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濤 張向永
“一個合理的企業,一個有競爭力的企業首先是內源融資,用自己的錢擴大自己,其次才是向外借債,最次的手段是擴充股權。”9月18日在“2004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在談到企業的資本結構時這樣指出。
畸形的中國企業資本結構
李揚認為,中國企業的融資情況和世界其他國家經常不一樣。首先中國企業不愿意掏自己的錢擴充自己,要掏自己錢的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中國企業在通常的融資手段都存在的情況下,最傾向于發行股票。
“這種活動已經不那么有效了。”李揚指出,過去因為受到監管當局非常嚴格的層層審批,企業想拿到上市指標要層層公關,那時候上過市的老板會告訴你下一輩子都不搞上市。隨著監管框架的改變,獲得上市指標比以前容易一些,但現在又受到投資者不愿意購買的約束。最近幾個月的市場走勢非常清楚地顯示,很多企業到交易所排隊準備上市,但市場價格節節下降。以致于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新股發行。
對于原因,李揚解釋說,中國企業無論是國有的還是民營的都不尊重投資者。國有企業就是圈錢,在一些公開的文件中對這種事情也都不諱言了。私人企業上市同樣如此,并沒有好到哪里。比如深圳中小企業板上了八個企業就有三個企業有問題,這就說明中國整個信用文化存在非常大的缺陷。
“當企業不愿意用自己的錢,提供了股票上市的便利之后,企業又特別希望要這個錢,但前面是受到監管方面的約束,后面受到中小投資者的約束,所以企業就偏向于從銀行借錢,形成的惡果是企業的負債率高。”李揚生動地剖析。
中國企業融資手段變革
李揚指出,過去中國企業的流動資金靠銀行,企業自有經濟靠財政。然后我們進行了改革,方向之一就是所謂“撥改貸”,將過去形成資本的撥款形成銀行貸款。這種改革進行了十年,結果是中國企業的負債率極高,平均負債率在70%左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半葉看到這種狀況的壞處,于是又變成了“貸改投”,“債轉股”也是那個時候搞的。與此相配套的就是我們首次提出了所謂項目資本金概念。企業借錢需要自有資金,你要做項目,項目的所有人也必須掏一筆錢,銀行才能給你貸款或者你才能發債。其結果是中國企業負債率普遍下降,整個自有資本率在提高。
但是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就出現了新情況,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進出口、內需和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套馬車,進出口不是我們控制,時高時低。內需非常穩定,而且我們的消費需求穩步下降。于是要想使國民經濟上浮必須靠投資。民間不愿意投資,于是就由政府投資,就是所謂的國債資金,國債資金再配套銀行貸款。走到這次宏觀調控的時候,我們回過頭一看,這幾年的政策導向又重新使得中國企業的負債率提高得非常快。
這種狀況是有利有弊。利在一個國家想快速發展,迅速抓住商機的時候很容易,錢馬上就到。弊端是當經濟出現波動的時候,資金迅速就被控制住了。現在企業不僅資本金不足,流動資金也不足。一個月前,中央銀行行長周小川也講到這個問題,談到中國企業流動資金高度依賴銀行體系,流動資金對銀行的依賴程度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他指出,最近的調查發現,浙江、廣州這樣的地方,部分企業投資依然強勁,因為他們不靠銀行貸款,靠的是民間投資。當然也發現有些企業為維持自己的投資要借高利貸。但是現在最感到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國外資本趁這個時候正在大舉進攻。現在很多國外的房地產企業、房地產基金正在虎視眈眈地看著中國的爛尾樓市場。宏觀調控肯定對開發商有很大的影響。中國的開發商十有八九是靠銀行借錢,銀行錢一卡住他沒錢了,他手中有地,有爛尾樓,當銀行一逼他的時候,他就把樓賣給有錢的外商了。
“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企業要想長治久安,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資本結構。所謂完善的資本結構說簡單一點就是要穩步地提高自有資本率。”李揚強調。
自有資本是企業立身之本
2000年,股票、公司債、國債、貸款四種融資手段中,貸款占的比例是72%,其他的占百分之二十幾,到2003年,貸款融資占到89%,如果再把國債扣掉,與企業有關的融資幾乎可以少到忽略不計的程度。2003年我國企業股票融資1千億左右,銀行貸款29000億。由此可見,企業越來越依賴銀行。
美國的很多企業80%左右是自有資金,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自有資本的提高,全球背景下不僅有產品競爭,還有資本競爭。如果是上市公司,別人要收購你,你進行外源融資,就等于把軟肋告訴你的投資者,人家或者收購你的股權或者收購你的債務,進而對你形成控制。所以在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企業要想穩定、要想長治久安,要想提高競爭力,必須要穩步地提高自有資本率。
李揚指出,中國企業自有資本低大致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企業自身盲目求大,甚至盲目提出要成為五百強,實際上卻不認真把自己做強。另一方面也與我們融資機構這幾年偏向銀行有關。
從企業自身來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克服盲目求大,要練內功,要完善自己的治理結構,要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自有資本率。對中國企業來說目前重要的一點是完善金融結構。李揚最后的強調。
(圖:本報記者 張向永攝)
《市場報》 (2004年09月21日 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