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F1看合資車廠的未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3日 08:45 上海證券報 | |
    F1馬上就要開到上海,撲面而來的除了舒馬赫的囂張、托德與楊紫瓊的戀愛、巴頓的背叛,還有中國努力躋身汽車強國的熱情。     但是在深入考慮F1的運作模式后,我們至少應該保持冷靜。F1是全方位的車廠戰爭,從發動機、輪胎到風洞設計、導流系統、油囊,無一不是用巨資堆積出來的成果。日本廠商雖然已經躋身汽車巨頭6+3隊伍,但是進入F1也只有屢屢爆缸和常常被舒馬赫 套圈的悲慘命運,能夠登上領獎臺的車手一旦出名也迅速跳槽。說到底,品牌與技術是車廠的命根子,日系車在高端產品上還不能與奔馳寶馬法拉利抗衡呀。    F1的車隊格局其實也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目前"國企+外資品牌"模式的合資車廠能支撐中國汽車業的未來嗎?     這個問題的提出在國內車市的蕭條氣氛中,顯得意味深長。從根本說來,中國汽車產業已經發生變化,諸侯割據,圈地中國,產業并購合資等等熱潮逐漸退去,各類汽車公司開始對中國市場"深耕細作",也就是說汽車產業已經從產業層面走到了公司管理層面,從粗放式經營走到了精細化經營的時代。外資在完成圈地中國的原始積累之后,開始對合資公司內部管理流程進行變革,以便"深耕細作"于中國市場。那么曾經讓中國汽車業加速發展的"國企+外資品牌"戰略也就只能列入外資調整的名單。     在此背景下,東風汽車(資訊 行情 論壇)的合資車廠神龍的第三次換血事件就是典型個案了。     據說驕傲的法國人對中方管理層的不滿直接引發神龍13年來的第三次大換血事件。現在的情況是,神龍作為二流的汽車廠商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還是怎樣生存------現實有點讓人難堪,有13年歷史的合資企業,居然還要"求生存"。     合資公司的問題對外資而言其實還是一個外方如何在中國實現"本土化"的命題,也是如何更廣更大更深地占有中國市場的命題。但是對于中方而言,卻面臨著投入巨資后可能顆粒無收的窘境,因為他們現在既沒有技術,又沒有品牌。     所以F1第一次駛上上海"上賽道",既點燃了中國人對車、對好車、對極品車的熱情,但也應該讓國內企業界檢討一番:在"國企+外資品牌"的模式下,中國汽車業其實任重道遠。很顯然,中國汽車業還有大變局要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