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翰軒
20年后,中國姑娘再次將奧運冠軍的金牌攬入懷中。因此,曾創作《中國姑娘》名滿文壇的魯光,自然成了中央電視臺新聞會客廳的座上客,講述中國姑娘昔日的輝煌,暢談而今的光榮。
我稱魯光“爺爺”,看到電視上一頭銀發的魯光爺爺,我的心砰然一動,腦海里悠然浮現出一幅幅與魯光爺爺交往的水墨畫。
小的時候,每逢過節過年,我一準兒纏著父母到魯光爺爺家去“斗畫”。那時魯光爺爺癡迷丹青,而我也是因為喜好水墨,在少年宮美術班學習繪畫。每每在美術班學會新的東西,便立刻想到魯光爺爺的“五峰齋”畫給他看。
魯光爺爺給了我自由的創作空間,他從來不告訴我如何構思,如何布局,哪里添實,哪該留白。那一次,我在畫案前一動不動地冥思苦想,始終沒有落筆,站的久了,毛筆上蘸的墨汁滴在宣紙上,漸漸暈成了一片。
那不經意滑落在宣紙上的墨點,經過魯光爺爺的妙手,變成了一只在菜園里覓食的小雞。毛茸茸的小雞,歡蹦亂跳,充滿好奇。看著小雞,我問爺爺:“這小雞是誰呀?”
爺爺模仿我,用兒童的稚氣聲音回答:“是你呀!”
“為什么是我呢?”
“你不是正在創作的園地里,自由地找食嗎?”
魯光爺爺在老家浙江永康建了“魯光藝苑”,特意邀請我們全家去玩,而我,更是向往著能在藝苑與爺爺切磋畫技。
前往永康的路上,父親問我:“你知道魯光爺爺的筆名嗎?”
爺爺的筆名?就是魯光嘛!還有什么筆名?我疑惑地搖了搖頭。
“你經常去爺爺的畫室,畫室叫什么名字?”
“‘五峰齋’嗎?”
“對,爺爺的筆名你能想到了吧!”我靜靜地想了一會兒,不敢確定地說:“五峰齋人。”
“不錯,很接近了,爺爺的筆名叫‘五峰山人’。”
“五峰山人?”
“爺爺家鄉有五座頗有名氣的山峰,是固厚、瀑布、覆釜、桃花、雞鳴。五峰之間,有一個奇特的山洞,洞中造有幾間房子。宋代,著名學者陳叔亮曾在此創辦書院,教書育人,后人為此給了它一個很美的名字———五峰書院。爺爺多次在他的文章中談到,他之所以用五峰為齋名、筆名,既是對養育他的故鄉的一種眷戀,也是對啟迪他才思的老牛與山竹的一種懷念,更是為了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追求。”
“我想起來了,爺爺有幅畫叫《憶老屋》,我可喜歡了”,說著,我從背包里拿出一直被我視為珍寶的《魯光畫集》。爺爺出了書或是畫集,總會送我一本,我也總把爺爺的畫集當作范本,認真地學,仔細地臨摹。以前我只是看畫,學畫,不曾留心畫中的文字。此刻,我捧著書,悄聲讀起來:“泥墻黑瓦,深藏公婆巖山中。天大雨,屋內小雨。夏涼冬更涼,每當放牧歸來,卻殊感溫馨。后雖身居高樓洋屋仍思念甚切,此謂鄉音易改,鄉情難忘也。”
汽車開進爺爺的藝苑時,爺爺率領全家走出大門來迎接我們。本來,想好了一肚子話,見到爺爺就什么都忘了,只說了一句,“爺爺,咱們畫畫吧!”
“好,這回想畫點什么?”
“想畫我的情感,我的生活,我所感知的一切。”
正說得高興,母親上前打斷:“知道你有一堆話想跟爺爺說,你不累,爺爺也累了,有什么話明天再說,好不好?”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魯光爺爺搬來很多椅子,圍成一個圈,好像兒時在院子里聊天,等待除夕鐘聲敲響的那樣,隨便聊了起來。
“爺爺,那是什么山?怎么像一個老婆婆呀!”
“那叫公婆山,你看那兩個山峰,像不像兩位相對而坐的老夫婦。”
“公婆山,好美的名字啊!”
“明天你們可以去山上玩玩,這山不但名字美,山上的風景也很美。山頂上有一潭清泉,山上是密密的竹林和樹,夏秋之際,漫山野果飄香。那可是我兒時的天堂!我們在山林里放牧,爬樹,采野果,掏鳥窩,下水塘與牛共浴,神仙般過日子!”
聊至夜深,大家都有了倦意,回屋睡了。而我卻依然精神得很,抬頭望望夜空,它是那么寬廣無垠,深不可測,多么像兒時在爺爺的“五峰齋”,苦思冥想,不知該畫些什么,無意滴落到宣紙上的墨點。那是我創作最初的思考,而這創作這思考,不是正如這夜空一樣,寬廣無垠,深不可測啊!
塘里的魚兒,在月的搖籃里進入夢鄉,月光中,山上的婆婆與公公正在開心地斗著嘴,述說著故事,吟唱著歌謠給山里的孩子們聽!
美妙的夜最適合思念,也最容易勾起人們的思念。思念一旦浮上心頭,眼前的景物也隨之朦朧了,詩意了,溫柔了,好像一幅思念中的水墨畫!
《市場報》 (2004年09月17日 第二十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