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學術研究“商業化”傾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5日 14:29 北京現代商報 | |||||||||
警惕學術研究“商業化”傾向 “喝酒有益健康”、“喝酒能夠保肝護肝”……諸如此類的“健康”概念,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被一些知名白酒企業頻繁拋出,而支撐這些概念的,竟是堂而皇之的“科研課題”。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第13次中西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上,上海一些知名專家呼吁,要警惕學術研究的“商業化”傾向。
近年來,一種學術研究“商業化”傾向在蔓延:有的專家學者接受企業贊助后,就根據企業的要求進行傾向性研究,在實驗結果上做文章,甚至在沒有科學實驗數據的基礎上也能得出對企業有利的結論。至于企業進行的商業推廣活動邀請專家到場,拿專家當“托兒”的事,更是屢見不鮮。譬如在一些保健品推廣活動中,經常有專家學者進行“科學介紹”,專家們有意無意地充當了產品“推銷員”的角色。 眼下,“喝酒護肝說”很盛行,被商家廣泛宣傳,為了和這一“重大發現”較真,上海中醫藥大學王教授進行了一年多的研究,其實驗數據表明,一些白酒廠家宣稱的可以“保肝護肝”的效果并沒有出現,反而是白酒對肝的損傷再次被驗證。對此,復旦大學醫學院教授翟為溶感嘆:“現在,商業對學術研究的滲透真是叫人難以想象!” 學術研究應該保持科學嚴謹的態度,一是一,二是二,來不得半點含糊。這是學術的秉性,也是其權威與公信力之源。學術研究一旦摻雜了商業促銷目的,學術的嚴謹性與商業行為的牟利性往往會產生沖突,不僅會對消費者的權益造成危害,到頭來受到損害的同樣包括學術研究領域。而學術界一旦失去社會公信力,要想重新尋回,不知道要花多少倍的代價。 科研與產業相結合確應提倡,產業發展需要科研的技術支撐,科學研究的發明成果最終也需要到企業這個載體中進行產業化,才能發揮最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只是,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嚴肅、科學的態度之上,耍不得半點花槍。那種將學術研究委身于金錢的做法,不僅是學術的變調,對企業的基業常青、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無益,對社會的價值標準與評價體系更是一種戕害。 學術研究“商業化”之風當剎!徐壽松 吳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