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來了 拷問企業行業專家關系管理方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0日 19:32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葉秉喜 龐亞輝 近期在企業界最熱的話題可能除了“奧運經濟”就是“郎咸平問罪”了。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基于對TCL、海爾、格林柯爾等企業的財務數據的分析,得出一些著名企業在國有企業的轉軌改制和民營企業購并國有企業中,造成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并對“國退民進”提出質疑。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里,我們撇開經濟學家的紛爭不問,就企業而言,為什么我們這么多堪稱優秀的企業面對詰問卻顯得那么不堪一擊?最直接的原因則是企業的行業專家關系管理的缺位。 當郎咸平把針對被質疑企業的財務數據分析結果不斷向媒體披露,從而造成這些企業在輿論上的被動和股市上的下跌時,對所有被質疑企業而言,這無疑是一場危機。就危機公關的角度來說,企業在面臨這種危機的時候面臨著三條路:第一種,保持沉默,不做回應,靜觀事態發展;第二種,積極和相關利益者進行溝通,披露更多的信息,與行業分析師進行探討,增強信息的對稱性和透明性;第三,高壓手段,對行業分析師進行攻擊,訴諸法律。而巧的是,在郎咸平針對TCL、海爾、格林柯爾的質疑聲中,三家企業的反應則正好對應了危機公關的三種態度。 可能是因為有德隆在先,當詰難來臨的時候,海爾是聰明的,除了略微解釋一下“持股會”之外,一直保持沉默,不做回應。態度非常明確,我做我的企業,把企業搞好了,業績說明一切。這種態度顯然是吸收了當年“海爾斗蟲”的經驗。畢竟郎是一個學者身份,是可以就存在的相關現象進行分析和研究的,更有權利在基于公開的信息基礎上把研究結果向社會公布。而海爾現在無論在集團積極上市,還是內部改革改制方面都處于關鍵時期,不允許有半點閃失。當郎的拳頭砸來的時候,海爾沒有接招,它選擇了緘默。TCL除了合資引出的債務問題之外,似乎是一身輕松,畢竟改制成功了,而且集團和整體上市了,根基穩。于是采取“迂回戰術”,跟郎咸平、機構投資者、媒體積極地進行溝通,減少信息的不對稱所帶來的問題,甚至TCL的董秘還跟郎咸平在電視上作“秀”——互送書籍,共同做節目。不管怎樣,這至少說明了TCL的態度是積極的,方法是可取的。而這幾年在資本市場一直上演并購大片的顧雛軍,尤其在改善了與媒體關系之后,一直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此番采取的是高開高打戰術。針對郎咸平的質疑可謂“士可殺,不可辱”,又是起訴、又是召開新聞發布會試圖“反撲”,然而,應對倉促,卻被等待“好戲”的媒體抓個正著,可謂失算。 綜觀整個事件,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企業在對行業專家的關系處理上還是很缺位的。像郎咸平、方興東現象的出現告訴我們,獨立的行業專家、行業分析師的出現和崛起已經成為很多行業不可忽視的角色,他們所進行的行業調查研究、提供咨詢意見,所發表的報告、與媒體談話、交流的觀點,甚至對某個領域進行的未來預測等,都可能影響著一個公司的企業形象、消費者購買導向、甚至資本市場的走向。因此,企業如何增強行業分析師關系管理意識,增強此種管理的能力,已經到刻不容緩的地步。 郎咸平、方興東現象的出現告訴我們,獨立的行業觀察家、分析師的出現和崛起,將越來越多地引起企業的重視。 (作者為上海卓躍咨詢公司合作人)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