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
這句話包涵兩層意思:一是中國自身資源的供給與需求之間存在巨大的短缺;二是中國需要在能源方面付出巨大投入。
在石油價格上漲以后,據預測,中國2004年的石油進口將超過2600億元。高油價讓中
國財政背負了沉重的負擔,而中國在其他能源項目上的投資也相當驚人。中國電力網、中國煤炭網等行業網站的資料顯示:未來5年內,中國將投入資金1萬億發展電力;未來16年間,中國在煤炭方面的投入將超過1萬億;中國將投入5000億元發展替代能源。而從全球范圍看,國際能源機構預計,在近30年的時間里,全球能源需求量將增加三分之二。為滿足這一需求,世界各國需要加大對能源業的投資力度,保證世界能源供應的穩定和擴大。從現在起到2030年,全球能源業投資總需求將高達16萬億美元。
從目前情況看,能源投資將基本從財政方面投入。對于國內財政來說,能源投資是雙刃劍。不投資或者緩投資,勢必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而完全由國家買單,則大大增加財政壓力。
如何才能保證能源方面的投入?
途徑不外幾種:增加國債發行;采用電信模式,收取壟斷行業額外費用;海外或國內上市;建立多元化能源投資體制。從數字來看,我國債務余額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4.8%,上升到2003年的22.7%。同時,近年來我國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這相對于債務余額占GDP的比重不得超過60%,財政赤字不超過3%的國際公認警戒線,已經處于安全邊界,單純依靠國債滿足能源投資缺口,雖有空間,但是已經不大。
采用電信模式,收取壟斷行業額外費用,既容易引發行業內反彈,而且遠水難解近渴。上市是一個理想的途徑,但無論在海外資本市場還是內地資本市場上市,只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目前可選的道路應該是多管齊下,建立能源投資的多元化體制。從電力行業來看,電力行業壁壘森嚴,民營資本不允許進入;而在電力生產業則主要表現為采取項目審批制度,外資和民營資本只能部分參股。不過,近期11家電廠出售的消息,為外資收購提供了可能。這被看作是中國能源投資多元化的重要一步。
實際上,對能源投資來說,國債、資本市場、收費、外資、民企,一個都不能少。上海證券報 李小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