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選擇定律:便宜沒好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2日 11:45 證券時報 | |
    美國和歐洲企業選擇投資銀行,往往是只忠誠于一、兩家公司。在亞洲則不同,該地區許多企業首腦選擇投行的前提假設是,所有投資銀行在處理交易方面的水平都差不多。因此,在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及并購業務上,亞洲公司們選擇投行的標準只有一個:價格。所以,那些報價比對手更低的投資銀行有更大的希望贏得交易。     在亞洲的大多數國家,低收費是金科玉律。自1997至1998年的金融 危機以來,在日本以外的亞洲國家中,企業的IPO為各投資銀行帶來的回報是全球最低的。據數據研究公司Dealogic的統計,去年,為亞洲企業IPO擔任顧問的投資銀行獲得的平均收入僅為籌資總額3%。而在美國,這一比例是8%。    多年以來,在美國和歐洲,投資銀行們憑借令人生疑的操作手法,人為地將費用維持在高位,因此,對于這些投行在亞洲遭遇的殘酷競爭,幾乎沒人會感到心痛。而一旦這種幸災樂禍的情緒漸漸消退,另一個問題就浮出了水面:亞洲的低收費定律會對資本市場產生什么影響?     目前看來,至少有兩方面的后果給資本市場帶來了困擾。第一個后果可稱為“花旗集團問題”。這家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與亞洲地區的監管者已經鬧得不可開交,本周這種關系達到頂峰:日本監管機構指控花旗誤導“幾家客戶”。具體的指控是,花旗告訴客戶,只有購買該銀行正在發行的幾種債券,他們才能獲得貸款,這一行為用反壟斷術語來說就是“搭售”。這顯然是公司為彌補其微薄的承銷收益所為。     亞洲低費率環境的另一個后果是,投資銀行可能會草率執行交易,而令投資者吃虧。對投資銀行來說,如果它們僅能得到在紐約或倫敦收入的一個零頭,它們自然不會給予亞洲客戶高規格的待遇。     贊成讓投資銀行家獲得更高報酬,這聽起來令人討厭,但希望維持現狀的亞洲投資者和公司也許應該認識到,付出多少,收獲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