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成長性崇拜誤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20日 11:45 證券時報 | |
    如何甄別、判斷和選擇成長股呢?不同的投資者選擇標準不全然一致,但大體相當。     菲力普·費舍在其名著《怎樣選擇成長股》中提出了15條標準,這些標準偏于定性化,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難以輕易確定一只股票是否屬于成長股。其中比較重要的包括:公司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否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至少在今后若干年里銷售 收入是否能夠得到大幅度的增長?當前受歡迎的產品系列的市場潛力被充分開發之后,公司是否決心以及能否開發出新產品,發現新方法,保持銷售收入的繼續增加等?公司的研發工作對增進業務規模有多大的效能?公司是否有出眾的銷售組織和網絡?公司是否有值得投資的領域,其利潤率水平怎樣?公司為維護和提高利潤率水平做了哪些工作?公司在財務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是否有效?公司在經營管理中是否有某些環節表現出色,以致可以在同行業的競爭中體現競爭優勢?公司在股本擴張以及收益分配方面是否積極?公司內部是否和諧協同等等……    歐奈爾認為,成長性的股票是那些銷售和盈利持續增長的公司,通常過去三到五年的增長率在20%以上,其典型特征是具有能帶來超額利潤的高質量、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其股東收益率至少在17%到50%。同時,市場對未來一至兩年的高盈利增長估計具有一致性。     彼得·林奇則主要從利潤增長率/市盈率的比值關系以及未來的變化趨勢當中尋找目標。     洛威·普萊斯對成長性的看重顯得十分另類。他認為,投資者成功的捷徑就是尋找成長性好的行業并長期持有該行業內優秀的上市公司股票。“洛威·普萊斯股票”的評價標準是:非同凡響的市場和產品開發能力;行業內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不受政府的嚴格管制;人力資源總成本極低,但單個雇員待遇較優;每股收益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當然,無論哪種方法,都是以細致的研究,即林奇經常講的認真做好“功課”為前提的。     值得提醒投資者的是,選擇成長股需要著重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1)成長股未必與新經濟產業相掛鉤,成長股也可能出現在傳統行業甚至是夕陽行業里。在大眾心目中,成長股總是與網絡、IT、生物技術等新經濟產業相聯系的。但事實上,鋼鐵、石油、汽車、電力、商業等傳統產業領域,也經常出現高速成長的公司。在中國的當前階段尤其如此。普萊斯認為,夕陽行業如果脫胎換骨進入了新的成長期,不管是新產品的開發還是老產品有了新用途,都可以成為成長股的投資對象。巴菲特更是從來沒有染指過新興的科技類股票,但他選擇的也是那些成長性非常優秀的股票,不同的是它們處于傳統行業中。     (2)成長股未必與高增長行業相掛鉤,成長股也經常出現在增長放緩的成熟行業。當前中國正處在市場爆炸的特殊歷史階段,幾乎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市場總量的快速放大,從而表現出行業的高速增長。但是由于行業內的競爭結構問題,我們更易見到的現實是,在行業總量高速增長的同時,行業內的廠商卻因為過度競爭而經營維艱,比如中國的彩電、軟件、旅游等行業。相反,世界經驗表明,那些增長放緩甚至負增長的行業里卻往往出現高成長公司,比如快餐和軟飲料行業總量增長幅度很小,但麥當勞和可口可樂卻以其出類拔萃的競爭優勢獲得了企業的高速成長。     (3)成長股未必與小盤股相掛鉤,大盤股甚至是藍籌股也可能保持快速成長。中國的小盤股公司,大多沒有產業地位、資源優勢和核心能力,成長為大公司的概率不是很大。而中國的大盤股公司,或者經歷市場競爭成長而來,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力,或者由具備一定行業地位或資源壟斷優勢的大型國企轉制而來,其中的優秀企業,反而前景更可期。國外的經驗也顯示,大規模未必與高成長不兼容。典型的例子如沃爾瑪,在超大型規模的基礎上依然保持著驚人的成長速度。     (4)成長股未必與企業的歷史成長速度相掛鉤。中國有很多公司,因為抓住了一時的商業機會而一夜暴發,表現出高成長的歷史紀錄和勢頭。實際上,這些公司的高速成長是一時機會導致的,而不是企業的系統能力和競爭優勢造就的,往往是曇花一現。所以,選擇成長股,要謹防被過往成長的歷史假象所迷惑。     如今,成長股投資已經成了市場共識,甚至成了投資者人人高喊的口號和下意識趨之若鶩的本能。然而,在群氓市場里,究竟有多少投資者真正理解成長股投資的本義,又有多少投資者真正具備識別成長股的慧眼呢?     如果不考慮對群氓心理的借勢和利用,理性的結論應該是:投資者需要重視成長股投資,但必須破除成長性崇拜。首先,必須區分創造價值的公司成長和不創造價值的公司成長。成長性本身是沒意義的,關鍵在于成長是否意味著經濟利潤或EVA的增加。其次,需要十分講究市場估值的時間差,只能買進那些未來成長尚未被貼現進市價的成長股。不能不顧價格高低,凡是成長性股票就買進。最后,企業成長是有極限,不要一味地追求企業成長。投資者隨時都要有清醒的意識,即公司高速成長本身或許就同時意味著高速地奔向毀滅。巴菲特對此就極其清醒,他說:“在一個有限的世界里,高增長率必定自我毀滅。如果這種增長的基數小,那么在一段時間內這條定律不一定奏效。但如果基數膨脹,那么機會就將結束:高增長率最終會壓扁它自己的支撐點。”總之,成長股投資并不能唯成長即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