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希望的信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0日 19:30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谷立志 廣發證券收購案似乎還要繼續下去。在國內券商中沒有人愿意在尚能經營時“自動交槍”的,就像一位投資銀行的朋友跟我講的那樣,即使現在虧的連自己都不忍心看賬本時,他們也還會說,只要明天有機會,我們一定能翻本,說不好,還會擠進業界前10強。
聽上去跟笑話沒什么兩樣,但在業內就是這樣,不用說像廣發證券這樣經營尚可,綜合排名靠前的券商,即使是地方小型券商同樣不愿意成為別人的收購對象。目前,國內出現過的幾次券商購并中,不論是申銀吃掉萬國(“3.27國債期貨”事件使萬國破產),重組為申銀萬國證券,還是國泰拿下君安(君安國有資產被私人侵吞),整合為國泰君安證券,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將這些落難的券商從水里撈出來的。而如今廣發證券和前者有些明顯的不同,2003年的虧損絕不能成為其被業界同行收購的“借口”。更何況,收購他的還是與其淵源頗深的中信證券(中信證券的上市推薦人和主承銷商均為廣發證券)。 業內的朋友在一起交流時,經常會打趣地說,如果中信證券不是憑借1999年至2001年三年業績優秀,不是“巧合”的在2002年年底時搶跑上市(如果超過2002年12月31日,中信證券將因2002年凈資產收益率不達標而被擋在上市大門之外),又如果廣發證券最終后來居上取得上市資格,沒準現在收購的雙方就會自動換位,變成廣發證券收購中信證券,可以想像中信證券方面可能也會做出某種反抗,這的確有些造化弄人。 但現在不管是中信證券收購廣發證券,還是廣發證券收購中信證券,其實作為證券市場的守望者,我還是感到了一絲欣慰,畢竟國內券商正在窮則思變,開始為做大而努力了,這總比看著曾經是證券市場中最可愛的人們一個個倒下更讓人心安。據統計,國內目前大大小小的券商超過120家,“小而散”成為他們發展的瓶頸,各自為戰最終只能導致誰也發展不起來。我們還欣喜地看到,管理層對于此次兩大券商股權收購的態度,這是一種突破,雖然這背后可能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麻煩,但至少我們注意到了這個信號,有了信號也就有了希望。 |