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政府不干預股市在理論上不具備條件;政府不干預股市在實踐中并不可行;政府不干預股市不符合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
只要我們明確政府在危機時刻干預股市的態度,同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
需要,不斷改進干預方式,努力避免“政策市”的做法,各部門積極主動、密切配合,選準干預時機,降低干預成本,就一定能使我國股市走出危局,平穩健康發展。
一家之言沈小平
近期,面對市場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和各種利空傳聞,投資者普遍信心受挫,上證指數飛流直下千三點,悄然跌破五年大底,大有“江河日下”之勢。而恰在此時,市場卻出現“證監會將不再托市救市”之說,使股市又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政府要不要救市,換句話說就是要不要干預股市,幾乎是所有投資者都十分關心的問題,也是關系到廣大投資者對股市未來預期的重要問題。但是,至今大多數投資者仍在云里霧里。我們認為,政府救市是毋庸置疑的,關鍵是在何時用何種方式干預股市。
首先,政府不干預股市在理論上不具備條件。主張政府不干預股市源自于資產階級古典自由主義理論,在當今發展為新自由主義。它以反對凱恩斯主義為主要特征,在經濟上宣揚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和全球化,而在政治上則否定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國家干預。這種理論的重要前提:一是市場出清;二是任何資本自由進出股市;三是股價充分反映市場信息;四是股市具備相當規模,供求關系大致平衡。在此基礎上,通過自由放任的市場機制自動實現經濟均衡發展。但是目前世界上還找不到一個這樣的國家真正具備這種條件。由于市場機制調節經濟活動的缺陷已經從理論上證明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經濟發展所有的問題不可能都由市場來解決,市場機制也無力解決經濟發展中所有的問題,目前,一些西歐國家紛紛興起的新凱恩斯主義證明了這種理論缺乏生命力,以其指導我國股市運行其后果將不堪設想。
其次,政府不干預股市在實踐中并不可行。傳統的自由放任市場經濟所帶來的經濟危機,已經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造成巨大沖擊,光靠市場機制的調節被證明無法保證資本主義經濟的正常運行。美國是一個一向標榜實行市場經濟原則的國家,因此,一些人認為美國政府從不干預股市。其實,早在1929年美國股災發生后,就連座在輪椅上的羅斯福總統也親自出馬,進行了旨在恢復人們對美國股市信心的“爐邊談話”。“911事件”發生后,美國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緊急休市、允許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連續降息、推出1000億美元財政剌激方案等干預股市,以保證股市的正常運行。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都有政府成功干預股市的范例。我國股市建立十多年來,在多次發生危機時刻,都是政府挺身相救才得以轉危為安。而一些國家和地區受新自由主義的影響,采取政府不干預政策,對本國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可以說,新自由主義推行到哪個國家和地區,哪里就會遭受巨大的風險和災難。例如,俄羅斯和一些東歐國家實行“休克療法”,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東南亞國家因為政府過早放棄對金融的干預和控制,導致了1997年嚴重的金融危機。一些拉美國家,如阿根廷等國推行經濟自由主義,放棄政府干預,結果導致了拉美國家社會動蕩。對此,我們不能不引以為戒。
再次,政府不干預股市不符合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我國正處于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時期,我國股市還是一個新興市場,目前還有很多制度缺陷:一是我國股市還是一個半流通市,目前尚有三分之二的國家股和法人股尚未上市流通;二是我國股市是一個單邊市,只有做多機制,沒有做空機制;三是我國股市國有特征十分突出。不僅絕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國有企業,持有上市公司流通股的也大多是國有性質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和其他機構,如果這些機構出現重大虧損或破產,最后都得由國家來買單;四是新股發行、市場交易、增發配股、上市公司退出、進出股市資金等也多由政府管制。由于這些制度設計的缺陷決定了我國股市和西方成熟國家的股市運行有著極大的不同,在一個很多市場經濟要素尚不完備的非成熟股票市場中完全依靠市場機制自發解決我國“新興+轉軌”市場中的矛盾和問題顯然是不現實的。
我們主張政府干預股市,不是主張政府去干預市場機制的正常運行,而是主張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政府要態度明確,在股市危急時刻調整股市政策,出手救市,以此樹立投資者的入市信心和持股信心。目前,我國股市出現的危局是多年來積累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的集中爆發的結果,其中,不少問題是因為政策失靈所造成的,市場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系統性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政府放棄救市而任由市場自己消化,將無法保證不會因各種矛盾難以消解而出現崩盤的可能。對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我們主張政府干預股市,不是主張對股市價格的漲漲跌跌進行頻繁干預,而是對市場中的非理性行為導致股價總水平過份偏離市場價值中樞進行引導和糾正。政府是否干預股市關鍵是要看股市總體價格水平和和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是否相適應,和體制改革進展程度是否相適應,股市的功能是否得到了全面的發揮,投資者是否對股市有信心。從我國當前股市運行情況來看,出現了五大突破:一是上證A股指數已從2002年7月的2245點下降到本周一的1259點,市值損失12萬億多;二是有30多只股票跌破凈資產;三是有三成多新股跌破發行價;四是有些股票跌破了面值;五是滬、深兩市總體動態市盈率跌至199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與我國我國上市公司盈利持續增長30%以上,國家GDP連續五年增長7%以上形成了明顯的背離,盡管全球都看好中國經濟,可是中國股市卻喪失了起碼的融資功能,露出了一幅“熊樣”,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沒有理由坐視不理。
我們主張政府干預股市,不是主張采用“政策市”的做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根本上修補股市缺陷,全面調整股市功能定位,改變只注重股市的融資功能,而忽視股市的投資功能和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政策和做法。中國股市在早期為國企改制服務,后又為國企三年扭虧服務,在市場已經供需失衡的情況下,又推出中小板為民企融資服務,之后,還要為銀行消化不良資產服務,為大型國企集團整體上市服務,還要為海歸A股上市服務,各方面不斷地從股市抽血,使廣大投資者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導致市場只能以發行新股一上市就跌破發行價來回應。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要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的方針,不僅是證監會,而是政府各有關部門統一思想,協調一致,密切配合,堅決貫徹落實“國九條”,特別是要明確在實施全流通方案時,對流通股持有者,尤其是廣大中小投資者給予相應的補償,這是解決我國股市問題的根本辦法。
我們主張政府干預股市,不是主張按照計劃經濟的方式對股市供求強行管制,而是主張順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以市場經濟的手段干預股市。股市本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領域,但目前我國股市卻成為計劃經濟最牢固的堡壘。政府不僅對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甚至對上市公司也實行高度的壟斷和控制;不僅對股票發行、上市和流通進行全過程的干預,而且對進出股市的資金,特別是對銀行資金和國企資金進入股市進行嚴格管制,這樣,人為地加劇了股市資金供求失衡,必然導致股市價格不斷下移。要實現我國股市的良性運行,必須從政府自身做起,堅持股市科學持續發展觀,不搞竭澤而漁。通過政府職能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沖破用計劃經濟方法來管理股市的體制性障礙,更新監管理念,由重點監管投資者轉向重點監管融資者,徹底放棄以“圈錢”為目的的行政管制,嚴格上市公司的誠信管理,一方面,由市場需求來決定是否需要市場擴容,另一方面,打開各種資金進入股市的合法渠道,由投資者自主判斷是否進出股市,這不但不會導致股市管理失控,反而更有利于政府對股市按照市場化的辦法進行有效干預。
總之,只要我們明確政府在危機時刻干預股市的態度,同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改進干預方式,努力避免“政策市”的做法,各部門積極主動、密切配合,選準干預時機,降低干預成本,就一定能使我國股市走出危局,平穩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