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強的市場還需要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7日 13:33 證券時報 | |
    這幾天,受到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抓緊落實“國九條”、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利好鼓舞,滬深股市出現了持續的強勢上漲行情,為時5個多月的熊市氛圍得到很大的改變,市場人心振奮。無論是大盤走勢形態還是市場輿論導向,都提示出股市仍然具有很強烈的上漲意圖,行情意猶未盡。顯然,在這個時候,人們已經普遍認為,歷經重重磨難以后,股市又獲得了生機,已經重新走強。     但是,仔細想想,畢竟“國九條”的落實需要一個過程,而就現在的市場運行環境而言,還并不能說已經給股市提供了足夠的向好條件。換言之,如果股市要繼續走強的話,還需要相應的外界條件與之配合。市場的運行當然最終還要靠其內在因素,但也不能否認外在環境的影響,特別是現在的市場還很難從根本上擺脫政策市的陰影,這就需要社會各界認真思考這樣的問題:大家應該如何來呵護剛擺脫低迷的股市?或者說,“國九條”應該在那些方面首先得到落實呢?     我們認為,首先還是應該對股市有一個公允的認識與評價。顯然,股市是個投資的場所,它不能也不應該是為解決某一類企業的困難而設置的,沒有義務更沒有必要為某一類企業脫困或者完成整體上市任務服務。如果說過去由于條件的限制,股市確實承擔了這方面的職責的話,那么,現在應該是到了還股市本來面貌的時候了。保護投資者利益,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讓他能夠自主投資,而不是來承擔什么義務。對管理層來說,的確有必要把那些真正符合條件的企業拿出來上市,讓人們有比較、有選擇地進行投資,并且為這種投資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全透明的平臺。同時,人們既無須將股民的投資行為夸大為“為國企脫困與改革作出了貢獻”,也不應該將一些符合法律法規的投資行為當作是損人利己的炒作。說到底,也就是希望證券投資能夠享受和其他投資一樣的國民待遇。沒有這一條,保護投資者利益就沒有了基礎。     其次,作為一種法律法規所允許,并且也受法律法規保護的投資行為,即便不一定得到刻意的大力提倡,也不應該是受到制約的。現在,社保基金已經可以入市了,銀行也在計劃組建基金入市,這足以說明管理層對股市也是認同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有理由來認真研究拓寬資金來源的問題。現在,銀行資金還不能入市,普通投資者也不能進行融資。這種規定顯然是已經落伍了。且不說什么樣的資金算銀行資金,有時根本就無法定論,而且如證券投資基金通過資金拆借,早已開始融資操作了。盡快厘清相關的政策,明確可以入市的資金條件,比僅僅號召培育機構投資者要現實得多,也有效得多。因為前者運用的是市場手段,后者則是人為調控,并不符合市場發展規律。今年要修改《證券法》,人們期待新的《證券法》在拓寬合規資金入市渠道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建樹。     最后,對解決股權分置問題要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給投資者以明確的預期。中國股市的股權分置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而隨著股票的擴容,問題還在不斷加大。從理論上講,不解決這個問題,股市就不可能真正成熟。但是,真的解決起來卻又十分困難。現在的問題是,一方面高層已經明確停止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國有股;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一直在為減持國有股、實現全流通出主意。投資者到底應該相信誰的?這不應該認為只是一個小問題。減持也好,全流通也好,解決股權分置也好,不同的解決原則與方案,都將導致股市的重新洗牌與重新定位,這種極為慎重的事情,是不能搞幾個并不成熟的方案來進行“試錯”的。有鑒于此,各相關決策部門、領導部門,應該嚴格按照“國九條”的要求,相互協調,對國有股的減持與流通問題的解決原則提出一個明確的說法,讓投資者做到心中有數,不受或少受某些輿論的誤導。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中國股市的逐漸向好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而一旦對股市有了一個明確的定位和公允的評價,并且在吸納資金方面能夠享受到應有的自由,同時在解決股權分置問題上也有了明確的說法,那么,這種向好的后勁就能夠進一步得到迸發,市場將會不斷地走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