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華
2004年8月27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對原產于中國的戶外用燒烤架做出反傾銷及反補貼初裁,認定我國上述產品對加拿大出口存在傾銷和補貼,初步裁定2家涉案的中國應訴企業加權平均傾銷幅度為7.2%和28.9%,其他企業為57.5%,涉案企業的補貼幅度均為16%;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戶外用燒烤架征收34.6%的臨時反傾銷稅和16%的臨時反補貼稅。這
是國外首次對我國出口產品發起反補貼調查,也表明反補貼對我國出口產品的潛在威脅已經轉變為現實危害。
補貼的最初含義是指一國政府對于國內行業或企業給予的支持和輔助行為,因此,它首先屬于國內政府經濟行為的范疇,是國家經濟主權的反映,而且作為國內經濟政策是無可指責的。然而,和傾銷一樣,補貼隨著商品交易的國際化趨勢逐漸演變為影響國際貿易的一種競爭手段。
為了維護世界貿易中非歧視、自由、透明和公平競爭的秩序,WTO專門制定了《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旨在規范和統一各國的財政補貼政策及其行為。《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體現了一種明確的價值取向,即要求競爭主體共享“國民待遇”,在不受歧視和政企分開的平等條件下進行公平競爭。實踐證明,補貼對于一國實現其在貿易發展、金融穩定等方面的目標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在國際貿易競爭中,各國通常都會不同程度地運用各種補貼手段,以影響國際市場上的貨物流向或扶持本國優先發展產業的成長,而這些措施客觀上又可能成為扭曲國際貿易自由化進程的負面因素。
加入WTO之前,我國補貼立法的主要形式包括對企業實行稅收減免、財政資助等有關優惠措施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等。優惠措施的給予對象主要集中于出口導向性外商投資企業或者經濟開發區企業或者某些重點扶持產業的企業及所有的國有企業。如我國為加速發展民族汽車產業也曾制訂了出口的鼓勵政策。
加入WTO后,我國在補貼方面需要承擔《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多邊貿易體制項下有關補貼的各項法律規定,以及我國入世議定書承諾的有關義務等。鑒于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和部分成員的經濟轉型問題,《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允許部分成員國政府依據經濟發展的差別制定符合本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補貼政策,并做出了相關法律安排。依據《中美關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中國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入世,在補貼問題上,規定中國享有差別待遇和特殊的過渡安排,主要是指中國加入WTO之前已經存在的并且在我國領土范圍內實施的現有補貼計劃,應盡快通知WTO,在八年內我國應調整補貼計劃以與《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規定相一致,并且在補貼計劃期滿之后不得延續等。
我國現存的補貼制度和方式一般是在入世以前制定的,較少考慮中國入世以后的實際情況,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規定的禁止性補貼和可訴性補貼等,必須在規定的過渡時期內及時調整。目前,我國貿易領域的補貼問題尚未激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國享有補貼過渡期保護,沒有像反傾銷一樣“入世”后便成為各國發難的眾矢之的。然而,加拿大對我產品發起反補貼調查第一案的出現,無疑徹底打破了中國出口產品反補貼調查領域無戰事的暫時平靜,迫使我們必須及時調整國內補貼政策和策略,盡早建立適應WTO規則和符合我國經濟安全需要的補貼制度,以免授人以柄。具體的調整建議如下:
第一,及時取消禁止性的各類補貼:首先取消“視出口實績為惟一條件或多種其他條件之一而給予的補貼”,即取消政府視企業出口實績給予的補貼、貼息和獎勵等直接補貼,以及政府用稅收政策即減免部分或全部企業所得稅支持出口而形成的各種間接補貼。其次取消“視使用國產貨物而非進口貨物的情況為惟一條件或多種其他條件之一而給予的補貼”,即取消進口替代方面的補貼。
第二,引導產業合理利用可訴性的補貼。具有合法性的可訴性補貼的操作辦法主要有:政府對某一產品從價補貼不超過從價總額的5%;對某項產業實行小額補貼不足以彌補經營性虧損;為長期發展和避免嚴重社會問題而給予企業的一次性、非周期性和非重復性的補貼;對一些規模有限、影響相對較小的企業直接免除政府債務,或授予補貼以抵消應付債款?傊,對于可訴補貼的運用關鍵是要把握好補貼的范圍和“度”。
第三,充分運用不可訴性的補貼。不可訴性的補貼的最大優勢是能夠豁免于反補貼措施,但WTO對該類補貼的使用限制十分嚴格。由于具有普遍性的不可訴性補貼對于實現成員國扶持重點產業或地區的發展助益不大,因此,應將最大限度運用不可訴性補貼的制度設計重點集中于政府對科研、落后地區以及環境等方面的不可訴性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