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前瞻:制度環境巨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3日 11:21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記者 田川 張凡 十六屆四中全會的焦點可歸結為“一份文件,一個報告”!耙环菸募,就是將提請全會審議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一個報告”,則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將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而宏觀調控政策下一步的新走向,也有望在這次全會上趨于明朗。
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將于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根據此前公布的信息,這次全會的焦點可歸結為“一份文件,一個報告”。所謂“一份文件”,就是將提請全會審議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而“一個報告”,則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將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執政能力理論:催生政經新局 中央政治局會議宣布四中全會的重要議程是研究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并異乎尋常地以政治局會議名義指出:這是一項戰略決策。顯然,雖排列為第二項議程,但卻是會議的主題所在。鮮明地把研究黨的執政能力問題作為中央全會議程,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 四中全會召開前夕,一部由影星唐國強主演的電視連續劇《絕對權力》贏得了可觀的收視率,這一主旋律的題材說的是:在改革開放中走在全省前列的故事發生地“鏡州市”,一邊是鼓舞人心的經濟發展態勢,一邊是黨政關系不順,兩套班子內耗。 《絕對權力》所揭示的帶著轉軌陣痛的繁榮,正是眼下中國時局的真實寫照:一邊是日益深化的經濟體制改革,一邊是相對滯后的政治體制改革,如何破解這種體制性難題?———增強執政能力,按北京方面媒體的說法,這一議題是“重要而緊迫地”擺在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工作的中國執政黨的面前。 據國家統計局上周公布的預測,到2005年,中國將有13%的城市家庭步入中產階層,到2010年將達到25%。這表明,中國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新中產階層在發展擴大。作為執政黨,在整合社會各方利益、協調各種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中,將面臨更多的新問題。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虞云耀不久前在《半月談》雜志上發表觀點認為,在人均GDP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階段,是社會經濟結構劇烈變化,利益矛盾不斷增加、社會穩定問題突出的階段。所有這些,都對執政黨駕馭市場經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強執政能力作為一項戰略決策,由此成為四中全會的主要議題。 那么,四中全會將作出的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舉措,會包括哪些內容呢?雖然文件內容最終公布要等到全會召開后,但據香港《大公報》引述北京黨建專家的話分析,事實上8月22日胡錦濤在紀念鄧小平百年誕辰的講話中,已經透露了文件的大體框架,即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包括: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四大任務,以及黨的執政理念、執政基礎、執政方略、執政體制、執政方式、執政資源和執政環境等七項重要內容。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透露:“這是第一次將‘執政能力建設’細分為7個方面,過去一直是六點,這次又加了一項‘執政環境’。” 據《天下》周刊記者從廣東省社科院了解到,今年6月初,廣東省委下發了《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關于開展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專題調研活動的通知》,省社科院于6月上旬組成了“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課題組,并作為2004年度院級非常規課題做了立項。8月中旬,課題成果已上報到省委領導。 據參與該課題的研究人員向記者介紹,課題組是從五個層面進行的進行執政能力建設研究的,包括: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總攬全局的能力。 此外,今年6月29日,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黃宗良與中央黨校教授盧先福曾應邀進入中南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班上,就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進行主題講解。據黃宗良不久前接受《香港商報》采訪時透露,他在中南海講解的重點,是世界各國執政黨的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的歷史啟示。他認為,要保障黨的成功執政,就必須從政治體制和工作機制上保證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貫徹,黨的肌體健康要靠制度建設,重點是黨內民主制度的建設。“權力來源”討論:民主政治升溫 中國共產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會給中國社會政經環境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呢?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認為,隨著黨的執政能力的加強,即將召開的四中全會有望給中國未來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帶來五方面的積極變化:黨內自身凈化和完善機制,有望取得進一步成果;中國的法制建設和民主政治,有望得到扎扎實實的推進;“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有望進一步落實,從而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地向前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望取得新的繁榮;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有望得到更好的保障和拓展。 這其中可看出端倪的是,在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大氣候下,近期關于明晰“權力來源”,依法執政,推進民主政治的討論正在升溫。最新一期的《瞘望新聞周刊》發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的文章說:“從共產黨來說,掌權、執政,無非就是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國家、管理社會。執政的權力來自于人民,所以就必須受制于人民;國家的權力歸人民所有,所以就必須服務于人民!鄙现,新華社播發了一篇題為《公務信息要公開就不能遮遮掩掩》的時評,強調要真正實行政務公開,“只有老百姓享有了充分的知情權,人民當家作主才可能變為現實。”文章進而批評,一些政府部門之所以在政務公開的實際操作中,想公開就公開,不想公開就不公開,“歸根到底,是沒有牢記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這一基本事實”。 因此可以預期,在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的形勢下,政務公開、提高政策透明度將是一個趨勢。最高人民法院已于9月上旬作出決定,通過公報每月一次向社會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各類案件的詳細資料。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曹建明就此表示,法院的審判活動必須依法公開進行。如果沒有做到依法公開,缺乏透明度,審判工作就失去了合法性。吏治新法:紀檢改革和權力制衡 事實上,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給制度環境帶來的變化,在四中全會前夕就已悄露端倪,吏治改革就是其中之一。9月8日,《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集中刊出并詳細解說了中共中央關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6個文件。 6個文件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是相當大的。如《黨的地方委員會全體會議對下一級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正職擬任人選和推薦人選表決辦法》,據文件精神,上級黨委全體委員會對下級黨政干部的表決,要采取無記名的投票方式。 票選制的核心是在決定干部人選時,由黨委全體會議一人一票表決決定,各級黨委、政府的一把手,同其他副職、其他領導成員一樣,只享有一票的權利。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投票人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另一方面,也如實體現選舉人的意愿。有黨建專家指出,改革人事制度的實質,就是要加強黨內民主,從根本上解決決策機制和權力制衡的問題。 作為解決權力制衡問題的另一項重要舉措,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四中全會后黨的紀檢體制的改革也將推開。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用巡視去強化對省區市黨政班子特別是主要領導的監督,用派駐來加強對部委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領導的監督;在領導體制上,派駐機構由現行的雙重領導變為紀委監察領導機關直接領導;在工作職責上,派駐機構由過去協調部門領導班子抓反腐倡廉變為重點監督駐在部門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在干部管理上,由現行的駐在部門管理為主變為干部的提名、考察、任免、招錄主要由紀委監察領導機關負責。紀檢部門相對獨立性的增強,將加強對地方和部門主要領導的權力制約,防止“一把手一手遮天”。 執政能力建設也給民營企業主階層帶來了新的機會。如在社會新興階層崛起的新形勢下,執政黨提出了“探索從非公有制經濟人員中選拔干部”,吸收新興階層優秀人才進入公務員隊伍的思路。新頒布的《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暫行規定》和《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暫行規定》兩個文件對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中的人員參加公開選拔作了原則規定。這讓民營企業界人士有更多機會參與政治并直接進入行政管理系統?梢灶A期,四中全會后,這種開放、開明的政治氛圍將更加濃厚,從而有利于中國民營經濟的成長。(觀宇/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