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辦展權”因缺乏一系列的實施細則配合,外資公司還需本土伙伴相助
本報訊記者嚴鈺實習生陳維泉報道:今年初,商務部發布第一號部令,允許外資展覽公司在國內單獨辦展。然而,大半年過去,外資公司在辦展時更多的還是以與中資合作的方式,并沒有選擇“單飛”。業內人士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還沒有針對商務部部令出臺相應的操作細則,國內展覽公司仍然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外資一時還難以完全甩開國
內合作伙伴。
辦展權未能引出“單飛”潮
9月9日-12日,“2004中國國際水族、觀賞魚大會與展覽會”在廣州錦漢展覽中心舉行。本次展覽受到業內關注,因為它是中國的首個國際水族展。但主辦方博聞中國仍然選擇與國內會展公司合作辦展。
今年1月,商務部公布《設立外商投資會議展覽公司暫行規定》,允許外商在中國以獨資形式設立會展公司;外資會展公司可在中國境內主辦、承辦各類經濟技術展會。當時有人預計,獲得單獨辦展權后,原來已通過合作形式進入中國的外資展覽公司,很有可能會甩掉原來的合作伙伴,以單獨辦展形式開展業務。
然而,《規定》發布大半年后,單獨辦展權并沒有如預期的那樣引致外資公司的“單飛”潮。那些原來由中外公司合作的展覽項目,基本上也都還是維持原來的合作模式,國內會展公司并沒有被“一腳踹開”。
地方政府的實施細則缺位
法蘭克福展覽(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慰平認為,今年初商務部的有關文件使得會展業搶在其他服務行業之前提前入世,這令外資展覽公司“喜出望外”。但是,會展是一個需要長期準備才能進行的活動,一般來說,稍有規模的展覽都要準備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因此,商務部的有關政策沒有在大半年的時間內體現出來并不奇怪。
但一位業內行尊則認為,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商務部文件出臺后,各級地方政府并沒有針對該文件而出臺一些相應的實施細則。商務部的政策更多的只是導向性的意義,在實際運作中并不具有多大的操作性。有外資展覽公司人士曾到當地的經貿委、外經貿委等相關部門了解有關的配套政策情況,但得到的答復卻是還沒有具體的規定,無法適用相關政策。
民企仍有合作空間
業內人士認為,外資公司如果是把自己在國外的品牌展覽會復制到中國,那么這類展覽自己獨立辦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如果要想在中國另起爐灶辦新的展會,通常還是需要與中資公司、行業協會以及有關機構合作。
廣州一家民營展覽公司的董事長在接受《民營經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外資展覽公司的優勢在于它有較完整的營銷網絡、雄厚的資金、高質量的人才、健全有力的組織和豐富的管理經驗。而國內展覽企業的優勢則在于它有豐富的國內客戶資源、熟悉中國市場情況。因此目前外資展覽公司在國內辦展一時還離不開原來的國內合作伙伴。
外資長遠優勢不可小覷
單獨辦展權雖然暫時還沒有引致外資展覽企業的“單飛”潮,但存在著長遠優勢的外資展覽企業可能不可因此就掉以輕心。趙慰平表示,相對來說,外資會展公司具有資金、人才、管理、品牌等多方面優勢,品牌是需要通過長期打造的,外資公司最大的競爭優勢也就在于此。很多國外知名的會展企業都是上市公司,資本實力遠較國內企業雄厚,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他們將采取并購等方式迅速占領市場。因此,國內會展企業對外資的長遠威脅切不可掉以輕心。
(金陵/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