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轉攻二級城市 內資企業后路被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6日 10:01 中國經營報 | |
    9月15日,云南玉溪市紅塔區宣布將一塊面積達25畝的土地的使用權出讓給泛華置業(玉溪)有限公司,并宣布沃爾瑪超市將在這塊土地上破土動工。據沃爾瑪北京分部高層證實,沃爾瑪已經與云南玉溪達成開設沃爾瑪超市的協議,在國內開店速度一直落后于家樂福的沃爾瑪已經提前開搶二級城市市場,另外,沃爾瑪北京分部對外事務總監徐俊向記者透露,除云南玉溪外,其他眾多的二級城市也已經進入沃爾瑪的視野,玉溪市只是沃爾瑪進入中國二級城市第一站。     國內零售業專家于淑華指出,沃爾瑪向二級市場擴張之前,就有準確的業態定位,對當地的市場分析是相當準確的。而這樣的國際巨頭進入二級市場開店,當地政府可謂頗費周折,除了配合沃爾瑪做完以上工作以外,還要給予相關的優惠政策,選址方面也會給予巨大優惠。作為沃爾瑪方面,有關負責人表示,就經營成本而言,二級城市的租金和員工的薪金比特大城市都要便宜得多;二級城市有新業態發展的空間,更何況目前大城市的連鎖發展已經趨于飽和。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雖然沃爾瑪的進入能夠給當地零售業帶來行業管理的先進模式,增加就業和納稅等好處,但是對于國內準備借二級市場突圍的零售企業來說,沖擊不可忽視。     外資發招一級城市     “一方面國內企業還沒來得及在保護期內享受切實的保護措施,另一方面外資企業為在2004年底之前能夠占領比較有利的地位,則繼續違規操作。目前,外資已完成它們在中國零售市場的高端布局。更可怕的是,還有大量外資流通業繼續違規進入,中國本土商業企業正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東方家園董事長張宏偉說的話幾乎代表了各個國內零售企業的憂慮。按照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今年12月11日,中國對零售市場全面向外資開放承諾的兌現。     事實上,對于發達城市來說,對國外零售行業的開放早已提前兌現。以云南為例,沃爾瑪早已在昆明開設了賣場,玉溪已經是云南的第二個店了,另外在成都,家樂福、諾瑪特等國際零售業巨頭早已占領了這個城市的眾多有利位置,而且迎客多時,國內其他發達城市情況也大致相同。另據了解,不少外資開店采用違規操作,從1998年開始就出現各種違規現象,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國雄了解到,外資零售商違規的形式主要包括“假合資”、“假內資”和“假中資”等手段在中國進行貿易活動。雖然經過政府的強令整改有了一定效果,但從去年開始到現在不僅死灰復燃,而且從違規的頻率和數量上大有變本加厲之勢。據悉,去年年底統計表明,在中國的300余家大型外資零售企業,真正經商務部批準的只有70多家,有近80%是違規操作的。     黃國雄分析說,國內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所謂的政績,任意突破零售開放時間表,擅自擴大開放區域,給予外資超國民待遇,許多好的商業地段被拱手讓給外資企業,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將原來一些國有商業企業在黃金地段的店鋪拆了以后讓給外資企業。資本實力本來就十分強大的外資零售商,以洪水之勢迅速占領了我國零售行業的高端市場。     據了解,廣州、上海、南京、深圳等地的繁華商業地段,“洋超市”拉走了大批客流。我國最大商業城(資訊 行情 論壇)市的上海,目前單店規模最大的是外資,大賣場這個主力業態銷售額最高的還是外資。     欲斷二級市場退路     “攻占一級城市市場還僅僅是個開始,隨著零售業完全開放的時間接近,二三級市場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北京物美集團副總裁吳堅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有關專家曾分析認為,外資零售企業的強大實力再加上部分地方政府協助他們的違規操作,使得國內零售企業不得不尋找新的市場策略,于是二級市場成為了國內企業突圍的另一個有利戰場。     然而,如今沃爾瑪進入二級市場的舉措無形中進一步將國內零售企業斷了國內零售企業的退路。以玉溪為代表的二級城市之所以不拒絕甚至還協助沃爾瑪進入,主要是從地方經濟的總體發展上考慮。據玉溪市紅塔區人民政府招商局介紹,目前,紅塔區只有本地小型超市,許多當地居民會在周末到昆明的各大超市購物,可見這里非常需要“一站式”的大型商業中心,這就是政府花大力氣引進外資零售業的重要原因,另外,“沃爾瑪”的進入將為當地增加每年1200萬元的稅收,創造2000多個就業機會,帶動周邊物業升值。也為擴大當地出口創造有利條件。而且,對于沃爾瑪的先進管理模式也是值得周邊一些小型的零售企業學習和借鑒的,那么如何權衡利弊,就成了一個值得業界思考的問題。     盡快出臺政策措施     “過度開放和違規開店已使外資商業的規模和數量急劇擴張,現在二級市場也成為了他們主攻的目標。”吳堅忠認為,“必須看到,誰掌握了流通渠道,誰就能掌握工業命脈。但我國零售業發展期短,無論從資本實力、品牌實力、經營管理水平,尚沒有一家企業能與外商的綜合實力相抗衡。”     其實當初,外資進入中國,除規定必須合資且股份不得超過50%及受地域限制以外,還有特別規定,一個品牌在華開店最多不許超過30個。為了利益能最大化,又可以不受數量的約束,海外零售大鱷把業態紛紛鎖定在大賣場上。因為這種業態單店可達萬余米,貨品可有萬余種,銷售量十分可觀。而剛好我們城市當中正好缺少這種店鋪,更沒有這方面的法規限制,于是海外零售大鱷一下就鉆了這個空,攜大賣場如入無人之境。     盡管國際零售集團發動猛烈攻勢使中國商業面臨多方面的沖擊和挑戰,但黃國雄表示,應該看到中國的一些特殊性。中國地大面廣,情況復雜,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收入差別大,構成消費的分散性、多樣性和層次性,不是幾個資本集團、幾種經營形式所能滿足的。所以說,任何一個外資企業都不可能取而代之,外資企業只能在部分地區、部分業態、部分城市占領一定市場。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盡管外資的勢頭很猛,但絕對不是說外資進入以后就和民族商業是對立的。     另外,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飛認為,國內零售業除了要冷靜應對目前行業形勢以外,還應該想一些辦法來強大自己。商務部副部長張志剛也曾公開表示,誰控制了一個國家的商業流通業,誰就控制了它的經濟。張宏偉認為,特別是在對于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對于本國零售行業的保護期即將過去,政策措施如何制定?在不排斥外資守法進入的同時,扶持自身發展;在不保護落后的同時,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這給我國商務管理部門提出更大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