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利潤增加的原因分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4日 11: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 ||||||||||
    內容提要: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成本上升,但工業企業整體利潤卻仍呈上升趨勢。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對32家通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和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企業進行了調研,從三個方面闡述企業利潤額上升,而利潤增速下滑的原因并對政府宏觀調控提出建議。     今年1-7月,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在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
    在本次共調研32家企業中,19家企業利潤增長,占調查企業的59%;13家企業利潤虧損,占41%。在調查的企業中,通用設備制造企業14家,盈利企業6家,盈利額為1771.7萬元,占此次調查盈利總額的1%;交通運輸設備制造企業5家,盈利企業4家,盈利額為171999.9萬元,占調查企業盈利總額的97.1%(其中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1-7月份盈利149945.8萬元);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企業13家,盈利企業9家,盈利額為3412.7萬元,占調查盈利企業總額的1.9%。在調查的虧損企業中,虧損總額為7186.3萬元,其中通用設備制造企業中有8家企業虧損,虧損額為3898.7萬元,占虧損總額的54.2%;交通運輸設備制造企業有1家虧損,虧損額是1822.8萬元,占調查虧損企業總額的25.4%;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企業4家虧損,虧損額為1464.8萬元,占調查虧損企業總額的20.4%。從總體上看,59%的企業利潤增加,41%的企業利潤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現將企業利潤額上升,但利潤增速下滑的情況分析如下:     一、利潤額上升的三個原因     1、目前使利潤額上升的主要是上游產品行業。上游企業由于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使利潤急劇上升。如:1-7月化工行業利潤增長近4倍;通用設備制造業利潤增長1.3倍;黑色金屬行業利潤增長1.3倍;非金屬行業利潤增長1.1倍。從北京的工業格局看,重工業所占比重較大(79.5%)且上游行業企業較多,因此,在這些上游行業利潤上升的作用下,我市工業整體利潤不斷增加。     2、漲價因素對利潤的影響短期內還未充分顯現。此輪漲價是從去年四季度至今,其動力主要是投資需求過旺,因而上下游產品之間的價格傳導機制發生了變化,造成了當前價格傳導時間延長、傳導效應遞減的結果。從調查情況來看,上游產品漲價后,中下游產品價格并未同步跟進,而是呈現出由點到面、由高到低、滯后時間較長的變動趨勢。如北京第一機床廠等生產周期較長的機械制造企業表現得尤為突出。     3、部分企業采取擴大產能、增加銷售的辦法,保證利潤的穩定增長。如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在成本增加的情況下,采取擴大產能的辦法,使1-7月份利潤仍然保持較大增加,同比增加4.9億元。而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上半年盈利也達到8383.1萬元。     另外,一些下游產品企業過去利潤空間就很大,此次原材料價格上漲只是縮小了它的利潤空間,不會影響其盈利的走勢。再有,企業采用高新科技,加強管理等措施也使部分企業產品成本大大降低,從而抵減了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影響。     二、企業利潤增速下滑的原因     雖然我市工業企業利潤額呈上升趨勢,但利潤增速卻有所下滑。1-7月我市工業利潤增幅比1-6月回落2.6個百分點,企業盈利能力減弱,盈利空間有所縮小。1-7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02.4 %, 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112.2 %,比出廠價格指數高9.8個百分點。兩者的差距比上年同期擴大8.9個百分點,比1-6月擴大0.3個百分點。從2000年到今年7月份的55個月中,有40個月工業品價格出現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高于出廠價格指數的“倒掛”現象,隨著兩種價格指數差距的擴大,工業利潤增速呈下降趨勢。特別是能源價格的上漲(如:煤炭上漲16.4%,成品油上漲14.9%。),更加大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加劇了利潤增速的下滑。     在這次調查的企業中,有41%的企業利潤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北京福田汽車(資訊 行情 論壇)股份有限公司雖然銷售收入同比增加23.4%,但因供求關系等因素的影響,產品價格無法上調,導致利潤減少5977萬元,同比下降36.6%。北京安達電梯設備有限公司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后,雖然也相應上調出廠價格,但考慮到市場競爭,價格上調幅度有限,因此利潤相對減少,與上年同期相比利潤減少44%。     因此,在看到工業企業利潤額增長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仍有部分企業經營比較艱難。原材料價格上漲直接導致下游機械制造行業經濟效益下滑甚至虧損,如畢捷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第二機床廠等。因此,需要我們對這部分企業更加關注。     三、企業采取積極措施擺脫困境     從被調查企業了解到,面對生產經營成本的增加,企業決策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抓管理、降成本、向市場要效益、以規模創效益。他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特別是著力開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好的產品。如人民軸承廠研制生產出高速鐵路客車、貨車軸承、城市輕軌軸承和各種精密軸承等,既填補了市場空白,也提高了企業的盈利空間;     (2)加大技術創新及工藝改造力度,采用低價、實用的新型材料替代傳統的高價材料。通過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從源頭節能降耗,壓縮生產成本;     (3)采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把成熟的高新技術應用到傳統產業中,對陳舊、老化、精度較低的設備進行改造、維修,提高產品等級和勞動生產率;     (4)盤活存量資產,利用現有庫存材料,改、代結合,加大有效利用。     四、對政府宏觀調控的建議     2003年以來,由于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和工業生產快速發展,拉動大部分原料和能源價格大幅度上漲,特別是鋼鐵、石油和煤炭等,對企業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但是市場環境對每一個企業都是公平的,大浪淘沙,適者生存,對于有準備、有實力并積極采取措施及時化解風險的企業而言,這是擴大市場份額的良好機會,而對于準備不足,實力不夠,被動接受市場價格的企業而言,則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針對當前經濟形勢,建議如下:     1、加快競爭結構調整。一是要糾正競爭層次多集中于成熟技術行業的行為,引導企業參與新興技術行業的競爭;二是要糾正競爭領域多集中于中間加工階段的行為,引導企業加大核心技術的開發力度,增強競爭的優勢。通過以上引導建立起一個合理的競爭結構,由此帶給眾多企業的將不僅僅是價格的穩定,更是廣闊的發展前景。     2、規范市場競爭秩序。當前市場上依然存在無序競爭的現象,政府應進一步加大規范整治的力度,使企業根據市場供求組織生產、合理定價、為有序的市場競爭創造條件。此外,有關部門還應通過嚴把產品質量關、實施市場監督等有效方式,提高產品的市場準入標準,使一些低成本制作的“贗品”無法通過“低價策略”對優質產品形成沖擊,為工業品價格的穩定開辟一方“凈土”。     3、政府各部門應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如應嚴格控制各種不合理收費,減輕企業負擔;簡化辦事程序,為企業提供方便;繼續推廣道路暢通工程,開辟“綠色通道”,方便貨物運輸;協調金融部門采取階段性特殊放貸政策,緩解企業流動資金方面的困難;支持企業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換代升級;完善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     4、加強地方政府間合作,加強與周邊及經濟發達省、市的經濟聯系。適時組織召開經濟協作會議加強各地經濟協作,促進物資流通,解決一些企業急需協調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