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進入兩個支撐一種壓力的均衡狀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4日 15:30 證券時報 | ||||||||||
半年報的公布,中小板公司向投資者交上了第一份答卷,顯示中小板公司的股本擴張能力和成長性兩方面具有比較優勢。這個板塊同時也面臨著發行詢價政策帶來的壓力。 高分紅送轉的預期 未分配利潤是上市公司取得的凈利潤中暫時沒有分配的利潤,未分配利潤的多寡可
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本規模不大,普遍有著充足的資本公積金和富余的未分配利潤,具備高比例送轉股的潛力。已上市的38家中小企業中,平均流通股本為2494萬股。統計顯示,這些公司平均每股資本公積為2.51元,平均每股未分配利潤為0.77元,合計為3.279元。從財務指標和股本結構看,中小板公司進行高送轉的潛力很大。 高送轉還能為將來再融資提供便利條件。再融資項目的籌資額往往與股本規模相關,高送轉擴張了股本規模,有利于提高未來再融資項目的籌資額。中小板分配方案實施的高峰期可能集中在2005年的1至4月份,這種高送轉的預期成為支撐中小板股價的動力之一。 對成長性的預期 由于中小板的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在今年6月份以后才逐漸到位,中報業績反映的只是企業規模擴大以前的產能和業績。38家公司平均每家首發募集資金近2.4億元,考察中小板企業的成長性,投資者已把目光投向它們的募集資金項目。 募集資金投向的盈利能力,包括投資項目的盈利前景,所投項目的產品行業背景以及時間周期等。募集資金項目的建設周期普遍為2年,預計要到2005年下半年才開始陸續發揮產能。中小板公司上市后凈資產的質量較高,主要是因為增加了現金資產,短期內沒有不良資產;中小板的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主要是針對原有的產業鏈不斷衍生和整合,以及投向新技術項目,用于對新利潤增長點的培育,市場對中小板公司募集資金項目效益的預期構成中小板股價的第二大動力。 發行詢價政策的壓力 根據最新規定,發行人及其保薦機構披露發行價格和發行市盈率時,每股收益的計算按以下規定執行:對于未提供盈利預測的發行人,每股收益為發行前一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除以發行后總股本;對于提供盈利預測的發行人,每股收益為發行當年經審核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測數除以發行后總股本。 根據以上內容,新股上市時市盈率和發行價的下調,最終使得目前已上市的中小板次新股喪失比價優勢。為了判斷新股詢價制度對中小板已上市個股的壓力,以兩個比較典型的例子進行分析。一個是2003年凈利潤中含有12%非經常性損益的A公司,另一個是2003年凈利潤中不含非經常性損益的蘇寧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在每股收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再按總股本攤薄計算,在原發行價不變時,兩家公司的市盈率都增高,其中A公司25倍市盈率對應的發行價,恰好在周一收盤價附近,中小板平均市盈率為29倍,說明泡沫基本被擠干;蘇寧電器的15倍市盈率為二級市場留下了空間,昨日達29倍市盈率左右,股價上市后也實現了翻倍。 二級市場走勢也證明了,股票試行詢價制度對已上市中小板公司影響不同。那些主業比較清晰,并具有持續成長性的上市公司, 抗壓能力強,反之非經常性損益比重過大的公司,上市后過高的市場溢價已被一步步擠壓,直至到市場能接受的價值中樞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