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極品紫檀家具欣賞(組圖)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7日 15:28 《藝術市場》 |
文/周京南 我國傳統的家具制做,向以清代家具最為講究。回顧中國家具發展史,清代可以說是家具制作技術臻于成熟的鼎峰時期。如果說明式家具是以造型簡潔取勝的話,那么清代家具更注重人為的雕刻與修飾。入清以后,由于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幾代帝王孜孜不倦的努力,至清中期,清代的社會經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版圖遼闊,對外貿易日漸頻繁,國庫充盈。 據錢穆《國史大綱》記載清中期社會的經濟情況:“清康,雍,乾三朝,正是清代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以這個時期戶部存銀情況來看,大致可以看出當時經濟發展的狀況,康熙六十一年,戶部存銀八百余萬兩,雍正間,積至六千余萬兩,自西北兩路用兵,動支大半,乾隆初,部庫不過二千四百余萬兩,及新疆開辟,動帑三千萬兩,而戶部反積存七千余萬兩,及四十一年,兩金川用兵,費帑七千余萬兩,然是年詔稱庫帑仍存六千余萬兩,四十六年詔,又增到七千八百萬兩,且免天下錢糧四次,普免七省漕糧二次,巡幸江南六次,共計不下二萬萬兩,而五十一年之詔仍存七千余萬兩,又逾九年歸政,其數如前,康熙與乾隆正如唐貞觀與開寶,天寶也。乾隆晚年之和坤,為相二十年,所抄家產,珍珠手串二百余,大珠大于御用冠頂,寶石頂數十,整塊大寶石不計其數,夾墻藏金六千余萬兩,私庫藏金六千余萬兩,地窖埋藏銀三百余萬兩,人謂其家財八萬萬。”從錢氏引文可以看出,清代中期,正處于歲稔年豐、經濟繁榮的封建社會高度發達的時期,由于國庫充盈,使清朝統治者可以拿出足夠的資金用來滿足各種紙醉金迷的生活開銷,無論是金銀珠寶、生活用品等都是極盡其奢,而作為日常起居不可或缺的家具也不例外。這一時期版圖遼闊,對外貿易日漸頻繁,南洋地區的優質木材源源不斷地流入境內,給清代家具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同時,清初手工藝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和統治者好大喜功的心態對清代家具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一時期,由于統治者的推崇與提倡,紫檀木開始大量用于家具的制作中。紫檀木是極為名貴的木材,因其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大料極難得到,且木質堅硬,致密,適于雕刻各種精美的花紋,紫檀木的紋理纖細浮動,變化無窮,尤其是它的色調深沉,顯得穩重大方而美觀,故被視為木中極品,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說法。紫檀為常綠亞喬木,豆科,高五、六丈,葉為復葉、花蝶形,果實有翼,色赤,木質甚堅,有人曾統計過,一立方尺的紫檀木材重可達52斤),入水即沉。我國古代認識和使用紫檀,據說始于東漢末期。晉代崔豹《古今注》注:“紫?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而在中國古代宮廷中較早使用紫檀,據文獻可查,當在唐代,明人李栩《戒庵老人漫筆》記載:“唐武后畜一白鸚鵡,名雪衣,性靈慧,能誦心經一卷。后愛之,貯以金籠,不離左右。一日戲曰:能作偶求脫,當放出籠。雪衣若喜躍狀,須臾朗吟曰:‘憔悴秋翎以禿衿,別來隴樹歲時深。開籠若放雪衣女,常念南無觀世音’。后喜,即為啟籠。”后來這只可愛的小鳥不幸死掉,武則天悲慟之極,特命工匠做了一個小巧玲瓏的紫檀木棺材,將這只白鸚鵡埋藏在御花苑里。可見,在唐代,我國古代的能工巧匠們就已經熟練地用紫檀木打造各種器物了。而在日本正倉院所藏的一件紫檀嵌螺甸五弦琵琶,據專家考證為唐代遺物,也從物證上證明了這一點。在明清以前,因紫檀木稀少之故,很少能見到以紫檀木打造的大件家具。 從清初至清中葉,由于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版圖遼闊,海禁初開,四海來朝,八方入貢。明代難得的新疆玉、緬甸翠、海中的珊瑚、車渠、遠道的犀角象牙,都匯集到了宮中,還有西洋的玻璃,鏡子都需一種色澤沉靜的木料來襯托,而紫檀木因為其獨特的屬性猶為帝王之家所看重。此時,西方正值文藝復興后的法國路易十四,路易十五時期,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藝術大行其道,影響遍及歐美。而中國也正值清代康,雍及乾隆前期,尤其是康、雍二朝,正是清式家具形成期,巴洛克的那種精雕細琢及鑲金嵌玉的工藝風格,也影響到正在發展中的清代宮廷家具,這種工藝風格最終選定的材料也必是以紋理沉穆、質地堅好的紫檀木。再有,清代統治者的審美情趣也決定了紫檀木最終要在清宮家具制做中走運。清代是中國皇權制度登峰造極的時期,清代宮廷禮法森嚴,規制繁多,清代帝王不論才智如何,大都做事嚴謹,安于守成,對于瑣事小節亦頗重視。這與明代的一些帝王不務正業、喜好玩樂形成很大的反差。而紫檀木那種不喧不噪、色澤深沉、穩重靜穆的特性恰恰迎合了清代帝王的心理需求。故清代皇室對于紫檀木格外看重。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清代宮廷檔案里,曾有不少清宮內務府造辦處為皇家制做紫檀木家具的記載。 如乾隆十七年正月十八日造辦處下屬的木作坊檔案內記載:“太監曾祿來說首領程斌傳建福宮著做紫檀木炕案一對,記此。” 又乾隆十七年六月初五日造辦處下屬的木作坊檔案記載:“郎中白世秀來說太監胡世杰交來紫檀木案尺寸單一件,內開紫檀木案三對,紫檀木案五對,大理石面紫檀木案一張,燒古銅面紫檀木案一張。” 乾隆十七年內務府造成辦處活計檔記載“乾隆十七年十一月初三日員外郎白世秀來說太監胡世杰傳旨妙蓮花室內著做紫檀木蓮花寶座一座,香幾一件,桌子一張,欽此。” 同年十二月造辦處木作坊活計檔記載:“十二月初七日員外郎達子來說太監胡世杰交紫檀木邊黃緙絲花卉心圓屏一架。” 清宮紫檀木家具來源除了造辦處所做外,還有不少是各地督撫進貢的。如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兩江總督高晉貢進: 紫檀條案成對,紫檀炕桌成對,紫檀萬卷書炕幾成對,紫檀香幾成對。 從以上記載可知,清宮紫檀木家具大多由內務府造辦處所制,還有一些是各地督撫進貢的。這些紫檀家具品類繁多,小至屏風炕幾,大至桌案、寶座,無所不有。所幸的是,幾個世紀過去了,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還保留了相當數量的紫檀家具,它們無一不是制做精美,工藝手法極高。 下面就擷選幾件有代表性的紫檀家具,與同好共賞。 紫檀嵌瓷扶手椅 此椅寬57厘米,深46厘米,通高84厘米。椅用圓材,通體以紫檀木制成,采用南官帽式,靠背正中嵌有青花釉里紅花卉瓷片,顏色清新淡雅的青花瓷片與色澤沉穆的紫檀木相襯,于沉靜中富于變化,恰成珠玉之配,頗具美感。兩側的扶手略微彎曲,扶手中央以圓形的璧作為聯幫棍,座面用藤編軟屜,座面下直棖如仰俯欞格,四條腿足直下,足間施以劈料裹腿管腳棖。此椅造型疏朗大方,工藝精湛,裝飾無多卻恰到好處,代表了清代家具的最高成就。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