扇動翅膀,可能會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掀起一場龍卷風"。透過"鼓勵合規資金入市專題工作小組"成立,以及與此有關的一系列信息,我們仿佛看到合規資金這只美麗的蝴蝶已經開始扇動翅膀。根據"蝴蝶效應"原理,合規資金的入市總有一天會在股市掀起穩步發展的大浪,讓我們一起來期盼這一天早日來臨吧。     長線資金入市正當其時     在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要求抓緊落實"國九條"各項政策措施之后,大盤挾巨量拉長陽高歌猛進,頗有當年"5·19"反轉行情的摧枯拉朽之勢。可是盤中稍有反復,殺跌盤也蜂擁而出,經歷了幾年熊市,投資者都成了驚弓之鳥。令他們最為疑惑和關心的問題莫過于:這些抄底資金是不是過江龍資金?行情到底能走多久?這回是"5·19"還是"6·24"?可見,入市資金的長短線性質,影響行情能否向縱深發展。     鼓勵長期資金直接入市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無疑是一場及時雨,對其本身和二級市場而言都有好處。     首先,長期資金入市有利于穩定市場,恢復信心。成思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中國股市的問題是過度投機,在過度投機的股市中,投資者通常會漠視企業經營業績,使績優股受到冷落,而各種有炒作空間的股票卻受到追捧,嚴重削弱股市的資源配置功能。過度投機還會助長市場的短期行為,為莊家非法操縱市場提供條件,與過度有機相伴隨的巨大風險將成為市場產生嚴重動蕩的隱患。長期資金追求的是長時期的穩定收益,一旦入市,基本上會耐心持有股票,這些資金沉淀下來,鎖定了籌碼,為市場穩定起到促進作用。     其次,長期資金為市場輸入新鮮血液,緩解市場因過度融資而產生的"缺血"癥狀。銀行紛紛改制,對于即將接踵而來的交行、建行等銀行巨額融資上市問題,投資者總是心存擔憂。長期資金指的是社會保障基金、企業補充養老基金和商業保險資金,據有關方面推測,如果長期資金直接入市獲得制度保障,僅商業保險資金現有的入市資金規模就將達500億。對于QFII,截至8月底,QFII已匯入資金17.95億美元,其中已有超過100億人民幣的資金進行投資運作,其中超過半數投到了 A股市場。目前已獲批的QFII,從性質看絕大部分屬于證券公司和商業銀行,而長期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還較少,外匯局表示將鼓勵投資主體多元化,并向長期機構投資者傾斜。越來越多的后續資金等著開閘放水,無疑給投資者吃了個定心丸。     長期資金入市奠定理性投資主基調,也為自身增值找到更多投資渠道及工具。美國期貨市場傳奇人物理查·丹尼斯曾經描述過,95%的交易利潤來自100次交易中的5次,說明利潤不是靠頻繁交易得來的。長期資金首先要考慮安全性,其次才是贏利性,他們往往傾向于選擇大盤藍籌股,以求長期而穩定的收益,由于市場存在羊群行為,它們的投向起著示范作用,對于強化我國證券市場的理性投資理念,遏制投機風氣起到重要作用。再說中國股市經過幾年下跌,市盈率已接近國外水平,"中國主題"投資概念日益引起全球投資者的密切關注,股市為長期資金提供更靈活的投資組合及比債券更高的收益。由此看來,長期資金入市,正當其時。     掃除合規資金入市的障礙     股市是由資金堆砌起來的,資金對于股市來說,猶如血液對于人體,供應不足時則使股市"貧血"而衰,流失過多時則令股市"枯竭"而亡。資金對于股市之重要性,不管是投資者還是管理層皆有目共睹,在此問題上亦不存在任何不同意見的爭議。     流入股市的資金從大體上又可分為短期資金和長期資金。短期資金往往屬于游資之類,在股市行情好的時就進來撈上一把,不管是否得手,都會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出局。在我國,這種資金在許多情況下都是從銀行借貸而來的,其秉性注定了這種資金的短期特征和隨意性。這也是為什么每當股市紅火之時,隨之而來的清查股市違規資金的行動一展開,股市必會隨之劇烈震動。也往往由此引發股市的巨幅下跌,每每令股市受到傷害乃至重創,使長期投資于股市的資金也因此屢屢受到沉重的打擊。對于這一點,投資者有深刻的體會,管理層亦非常之清楚。因此才有了積極引導和規范長期資金進入股市的構思和一系列的動作。     但是,盡管在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方面早已達成了某種共識,但在具體問題的落實上,依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嚴重分歧,從而也導致了鼓勵長期資金進入股市的工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舉步維艱,有時甚至于僅停留在形式或口號上面。而實際的舉措和步驟,讓投資者一次又一次伸長了脖子,也僅僅是只聞樓梯聲,不見"人"下來。     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還是人們依然對股市存在的種種風險缺乏正確的了解和認識,對其產生這樣或那樣的顧慮,不必要的擔心、疑慮、恐懼,乃至于抗拒。由于股市的風險是一種立竿見影的顯性風險,每個交易日都通過價格的上下變化向人們毫無保留地全面揭示。這就特別容易由表及里地在人們心理上留下陰影,并由此而產生某種偏見。這也難怪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一概禁止的限制性措施,嚴控國資流入股市。     但是,對于股市客觀存在的風險,我們既沒有必要將其有意縮小,亦沒有必要自欺欺人地將其無限放大。正確而科學的態度是,對其要有一個充分而客觀認識。采取一切必要和可行的措施將其控制在我們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也正因為如此,在世界范圍內,鮮有像我們這樣,在已經確立了進入市場經濟的這么多年后,在對待股市風險的問題上依然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以圍追堵截而不是引導疏通的方式,將一些合規的長期資金以限制性的規定堵截在股市之外,像個"小腳女人"一樣,不敢越雷池半步。殊不知這種政策的結果,表面上是避免了風險,但實際上卻使這些資金由于缺少投資的渠道,在無形之中也遭到了貶值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使得股市在缺乏源源不斷長期資金的支持之下,陷入不必要的巨幅波動之中,從而也放大了股市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根本改變股市這一尷尬狀態的合力如今正在悄然形成,國務院批準成立的"鼓勵合規資金入市專題工作小組"已初步完成了相關制度的起草工作。這次與以往最大的不同點在于,有關方面從制度層面入手,以戰略眼光著眼,正本清源,通力掃除合規資金進入股市的一切障礙。在解決長期困擾我國證券市場長期資金入市的問題上,以制度的形式給予了根本性的保障。此舉在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證券市場健康發展上,無疑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和作用。     西南財經大學 李偉:長期資金入市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隨著我國養老基金和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入市步伐的加快,其投資股市的規模也將不斷增加。實際上,目前以養老基金、保險公司資金和證券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已成為國際資本市場上主要的投資者。以養老基金為例,美國2003年底養老基金總規模已經突破12.06萬億美元,約為同年美國GDP10.9萬億美元的1.1倍。隨著資金規模的不斷擴大,這類長期資金在資本市場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特別是由于其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時間較長且對資金安全性的要求更高,所以它們較普通散戶投資者更加關注上市公司本身的質地和公司內部治理結構是否完善。特別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積極股東主義"(Shareholders Activism)逐漸興起,養老基金等積極參與了眾多上市公司的治理活動,如聯合其它股東向法院控訴公司管理層要求其賠償,發起立法要求設立保護股東權益的法規,成立社會公益組織加強對公司監管活動等。其中比較具代表性的是美國加州公務人員退休基金(CalPERS),該基金是目前美國最大、全世界第三大的公共養老基金,掌控的資金總量超過1600億美元,持有1500家上市公司的股權。在上世紀90年代,CalPERS就提出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準則,認為企業不僅要關注贏利,還應承擔起對股東應有的信托責任和社會責任,其制定的上市公司治理評價指標體系也成為公司治理文獻中的經典。     反觀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還不夠完善,類似"銀廣夏"、"托普軟件"等嚴重損害股東利益的事件還時有發生。為此,各類長期資金必須積極參與上市公司治理,以保證投資的安全性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一般來說,養老基金和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優勢在于:     首先,長期資金規模較大,對上市公司有足夠的影響力。據測算,保險資金首期入市的資金可達550億元,而養老基金的規模也比較大,加上目前已有的3000億元證券投資基金規模,機構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已舉重若輕。如果分類表決機制能夠順利推出,其對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將更加突出。     其次,長期資金參與公司治理的成本較低。由于持有股票數額較少以及資金和時間的限制,普通散戶投資者實際上很少參加股東大會,這也容易造成上市公司的內部操縱。但機構投資者由于資金龐大,所以能更積極的參與公司的股東大會和董事會從而對上市公司產生影響。     最后,長期資金可以通過媒體的力量影響公司和投資者的決策。CalPERS每年都會通過媒體定期公告上市公司治理較好和較差公司的名單。根據實證研究發現,這些報告發布后往往對上市公司股票走勢產生較強的影響,這就迫使上市公司努力遵循CalPERS制定的準則從而提高公司形象。同時,長期資金參與公司治理具有較強的正外部性,它們的投資組合變化和研究結果往往成為普通投資者投資決策時的重要參考。     加快金融創新步伐     在中國目前的環境和條件下,長期資金直接入市,還需要有相應的金融工具來規避風險。社會保障基金、企業補充養老基金和商業保險資金是國內銀行儲蓄的重要力量,如果它們大規模地離開銀行進入證券市場,會引起國內銀行儲蓄率短期內急劇下滑,這對于中國高儲蓄高投資的增長模式的沖擊不容忽視,在國內銀行業對于中間業務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極度缺乏的情況下,銀行業的發展與改革就將面臨嚴峻的挑戰。撇開社會保障基金、企業補充養老基金和商業保險資金本身是老百姓和企業活命錢的性質不談,這類資金與銀行資金的密切關系,確實牽涉到銀行的發展與改革。不能孤立地為了解決某個局部問題而影響全局發展。     讓股市有"賺錢效應"     留住資金,給投資者以信心,成了目前制約股市發展的障礙,掃除這些障礙除了要給股市一個明確的定位之外,關鍵是管理層還要真正地把保護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在此基礎上加強股市的制度建設和法制建設,并且為投資者提供一個高效率、低成本、全透明的投資平臺,股市有了賺錢效應,各路資金自然而然會源源不斷地流入股市,股市才能真正地繁榮起來。     不要忘記加一道"緊箍咒"     我很贊同股市應該引入長期資金,但問題是,我們這個股市,所謂的長期資金,會長嗎?筆者對此十分懷疑。別的不說,就拿基金來說,當時,無論是封閉式基金,還是開放式基金,都是以投資的理念,穩定的象征,出現在我們這個股市。但結果怎么樣呢?長期資金變得十分不穩,高吸低拋,基金常常成為股市發展的不穩定的因素。很明顯,長期資金在缺乏必要的約束機制的情況下,"長"只能是掛在口上喊喊的。作為投資者,我們只是擔心,作為養命錢、保險錢,假如沒有嚴格的規范和很好的操作人,在我們這個不十分規范的市場上,長期投資很可能會成為長期套牢或者為莊家長期抬轎。所以,提請管理層在出臺鼓勵政策時,不要忘記給長期資金加一道"緊箍咒"。     入市不要忽冷忽熱     不管什么資金進入股市都是要最終獲得收益的。中小投資者沒有什么禁忌,只要找到合適的時機、價位就可以進行交易,而"大資金"就會受到一些政策等因素的限制,一旦基本面"偏緊"再趕上行情不好就會影響到投資的力度,這也可能會對市場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鼓勵長期資金入市的決策是明智之舉,關鍵是要制訂好穩定的資金運用政策,不要行情好時關"閘門",而需要政府"托市"時又迫不及待地輸血,忽冷忽熱只會使市場更不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