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資本攪局 保險業面臨新問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4日 11:38 證券時報 | |
    在新批的18家公司的股東中,我們可以更多地發現一大批非保險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身影,如泰山集團、物美集團以及津聯集團等,民營資本似乎要“批量”進入保險市場,成為保險市場的主流資本。     民營資本進入保險市場,一方面有助于保險公司建立起多元化的產權結構,促進保險業的股權改革,重塑保險市場的微觀基礎,完善保險市場結構,但另一方 面民營產業資本和保險資本的融合也會帶來新的挑戰和問題。    前車之鑒是東方人壽由于德隆系的崩潰也被勒令停業。這就提出了兩個問題:如何在股份制改革的過程中避免大股東對保險公司現金流的控制,如何審慎地應對產業資本和保險資本的融合問題。     產業資本的危險性     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具有金融投資性質,能夠在短時間內帶來大量的現金流。在約束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現金流容易受到大股東的控制,從而有可能為其帶來巨大的利益。如果經營失敗,有限責任制度也會將股東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之內。這樣使得對保險公司的投資(尤其是具有控制權的投資)就具有某種特殊的價值,這可能是民營資本紛紛進入保險業的重要原因。     在這方面,國外有很多失敗的案例和教訓值得我們警醒。比如在日本、韓國等一些亞洲國家,一些家族型的企業集團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解決自身發展產業中的融資需要,另一方面也要為自身在產業中積累的大量資金尋找出路,同時為了自身金融交易的方便,逐步構建起以家族企業為核心的、以產業資本掌握控制權的金融控股集團。但這些家族控股的金融企業基本上沒有獨立性,也很難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經常因為信息不透明而掩蓋的財務問題、內部之間不恰當的關聯交易等原因,引發和放大風險,造成整個企業集團的崩塌。如導致日本大正生命保險公司在2000年破產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其實際控制人從大正生命挪用108億日元資金,轉手用于認購大正生命定向發行的股票,成為大正生命的第一大股東。     中國資本市場上,大股東通過旗下上市公司圈錢屢見不鮮;東方人壽事件表明,對這一資本市場的頑癥,保險業同樣不具備天然的免疫力。在新設的18家公司中,也不能排除有些投資者同樣出于類似德隆投資東方人壽的動機,因為,我國壽險企業與其股東間的關聯交易并不罕見,并不能排除大股東侵占壽險企業現金資源的情況,東方人壽也絕不僅僅是一個個案。     因此,保險業目前有必要走專業化經營的道路,堅持公司自身的獨立性。要保持保險公司的獨立性,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保險公司在產權制度安排上要盡量吸收眾多的中小型投資者,追求一種較為分散的股權結構,避免大股東對公司的實際控制。比如監管部門對于那些控制大量資本的實業集團,可以將他們在保險公司中的股權強制性地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內,比如5%。另一方面,在內控制度上要在保險公司及其背后的產業資本之間建立防火墻,杜絕關聯交易,嚴防掌握控制權的股東侵蝕保險公司現金流。     創新的代價     由于大型內資保險企業正在加速實現集團化,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的經營范圍從區域轉向全國。科技尤其是信息技術手段的進步使得中小型公司可能具有更高的營運效率,快速成長。同時,隨著入世承諾的逐步兌現,對外資公司經營地域和產品類型的限制逐步減少,外資公司未來將會快速成長,事實上這種趨勢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初見端倪。這就是18家公司一出生便不得不面對的業內競爭態勢,惟有創新才是生存之道。創新在某種程度上確實面臨被復制的困境,但首先創新者總是可以贏得先動優勢,而且創新永遠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一種“創新———被復制———新的創新”的過程,勇于創新者總能獲得相對優勢,更何況我國保險市場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     比如產品方面,目前國內傳統型長期生存險或兩全險產品多是固定預定利率產品。預定利率過高,在通貨緊縮、市場利率持續走低的條件下產生利差損;預定利率過低,產品又不好賣,遭遇兩難困境。但為什么不開發變動預定利率壽險產品呢?這類產品承諾的利率隨著市場利率的變動而變動。一般在首期保證利率時限之前一個季度,公司根據市場利率的走勢和本公司的經營業績,以及保險商品的種類與特色,保險人的促銷策略等因素,牌告“續期保證利率”。顯然,這種產品就可以有效地解決固定利率的兩難困境問題,一方面,在市場利率走低和投資收益不理想的環境中能較好地規避利差損的風險,另一方面,在經濟高漲和通貨膨脹時期,不至于因為保單簽訂時的低預定利率而使保戶流失或因為被保險人的大量保單貸款,給保險公司造成資產損失甚至支付危機。     又比如銷售渠道方面,銀行保險成為劣質業務并不是當初創新的過錯,而在于銀保合作僅停留于銀行代理保險公司賣保單的最低層次,銀行和保險公司之間缺乏資本聯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利益聯合體。為實現更大的協同效應,特別是為共享市場信息,銀行保險應進一步從銷售聯盟階段升級到聯合開發產品。通過股權上的聯系,銀行和保險最終達到業務上的綜合一體化經營。銀行業務和保險業務之間的互補性以及二者對固定資產的分享性將為銀行保險帶來更大的協同效應。在這個階段,困擾我國目前銀行保險發展的許多問題都將在一個新的制度框架內迎刃而解。而這一切都需要保險公司不斷創新,從而超越“創新困境”。     揚棄和重尋起點     新公司的發展的重要優勢是處于全新的起點,沒有歷史負擔,可以借鑒同業的經驗,特別是吸取其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減小不必要的學習成本。但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因為這些新增市場主體的高管人員大都來自國內其他公司,其經營理念和思維肯定有一定的慣性,這樣這些公司很可能從一開始就不再是一種白紙,而是打下了其他公司的烙印。     因此,這些新增市場主體要認真總結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的諸多教訓,從開業之初就要揚棄同業公司的經營模式,建立持續發展、永續經營的機制。     回顧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歷程,最大的教訓莫過于粗放的經營體制。保險公司片面追求保費收入規模、市場份額和短期收益,而忽視業務質量、長遠利益和長期可持續發展。更多地是看到產品銷售所帶來的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忽視其背后對被保險人的巨額負債。正是在這種體制下,壽險公司盲目銷售躉繳短期分紅型產品,造成業務結構不合理,并有可能導致其未來的業務成長難以持續發展,誘發現金流嚴重不足的流動性危機。同樣在這種體制下,盲目開發和銷售新型產品,導致保險產品結構不合理:一方面,新型產品的發展造成了傳統產品的萎縮,另一方面,新型產品本身也片面強化投資功能,忽視了必要的保障功能。最后被迫花大力氣優化和調整產品和業務結構。還是在這種體制下,產險公司低價競爭,微利甚至虧損的車險保費收入在業務結構中占比過高,一些公司被迫進行結構轉型。     可見,我國保險業的風險和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保險公司粗放的經營體制,不能很好地處理規模與效益、短期經營與長期發展的關系。只要這種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任何技術性的措施都無益于化解風險。因此,如果新公司沿襲同業公司的經營模式,保險市場充其量不過是更加熱鬧,也更加混亂而已。只有這些公司真正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經營體制,才算是為保險肌體注入了新鮮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