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幼鳴
在二級市場對IPO實行詢價制、暫停新股發行“政策示好”毫不領情,上證指數“義無返顧”砸穿1300點后,市場人士發出了一片“救市”呼吁。心思慎密的人做起了分析與論證工作,想證明政府提供利好政策,幫助大盤形成上行拐點,“行政救市”的必要性;另有以經濟學家為代表的豪放敢言之士,一如既往地“罵大街”,咬定證監會必須對危機負責
。
本人以為,這些意見、建議和態度均對處于危局之中的股票市場缺乏實質性幫助。飯固然要一口一口地吃,然而存在一個如何吃的問題。股票市場存在的內在頑癥固然需要一一診治,但如果做不到高屋建瓴、辨正處方、擊其要害,那是“腳痛醫腳”;既然全局大勢得不到扭轉,要緩解局部之癥也屬幻想。
1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要求當前要著重做好的工作之一為,抓緊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各項政策措施,切實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接下來,如果相關職能部門真正開始“抓緊落實”國九條,只要做不到依據國九條“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的精神本質,從破解股市危局的要害處、樞紐處著手,照樣將出現“一地雞毛”的場景。就算不再像幾個月以來,它事無著,只落實“擴大直接融資規模”一條,如果在處置遏制國資大股東侵權行為、化解股權割裂局面、降低交易印花稅率等國九條承諾問題上,繼續與投資者斤斤計較,甚至打中小投資者的主意,股市仍沒有道理顯露生機。
“解鈴還需系鈴人”。假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落實國九條政策措施之機,本人認為,對被統稱為管理層的包括發改委、國資委、央行、財政部、證監會等在內的所有部門(只有“弱視”的人才會誤認為,“管”股市的部門只有證監會一家)來說,必須“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樹立全新的思路,以拯救市場于水火之中。
這里所謂全新思路,一點也沒有脫離實際的意思,相反徹頭徹尾地反射于股票市場真實狀況。思路來源于認識,首先,無庸諱言,中國內地股市設立之初確有開設“類賭場”的意味。所有的賭場都會“抽頭”,中國內地股市對入市者也是如此。但它的正途畢竟是發展為一個資源配置場所,在付出累計近萬億“抽頭費”后,投資者近年來已經發出股市必須到達正途的強烈吶喊,并不斷“以腳投票”。對此,管理層再不轉變思想觀念,繼續保持“抽頭”想法,已經完全不切實際。
其次,中國內地股市過去長期存在“‘誘多’——暴漲——崩盤——救市”循環往復的運行模式。隨著市場化的進程和國資改革的推進,股票市場的參與方已經較為徹底地利益主體化。一度,股票市場主要依靠政策(話語)救市,也有管理層可以直接調動的救市資金存在(當然,政策和資金同時在手決非公平可言),因此,舊的市場運作模式雖然弊端叢生,尚可維持。一段時間以來,“話語救市”業己透支殆盡,在國有資產新的管理方式之下,救市資金已不復存在。皮之不存,舊的市場模式“毛將焉附”?
半吊子股評人士喜歡盯著資金,至今疾呼開放保險資金等入場。社保資金入場后不是又離場了嗎?部分地方政府禁止所轄國有資產進入期貨、股票市場,一度市場意見很大,事實卻證明,類似決策屬于看清了股市本質之舉,無可厚非。
所以,必須認識到,今天的股票市場已到不正本清源,已非資金(同時也沒有資金)可救的時候。
第三,無可否認,國資部門管理的上市公司國資股東是中國股市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確實,既得利益需要贖買。一段時間以來,為了化解股權分裂頑癥,投資者也有哪怕付出不合理代價,予以贖買的思想準備。而不可理喻是,國資部門有關負責人經常擺出籌碼在握的姿態,連屬于高價贖買性質的“以股低債”也推動不力,至今僅有一家公司“試點”。這樣的態度如不改變,導致股市崩潰,“一拍兩散”,國有資產又有何好處?
總之,要落實國九條措施,被統稱為管理層的所有部門必須首先解決宏觀認識問題,樹立正確的“股票市場發展觀”。有了全新的思路和出發點,不囿于局部既得利益、不自作聰明、不斤斤計較,出臺有效舉措,股市癥結才能祛除。
所謂破解股票市場難題需要政治智慧,指的也就這個意思——核心思想為必須站在全局高度,算大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