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產業化前路微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0日 19:30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孫晨 近日,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明確表態,教育部堅決反對教育產業化。而教育部部長周濟此前也已經表態:政府不能以教育產業化的發展思想來指導工作,教育一定要堅持社會公益事業的屬性。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是教育部的“智囊機構”,該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學者認為,教育具有一部分產業的特征,但其核心部分,即培養人才的功能是不具備產業特征的,所以不能稱“產業化”。以前提出的教育產業化的口號有一種想把教育變成產業的意向,但這只是主觀意向。同時,談論教育產業化這個概念時也不宜照搬國外模式,國內、外在體制等很多問題上都有很大差異。比如,國外也有民辦的私立學校,但一般是那些收入高于中產階層以上的家庭才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去受更好的教育,因為他們認為把孩子送到公立學校是浪費光陰,但在中國情況則完全不同,花大錢送孩子去私立學校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沒法在公立學校學習,這就是國情不同。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周孝正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教育產業化就是要求公平競爭,這也是市場經濟的前提,即法制健全和信用健全。而中國現在法制和信用都不十分健全,政治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體制改革,在這種情況下推出教育產業化,那就是等于準許利用教育去賺錢,這樣的教育產業化將會由‘賺錢化’變成‘騙錢化’,同時滋生出‘腐敗化’。現在有數據表明教育亂收費已經達到2000個億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學者則認為,教育能不能產業化屬于市場的事情,不應該由教育主管部門來定,教育主管部門的作用是監督和管理,對教育產業化的監管實際上也是在考驗教育主管部門的執政能力。他同時提出,難道靠“一費制”、“教育不產業化”就一定能阻止亂收費以及腐敗等現象嗎? “教育部的表態我們知道。未來情況如何,我們也在觀望,看看發展吧。按照以前的說法,教育屬于服務業,是第三產業。以前是提教育產業化的,但現在不提這個了。”北京培黎職業大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民辦教育曾經是教育產業化中的主要生力軍,那么,教育部明確做出這樣的表態是否意味著未來的時間里會出現削弱民辦教育發展的政策出臺呢?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該學者對此的判斷是:“不太可能”。 他分析,對于“培養人才”的這個概念是不能產業化的,但具體到一所學校的辦學模式上那就可以多元化了,可以民辦也可以官辦。辦教育的主體和責任者永遠是政府,這一點無論在中國還是外國都是一樣的。 “到目前為止,反對教育產業化的說法也只是停留在口頭上,還沒有見到文件。同時目前也沒有出現對民辦學校的審批規模和數量要進行削減的信號,國家對民辦教育還是提倡的。不過,不排除會出臺一些關于教育標準的新規定。但對民辦教育感興趣的投資者來說,對于教育領域的投資不太可能會有政策層面的新風險。”他說。 記者同時發現,周濟部長在此前也曾表示:“我國的教育投入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推進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推進教育成本分擔,但是這跟教育產業化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